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一个并非伦理学家的伦理学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Ludwig(1889-1951)“我不喜欢社交,我喜欢的是有时,有人,同我相与微笑。”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的合影1929年受聘于剑桥三一学院1928年重返剑桥获博士学位1918年完成了《逻辑哲学论》1914年加入奥地利军队1913年离开剑桥隐居挪威1911年转到剑桥1908年求学于曼彻斯特大学1951年与世长辞1889年生于奥地利维特根斯坦的生平维特根斯坦性格较内向,不大合群,讲真诚而不顾情面,憎恨一切形式的虚伪,有时有点愤世嫉俗,与周围人的关系处得不怎么好。喜欢看侦探小说,他的学生马尔康姆常常从美国给他寄侦探小说(二战期间德国侦探小说缺乏)。年轻时读过叔本华,受叔本华影响较大。后来读过康德、弗雷格、罗素等。不大读哲学史,对历史上许多大家的思想不甚了解。别人对其看法罗素说,听维特根斯坦讲哲学,几近疯狂与绝望。他还发现自己跟不上维特根斯坦的思维,生平第一次怀疑起自己的哲学天赋了。人物速写1.如鹰鹫般棕色而瘦削的面孔,目光深沉有神,举止灵活有力,特立独行,天马行空,没有恋爱,没有婚姻,没有朋友……这就是维特根斯坦,20世纪哲学革命中神话般的英雄。2.还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多疑,狂躁,伴随一生的“自杀情结”,生前身后的荣辱毁誉……这也是维特根斯坦,20世纪哲学分析的天才3.他自己一生都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财物、权力和地位对他没有任何吸引力。其人其事维根斯坦临终前,医生帮他通知了几个好朋友,但维根斯坦撑不过这一口气,没见到他们。弥留之际,他托医生帮他跟朋友们转达一句话。他说:「跟他们说,我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朋友们赶到后,听了医生转述,感到莫名的悲痛和惊讶,因为维根斯坦的人生,如果依照世俗标准,不但一点也不美好,甚至称得上恐怖:贫困、寂寞、颠沛、自责、以及别人对他充满了误解。死后,维根斯坦的墓碑很小,平躺在地上。碑上除了写着「LudwigWittgenstein1889-1951」之外,没有其它文字。坟上经常有各种小礼物,通常是鲜花或随手捡来的球果之类,另外有些人则会亲手做一些工艺品来献给他,甚至还有现金。访客来自世界各国,而且来自各行各业.。我相信,也许哪一天,当一切告终,当维根斯坦的哲学不再为人所传诵,仍然会有个美好的东西,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留存在世人的记忆里。不是哲学,不是聪明,更不是什么智慧,而是一种像灵魂那样缥缈的东西吧。(照顾他的医师说,维根斯坦很奇怪,像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但却很害怕死在医院。可是,他又没有家,不死在医院,要死在哪里?维根斯坦说,能不能死在你家?那是个善良的医生,同意了维根斯坦奇怪的请求。)维根斯坦曾经这么说:我写的一切是如此差劲,没有一点光芒。如果你看到光,那么,这道光一定是来自作品的「后面」。作品的「后面」,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灵魂;灵魂是什么,灵魂就是「天」。维根斯坦还说,重要的不是他写了什么,重要的是他的写作是出于一种「善意」而不是虚荣。其人其言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不要想,而要看!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年轻的维特根斯坦经常深感郁闷,到罗素那里,几个小时一言不发只是踱来踱去,已到中年名满天下的罗素勋爵就这么陪着他。有一次罗素问他:“你到底在思考什么——逻辑,还是自己的罪孽?”维特根斯坦回答:“Both。”其主要的哲学著作作为哲学家,终其一生,他只写了两本书:第一本写在战火纷飞的生死场上:《逻辑哲学论》。第二本写在若干年之后,当我们的哲学家不再流浪在外,他在剑桥的一间小房子里:《哲学研究》。于我们这样的凡庸之辈来说,对智慧抱有敬畏的最好办法,就是传诵他们的轶事。苏格拉底的赤足履冰,康德时钟般的准点,尼采抱着马首痛哭……主要内容第一章前期维特根斯坦引言一、逻辑的性质二、世界的逻辑结构三、图式论四、语言的界限五、神秘主义第二章后期维特根斯坦一、前后期两种哲学的关系二、奥古斯丁的图画三、“语言—游戏”说四、直接指证定义五、意义就是用法六、家族相似七、“遵守规则”的悖论八、反“私人语言”论证九、“治疗型”哲学第一章前期维特根斯坦参考资料:1.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2.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学生和朋友的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43.王路:《走进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和他的《逻辑哲学论》”一节4.韩林合:《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逻辑哲学论》七章目录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2.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3.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5.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在自身的真值函项。)6.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P,ξ(读克西),N(ξ)]。这也是命题的一般形式。(除N外,三个字母都要加上横短线)([P,ξ,N(ξ)]:选取任何一组原子命题,全部否定它们,然后选取任何一个现在所得命题的集合,加上原有的任何命题,如此等等,以致无穷。)7.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一、逻辑的性质维特根斯坦说,“逻辑是世界的一面镜子。”逻辑反映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所有事物必然联系的总和就是世界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律与自然科学规律的比较逻辑规律自然科学规律适用性普遍适用一定范围所揭示的关系必然关系偶然关系(因果关系)与经验的关系发现和证实不依赖经验发现和证实依赖经验逻辑的联系是先验的。世界的逻辑结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先验性。命题(proposition):逻辑分析的基本单位,其特点是由陈述句表示,是真值(真和假)的承担者。罗素说:命题是表达陈述的完整句子。二、世界的逻辑结构对世界的逻辑分析的三个步骤:1.把世界分析为事件的总和2.把一个事件分析为原子事件的组合3.把原子事件分析为简单对象的系列图示:世界→事件→原子事件→简单对象另一表述:世界→事实→事态→对象1.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T.1.1)这句话的关键是“事实”(fact)与事物(thing)的区分。(详解见教材。)“把日常名称归结为摹状词的本体论意义就是把日常事物归结为事实。”(教材)2.所发生的事情—事实—乃是事态的存在。(T.2)(中译本P23:“那发生的东西,即事实,就是原子事实的存在。”事实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事态,即时间、空间、性质等的存在状态。3.一个事态(事物的状态)乃是一些对象(事物)之组合(T2.01)。(中文本:“原子事实就是各客体(事物[Sache],物)的结合。”这里的“对象”是指不能再继续分析的简单逻辑对象,即终极单元。三、图式论维氏认为,语言是世界的图式,每一命题都是描述一个事实的小图式,语言是一个由无数小图式按照逻辑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图式。一个图式要能描述一个事实,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1.图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外界现象的每一组成部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2.联结图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方式必须与联结被描述的现象的结构相一致。这种结构被称之为“图式的形式”,可叫做“图式结构与现象结构的同构关系”。维特根斯坦强调,图式的本质特征是逻辑特征。事实的空间关系在图式中可以用逻辑符号来表示。“所有的图式都是逻辑图式”的结论是《逻辑哲学论》的中心论点之一。维特根斯坦承认图式的多样性:声音、音乐、绘画、符号、语言等都是图式。维特根斯坦用逻辑图式回答了语言如何能够反映现实这一难题。语言是通过命题来描述事实的,每一个命题都是一个事实的图式。“世界”与“语言”在不同层次的对应关系(教材P127表格,表格中翻译有错)。四、语言的界限维特根斯坦受康德和叔本华的影响,把主体理解为“语言主体”,认为语言主体是语言的界限和世界的界限。“这个世界是我的世界,其显示在这样的事实中:语言的界限即只有我能理解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T.5.62)语言的界限就是命题意义的界限,而命题的得来实际上是每一个“我”观察的结果。“我”是语言的主体,也是限定这一语言所描述的世界的主体,但是“我”本身不属于世界。“主体不属于世界,反之它是世界的主体。”(T.5.623)“我”可以观察、描述世界,却不能反观、描述自身。简评把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作为“唯我论”来批判是不可取的,因为维特根斯坦说出了一个事实:世界总是每一个“我”及其语言所看到、所理解的世界。看到这一点,使我们不会陷入绝对主义。但是,维特根斯坦陷入了矛盾:既然世界是每一个“我”所理解的世界,你凭什么说世界有内在的逻辑结构、语言的结构与世界的结构是同构的?你凭什么说,你所理解的世界就是我所理解的世界?五、神秘主义维特根斯坦深受叔本华影响。他在《逻辑哲学论》中强调,意志不受逻辑思维制约,独立于现实之外。“作为伦理学的担当者的意志是我们不能谈的。”(T.6.423)“因此,不可能有伦理的命题。命题不可能表现更高的东西。”(T.6.42)“伦理学是不能表述的,这是很明白的。”(T.6.421)从6.373开始,维氏讨论伦理、美学、意志、世界观、上帝、神秘等问题。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是,对于事实我们可以说,而且应当说清楚;对于伦理、上帝、美学、意志等我们不能谈的事情就不要说。“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T.7)我们不能说,但我们能体验。生活把意志与世界联系起来。“生活与世界是同一的”。“幸福之人的完全不同于不幸之人的世界。”(T6.43)不同的人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不同理解。理解世界的意义就是洞察生活的价值。“世界的意义存在于世界之外。在世界里的一切都是按照其本来面目而存在、而产生的:没有价值存在于世界之中。”(T.6.41)世界因人的评价而有意义、有价值。这是人文主义立场在意义论、价值论中的表现。有人反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玻姆(DavidBohm)认为,世界有自己的自为意义(Theworldhasitsmeaningforitself),世界的意义不依赖于人的评价。相反,人的意义依赖于世界的意义。第二章后期维特根斯坦参考文献:1.维氏:《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维氏:《论确定性》,张金言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M.麦金:《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李国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一、前后期两种哲学的关系(赵教材无)维特根斯坦自1929年春天重返剑桥之后,对哲学的性质和任务、语言的性质和作用等都提出了与前期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些思想通常被称为“后期哲学”。与前期的重要区别之一:抛弃了用逻辑分析手段来建构世界和命题的逻辑结构的理想,从对命题的静态分析转向了对语言用法的动态分析。后期的代表作是《哲学研究》,对照《逻辑哲学论》,后期的差别主要表现在:⑴否认存在一切命题共有的逻辑形式,抛弃了原子命题的独立性和关于真值函项的论题;⑵对逻辑原子主义的形而上学进行了猛烈攻击,从日常语言的实际使用出发,指出这种形而上学的根源在于错误地使用了日常语言;⑶彻底抛弃了命题的图象论、语言与实在之间的同构关系和关于命题及其它所描述的事实之间关系的整个看法;⑷否定了逻辑形式的存在,强调日常语言表达式的语法结构和使用规则;⑸完全放弃了前期那种视逻辑分析为哲学主要任务的哲学观,提出哲学的任务应当是对日常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研究,仔细考察句子和语词在不同情形中的不同用法,并根据它们的使用来确定它们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对前期思想中一些基本观念的批判:第一,彻底抛弃了传统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用“家族相似”概念代替“本质”概念;第二,放弃对语言意义的追求,强调对语言用法的观察,并最终否定了作为语言所指对象的“意义”的存在,而把“意义”概念本身也归结为对它的不同使用;第三,彻底抛弃了传统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认识,即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理论体系的看法;提出,哲学的任务描述日常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