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园林绿化设计主讲人:栾宝旭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目录中国园林史简说园林绿化与设计概论工矿企业绿化设计基本原则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简说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一、定义1.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就称为园林。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变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就称之为园林。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3.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改善环境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和一定程度的美化环境。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二、绿化和园林的区别在国土范围内,一般将普遍的植树造林称之为绿化,将具有更高审美质量的风景名胜区等优美环境称为园林;在城市范围内,一般将郊区的荒山植树和农田林网建设称为绿化,将市区的绿色空间称为园林;在市区范围内,将普通的植物种植和美学质量一般的绿色空间建设称为绿化,将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公园、花园称为园林.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园林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绿化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三、起源与历史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四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及成熟后期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1.生成期历史时期:相当于殷、周、秦、汉4个朝代。从园、囿、圃的活动内容,可以看出囿最具有园林的性质。秦朝开始以空前的规模兴建离宫别苑,阿房宫是其中的代表。汉代,建章宫“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赢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园林创作中,追求再现山水,有若自然。南朝地处江南,由于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山水园别具一格。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3.全盛期中国园林在隋、唐时期达到成熟,是中国园林的全盛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有:(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2)唐代宫苑和游乐地;(3)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4)唐宋写意山水园;(5)北宋山水宫苑。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4.成熟期及成熟后期北方皇家园林代表作: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苏州留园和拙政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造园著作:明末计成的《园冶》,书中提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相地合宜,造园得体”等主张和造园手法。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小中见大,大中有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曲径通幽,处理手法含蓄空间的流通与对比诗情画意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1、北方园林(皇家园林)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2、江南园林(庭院)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3、岭南园林(庭院)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是宅园,建筑比重较大。4、巴蜀(川西)园林以“文、秀、清、幽”为风貌,更为接近民间。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北海公园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颐和园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苏州留园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拙政园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杜甫草堂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余荫山房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五、中国近现代园林清朝末年,便出现了首批中国自建的公园。辛亥革命后,皇家园林陆续开放。到抗日战争前夕,在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抗日战争爆发直至1949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1949年建国以后营建、改建和整理了的一些城市公园。20世纪80年代以来,园林绿化事业恢复到了应有的地位,城市公园建设正向纵深发展。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紫竹院公园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大连人民广场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济南泉城广场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第二部分:园林绿化与设计概论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一、园林绿化意义与功能1.园林绿化的意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供居民休闲游憩空间,丰富文化生活;减轻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重要功能,它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密切相关。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1.调节气候,改善环境2-1-1.调节温度2.园林绿化的功能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大树底下好乘凉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1-2.调节湿度据测定,公园的湿度比其他绿化少的区域高27%,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城市绿地相对湿度比城市建筑区高13-22%。适宜的空气湿度(30-60%)有益于身体健康。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一亩阔叶林在夏季能蒸腾出16.6万公斤水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1-3.影响气流城市绿地与建筑区存在温差和气压差,空气流动,形成微风(速度可达1米/秒)、凉风环流,从而调节了气温(见下图)。城市小气候,使人们感到凉爽、湿润、舒适。园林绿地被称为城市的“绿色空调器”。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绿地内的气温大大低于裸地,远处吹来的高温空气会在绿地以外抬高,从高空下来的冷空气会形成对流。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2.净化空气,保护环境2-2-1.光和作用:吸收CO2放出O2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森林。1hm2园林绿地日吸收近9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600kg氧气。25m2草地或10m2树林,可保持空气新鲜。园林绿地被称为城市“绿色呼吸器”。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2-2.吸收有毒气体SO2≥6PPm:人感到不舒服≥10PPm:难于长时间工作≥400PPm:人就立即死亡1PPm=1/106HF:毒性更大,是SO2的20倍。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宝钢厂区一角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2-3.滞尘作用树木枝冠茂密,能较大程度地减低风速,控制尘埃飞扬扩散。园林植物被称为城市的“绿色过滤器”。1hm2阔叶林一年能吸附灰尘68吨,针叶林可吸附32吨。城市绿地的空气含尘量是街道的1/3~1/2。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空气清新的城市绿地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附尘埃,进而减少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许多植物能分泌一种杀菌素,可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如松和柏的挥发性物质可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等多种病菌。2-2-4.杀菌作用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1公顷圆柏林,1昼夜能分泌30mg杀菌素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树木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据统计40m宽的林带可降低噪音10~15dB,10m宽的绿化带可降低噪音20%~30%。分枝低、枝叶茂盛的乔木减噪效果较好,而叶茂的疏林其减噪效能尤为显著。因此,园林绿地又称为城市的“绿色消声器”。2-2-5.降低噪音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城市行道树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当污水流经绿地时,植物能过滤和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体和土壤。植物根系也能吸收土壤中有害的物质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成千百倍增加好气性细菌数量,促使土壤中有机物的迅速分解、转化,不仅净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也提高了土壤肥力。2-2-6.净化水体和土壤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香蒲在净化工业废水、改善水体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2-7.保持水土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二、园林艺术构图的基本法则1.整齐统一原则:单纯齐一,整齐一律,这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纯一就是单纯的、单一的、没有明显的差异或对立因素。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整齐纯一的美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对比指的是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微差指的是不显著的差异。园林景象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微差),在调和中有对比,使景观既丰富多彩,又风格协调,突出主题。2.对比与调和(微差)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1.形象的对比与调和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2.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4.明暗的对比与调和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5.虚实的对比与调和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6.开闭的对比与调和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7.高低的对比与调和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2-8.垂直向上与横向延伸对比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静态均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称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不对称形式的均衡显然要轻巧活泼得多。有很多现象是依靠运动来求得平衡的,如展翅飞翔的小鸟等,这种形式的均衡称之为动态均衡,园林中往往用动态均衡的观点来考虑问题。3.均衡与稳定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对称均衡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非对称均衡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三角形静态均衡到动态均衡XXXXXXXX公司培训系列课程园林中景物很多,但往往人为地区分为主体与从属的关系,也就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我国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总原则是:“普遍绿化,重点美化”就是这一规律在总体规划上的应用。4.主体与从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