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透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与相关因素血液透析是目前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血液透析患者逐渐增多。有研究表明,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国外报道,慢性肾衰恶性肿瘤发生率为3%~13%,国内报道是2.7%~6.62%。血液透析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较差,该类患者诊断恶性肿瘤后1年的存活率仅60%左右,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血液透析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的重要因素。一、原因为什么维持性透析患者易发生肿瘤,研究显示,可能是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首先透析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监视能力下降、自然杀伤细胞缺如以及原癌病毒活化,致透析患者感染致癌性病毒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此外尿毒症患者,特别是在透析状态下,体内多种抗氧化物质如谷胱甘肽水平低下,清除自由基的多种酶类水平与活性降低,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同时反应性氧自由基形成增多,导致机体处于长期的氧化应激状态,可能参与了透析患者恶性肿瘤的形成与发展;另外,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镇痛剂)的应用与肿瘤发生相关;而尿毒症状态下致癌物的蓄积,对肿瘤发生发展有放大与促进的作用;透析时由于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性也可能增加肿瘤的患病危险。二、肿瘤类型研究显示,透析患者伴发的肿瘤以肾癌、膀胱癌、甲状腺癌以及其他内分泌器官肿瘤最多见。其中泌尿系肿瘤约占28.5%~60.0%,泌尿系统肿瘤多发的原因除可能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尿液减少导致泌尿系冲洗作用明显减弱有一定关系。三、危险因素年龄是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透析人群的年龄亦趋向于老龄化,是透析患者肿瘤易发的主要因素。Hb水平是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存在时可因对铁代谢的影响、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侵犯、失血、溶血等导致贫血,因此当尿毒症患者伴发恶性肿瘤时,常常表现为常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但难以纠正的贫血。近年来,随着全国血液透析患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广泛应用,按系统要求,对血液透析患者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甲状旁腺素、血管彩超及心脏彩超等项目的监测,然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并未纳入要求,导致透析患者肿瘤的诊断往往发生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同时,由于毒素的蓄积,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出现多个系统的症状如咳嗽,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瘦等,从而掩盖了肿瘤的症状,影响了患者进一步检查的积极性,导致部分患者延误了诊断时机。尽管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否进行肿瘤筛查仍存在争议。由于肾功能降低及透析膜的吸附等因素可能对肿瘤标志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价值降低。研究表明,肾功能减退时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CA125在透析治疗患者水平会发生以升高为主的改变,出现假阳性,导致其诊断肿瘤的特异性降低。四、治疗与正常人群不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存在多系统的并发症:如高钾、贫血、肾性骨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在肿瘤确诊后,采取积极治疗的患者比例较小。国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透析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死亡与恶性肿瘤直接相关,提示对该类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有可能延长生存期,但应指出的是,如果采取化疗,应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是否被透析清除透析调整药物的剂量。因此,在合并肿瘤时,临床医师和患者应同心协力,制定合适的透析方式及方案,以改善预后,同时,无论采取手术还是放疗,均应考虑该人群的特殊性,多科协作,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总之,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肿瘤普遍存在诊断时机较晚、治疗不积极、预后差等状况,为提早发现肿瘤,改善预后,应进行肿瘤标志物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将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