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论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摘要]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在借鉴分析中国礼仪教育传统与西方体谅德育、道德认知发展等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华景小学提出“优雅华景人”的教育模式,面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注意创设优雅的教育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关键词]礼仪;道德教育;德育模式;优雅华景人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讲究礼仪是少年儿童应有的品德修养,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少年儿童自身形象的完善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收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已成为所有教育机构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重要的职责之一。同时,也形成了不少各具特色的礼仪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礼仪知识的传授、行为习惯的培养,更需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提出建设礼仪的校园文化,在优雅的教育文化中促进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一、礼仪教育的内涵与现实困境1.礼仪教育的内涵礼仪既是一种外显的行为,也是一种内在的素质;同时,礼仪既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艺术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礼仪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也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说教,而是包括了从道德认知、习惯培养到素质养成的完整体系,它是一种素养、一种人格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认为,礼仪教育是培养绅士的必要途径,是儿童成长的稳固根基,也是教师修养的首要内容。2.国内外礼仪教育的开展情况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对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把礼仪教育视作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并都提出了礼仪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如新加坡的礼仪教育侧重于有为文化修养与勤劳、努力、合作;日本设立了“道德时间表”、“友爱课”;韩国则十分重视国格教育,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礼貌;美国重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公民意识,中小学开设有公民教育课,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欧洲国家的道德教育多通过宗教、历史、社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受教育者正直、尊重他人、尊重法律,具有良好品质。而在我国,传统上就一直非常重视礼仪教育,“克己复礼”、“尊师重道”是儒家的重要诉求,“礼仪教育”被儒家作为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部门日益重视中小学生的常规教育,倡导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其实质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礼仪教育。2010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当前中小学礼仪教育面临的困境如同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着实效性低的困境一样,礼仪教育也面临着理论滞后、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效率低下的问题。(1)礼仪教育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虽然说礼仪教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但是,我国在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的同时,理论研究仍然比较滞后。这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些人认为,中国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用精辟的语言论述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完全没有必要再进行理论研究;另一些人认为,礼仪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在实践,没有必要进行理论研究。不管是哪种认识,都影响了礼仪教育的理论研究。古圣先贤固然有着大量的论述,但多从“礼仪”的重要性来进行,更多是从伦理的角度来谈,而缺乏必要的科学探讨。因此,很多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的时候,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都不够,缺乏理论的指导,缺乏科学的操作方法和训练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效果很不理想。(2)礼仪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形式比较呆板,效果也不明显根据笔者的了解,大部分学校所开展的礼仪教育,基本上就是传统德育里面的常规教育,只是换了一个“传统而又时髦”的“马甲”。也有一些学校,更是把“礼仪教育”的范围仅仅局限为社交场合的一些礼仪知识教育。虽然这样去狭义理解“礼仪教育”并没有错,但是却大大限制了礼仪教育的丰富性与活泼性,同时也就影响到了实效性。而在开展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不太注意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很容易陷入两种简单而错误的做法:一是进行单纯的说教,例如请礼仪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大家一起看有关礼仪教育的录像,学习不同场合的礼仪知识;二是进行简单的行为训练,动员班主任、少先队等资源,加强常规的检查,希望通过简单而直接的督促检查就能够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礼仪教育”的目标。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加强常规检查,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如果只是这样简单地处理,效果将会非常有限。二、礼仪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礼仪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与德育关系十分密切。“至善仁德诚于中,德相威仪形于外”,礼仪教育要有实效,就一定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着眼,要从道德教育的整体思考出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实效。1.中国德育的历史传统:注重人的精神成长我国的道德教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学者涉及了,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历史传统,那就是注重人的精神成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流,它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三个方面强调了人的道德规范;后人把孔子、孟子等儒家先贤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归纳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方面,以规范人的发展。综观儒家的众多论述,特别强调“人的精神成长”,《大学》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2.西方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人本主义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逐渐兴起,渐至成为西方当代心理学的主流,并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20世纪以来,在人本主义的影响下,西方出现了众多的道德教育模式,都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主体”,着力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1)英国的体谅德育模式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及其同事创立体谅德育模式,编写了德育教材《生命线》(Life-line)及教师参考用书《学会关心》(LearningtoCare)。体谅模式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接受了行为主义的社会制约理论和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情感教育为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学校德育的基础和原则。彼得·麦克菲尔认为,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之所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关键是它凝聚着全部的道德知识力量,而道德必然靠理解和领会,而不是靠教授。因此,该模式以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发展利他主义观念为理论基点,致力于发展“教学生如何关心”。麦克菲尔所倡导的这个德育模式在诸多德育理论中独树一帜,使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课堂操作性和实效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anceKohlberg)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这个模式强调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学生认知判断的能力。柯尔伯格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在实践操作中,该模式主要是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辩论来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揭示了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自身道德标准的过程中的规律:行为结果的反馈在内化的初始阶段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社会期望则在内化的中后期起着决定性影响。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启发我们,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儿童的道德行为作出及时反应,并强化家长、老师对儿童的道德期望。(3)价值澄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家路易斯·拉斯(LouisRaths)、梅里尔·哈明(MerrillHarmin)、西德尼·西蒙(SidneySimon)等人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教育模式,是指“使受教育者通过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学习,获得最合适和清晰的个人价值观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他们认为,现代生活的步调和复杂性使学生的价值观陷入混乱的境地,帮助学生正视各种影响,从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是学校的重要责任。其核心是在于学生(儿童)根据其经验自由决定其价值观,目的是建构最适合个人的价值观,而德育过程是促使人们对自己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作出充分自由和深思熟虑的反应的澄清过程。此模式突显德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实效性和操作性,同样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4)社会学习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1977)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学习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儿童道德行为、道德判断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同样也可通过社会学习加以改变。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要关心人格的整体性。社会学习模式强调教学中的德育意义,例如师生互动的道德因素、教师的人格形象等;重视潜在课程的作用,尤其是校园文化的熏陶;强调榜样对品德的作用;重视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主张德育应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认识付诸行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3.苏联的集体教育模式苏联的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开展的,其道德教育模式与西方道德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为有名的就是集体教育模式。该模式是由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马卡连柯创立的。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每一个个体,应是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统一的行动、有组织纪律的社会有机体。马卡连柯还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提出了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指出教师应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并在集体中教育和影响个人。同时,他也提出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认为:“我的基本教育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说实在,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对个人的尊重,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三、“优雅华景人”教育模式的内涵与实践1.“优雅华景人”教育模式的内涵(1)“优雅华景人”的提出华景小学位于广州市新的城市中心区,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九成以上,这些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传统价值观的缺失,普遍缺乏礼仪常识与良好的礼仪习惯,不善于温和谦让,不善于与周围的人交往,有时过分强调个性与自由而忽视集体与他人。社区居民整体素质虽然比较高,但仍有不少家长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鉴于此,华景小学在办学之初就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建设现代化的优质社区学校,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的优雅华景人,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十几年来,学校秉持“优雅华景人”这一理念,并为此目标孜孜以求,努力“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的生机”(叶澜教授语)。(2)“优雅华景人”教育模式的内涵“优雅华景人”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识,是学校道德教育与品牌建设的方向,也是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优雅华景人”教育模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从本质来说,“优雅华景人”教育模式就是一种富有华景小学特色的素质教育实施方式,也就是通过开展富有实效性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精神富有、文明优雅”的“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