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测复习卷之综合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2、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帆樯北持湖湘蜀,楼橹南通岭海航”,是对下列我国古代哪一项工程的赞颂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五尺道3.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D.地方自治的市镇4.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5.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A.发明本心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知行合一【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答案解析】D解析:王阳明认为知识是一种决断,必定引起一种行动。一个人见到美色就发生爱慕,闻到臭味就发生厌恶,见和闻是“知”,爱慕和厌恶则为行;前者立即产生后者。所以,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是很简单的,人可以立时而且自然地“致良知”,但是不断地按照良知行事就很困难。这和孔子关于“仁”的学说颇为相似:凡人立志于仁就可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故本题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和历史知识迁移能力。6.诗词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下列与辛弃疾相关的对联是A.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真传。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C.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D.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解析:A、朱熹B、杜甫D、李清照7.《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8.明清之际著名画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右图他的这幅作品属于①宫廷画②工笔画③文人画④花鸟画⑤写意画⑥山水画A.③④⑤B.①③⑥C.②⑤⑥D.②③④【知识点】Q2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古代书画艺术【答案解析】A解析:图片信息表明该作品为花鸟画,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花鸟画从画法上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色彩上可分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山水画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9、“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1609年到地球。如果他在当时的北京和伦敦之间瞬间移动,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中国商人叫卖粉彩瓷,英国农民收获马铃薯B.中国女人穿着旗袍,英国男人正去工厂做工C.中国文人参加科举考试,英国绅士争睹莎翁戏剧D.中国小孩放着鞭炮,英国市民乘坐火车机车10.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知识点】C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答案解析】B解析:三元里抗英歼敌人数统计数字的差异不能影响其历史意义,①错;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有可能在数据大小上有出入,“无所谓真伪”一说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能力,解题时可用排除法排除相关说法错误选项。11.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A.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B.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知识点】C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争·晚清外交【答案解析】A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形成了君主统而不治的地位,是指君主与议会之间的权利地位的变化,B错;CD项与史实不符;英国政府拒绝劝止日本割占台湾表明其默许并支持日本的对华侵略。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即可。12.“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13.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14、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B.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C.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知识点】J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解析】B解析:A项与表格数据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和民国初期的政策等因素是20年代经济的的主要动力;D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是在1927至1937年间;从表格数据来看,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15、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1913年与沈佐宸、沈叔英等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与李伯禄等合资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他的经商之路暗合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C.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D.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16.19世纪末,康有为上书清帝,请求变革服饰习俗:“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这则材料不能说明A.变易服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推动中国发展B.近代服饰随着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C.断发易服本质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D.近代风俗演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过程【知识点】L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近代习俗变迁【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康有为上书光绪要求其率先断发易服以推进变法,与近代风俗经历由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过程无关,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直接答题。17.19世纪末美国国民运动(PopulistMovement,或译为人民运动)倡导者亨利·乔治著有《进步与贫困》一书,提出土地法、“单税法”等近乎社会主义的构想,一时在美国影响巨大,底层民众随之组建了人民党,并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党。据历史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其影响,具体表现为A.驱除鞑虏B.平均地权C.创立民国D.耕者有其田【知识点】R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民生主义【答案解析】B解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结合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主张深刻地影响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18.“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政策19.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C.“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D.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20.以下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21.“蝴蝶拍一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这是由气象学家提出的混沌学理论。下表中最符合该观点的是选项蝴蝶拍翅膀产生的风暴A梭伦当选为执政官雅典民主政治确立B罗马统治疆域的扩大从公民法到万民法C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机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2.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B.建立民族教会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D.清除神学束缚23.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24.《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一西欧:比利时、法国一中欧:德国(包括奥●保证高级知识分子每周至少有40小时用于技术业务生产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俄文;●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地利)一东欧:俄国一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25、列宁曾这样说过:“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