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二、教学时数:16学时,四年级或五年级上学期开设三、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实践必修课,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计算机综合实训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以灵活运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为基础,以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为重点,通过多个综合性应用实例,最终切实提高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软、硬件的实践操作技能。五、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根据我院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巩固对Office系列软件的基本操作,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各种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包括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光盘刻录机、数码相机、投影仪、碎纸机等)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日常维护以及简单故障排除等。六、教学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第1课微机组装和HP3055一体机基本结构简介主要内容: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中主要部件的名称、位置及其功能以及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认识HP3055一体机的基本结构,使学生掌握一体机各主要部件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第2课数码相机的使用主要内容:了解数码相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方法;掌握数码相机的常用设置方法及拍摄方法;掌握辅助拼接软件的使用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第3课扫描仪的使用(以Office系列软件为基础进行讲解)主要内容:了解扫描仪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三种不同扫描方法的应用条件和操作步骤;掌握图文转换软件的使用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第4课打印机的使用(以Office系列软件为基础进行讲解)主要内容:了解打印机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打印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日常维护方法,能够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掌握在Word、Excel、PowerPoint环境下进行打印的参数设置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第5课复印机的使用(以Office系列软件为基础进行讲解)主要内容:了解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方法;掌握复印参数的设置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单张材料及书本材料的复印、缩印等操作。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第6课传真机的使用(以Office系列软件为基础进行讲解)主要内容:了解传真机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发送传真过程中常用的参数设置方法(日期时间及标题等);掌握手动传真和自动传真的收发方法;掌握传真过程中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第7课光盘刻录机的使用(以Office系列软件为基础进行讲解)主要内容:了解光盘及刻录机的分类与特点;能够利用刻录软件及光盘刻录机将各种类型的文件(数据文件、音频及视频文件等)刻录至光盘。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第8课投影仪及碎纸机的使用(以Office系列软件为基础进行讲解)主要内容:了解投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投影仪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法;掌握投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安全、正确地使用碎纸机的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实践)七、综合设计根据本门课的授课内容及特点,课前先由教师设计好一个融合办公自动化软、硬件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并根据每次授课的具体内容将该实验分割成8个独立的小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每次课所学内容并结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将8个任务依次完成,从而最终在16学时内完成综合设计。最后,要求每名学生将自己的制作成果刻录成光盘,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八、教学策略(一)该课程采用小班授课、班内分组的教学模式,此模式既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二)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实例引导”及“边讲解、边操作、边提问、边指导”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确立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该课程本着“不求过深过全,但求实用高效”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尽力模拟真实的办公场景,并将实验内容的编写尽量与毕业生未来的求职、就业挂钩,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从容应对未来办公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九、考核方式(一)成绩的最终评定跟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综合设计的整体完成情况而定。(二)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不及”五个档次,缺勤两次降一档。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实践教程》,计算机教学部教师编著,校内自编教材。参考书:《电脑办公实用宝典》,华师傅资讯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十一、质量标准(一)修完本课程的学生,能够在各种办公实践中熟练操作Office系列软件。(二)掌握各种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三)掌握各种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四)具备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进行办公信息管理的能力。执笔人:赵玉琦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