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球物理--重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能够正确区分普通的水平叠加剖面、偏移剖面与波阻抗反演剖面,并分析说明3种剖面的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1)水平叠加剖面特点:1、在测线上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常常不是一一对应的。2、时间剖面的纵坐标是双程旅行时t0,而地质剖面或测井资料是以铅垂深度表示的,两者需经时深转换。3、反射波振幅、同相轴及波形本身包含了地下地层的构造和岩性信息。4、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是由多个地层分界面上振幅有大有小、极性有正有负、到达时间有先有后的反射子波叠加、复合的结果5、水平叠加剖面上常出现各种特殊如绕射波、断面波、回转波、侧面波等。(2)偏移剖面特点:正确进行DMO处理及选择最佳的叠加速度下偏移归位的时间剖面。相对于水平叠加剖面而言,信噪比提高,断层现象清楚,绕射波收敛,反射波归位。是地下构造形态以及层位信息比较真实的反应。(3)波阻抗反演剖面波阻抗反演剖面主要反映了波阻抗反演得到的密度、速度信息。将界面信息转化为层内信息,用以推测地下岩层结构和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均反映了界面信息,纵轴均为时间轴,而波阻抗反演剖面反映了层内信息,剖面中色谱的信息反映的速度或密度或波阻抗的信息。水平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比较而言,存在回转波,断面波,绕射波等现象。6.获取地震数据的主要途径CSPCMP一、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CRPCIP,CFP,AVOCOLANDMARK褶积模型GEOFRAMEEPOS二、正演模拟波动方程专业软件三、物理模型技术四、各种变换、反演、特殊处理另类数据付氏变换(大)合成地震记录获取地震数据的途径(1)小波变换(小尺度)S变换、广义S变换(中)(2)曲波变换C1---互相关(3)相干分析C2---协方差矩阵C3---特征向量AI--波阻抗:s(t)=r(t)*w(t),不使用叠前数据(除零偏移距);(4)反演井-震联合反演A.佐普利兹方程近似解EI--弹性阻抗B.佐普利兹方程精确解C.波形反演.(5)各种属性体3DVSP开发地震TLS----时移地震(6)特殊处理成果数据CWS1-3三个角度、三个深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偏移剖面经时深转换后所得的深度是什么深度?有何前提条件?叠前深度偏移(2)当测线平行于地层走向时,即α=90°,此时可得:视倾角=0,表明反射波同向轴是水平的。但反射平面是倾斜的,它垂直于界面,不垂直于地面。因此在沿地层走向时间剖面上只有法向深度h,而真深度并不在这个射线平面内。这时在过测线的剖面内由地面上一点O作垂直向下的垂线与界面相交得到的是界面的视铅垂深度,且等于法线深度h。(a)如果采用的是2D偏移,偏移剖面转换的是视铅垂深度。偏移速度是与倾角没有关系的,2D偏移是针对一条测线而言的,测线的方向就有可能与构造倾向有偏差,所以是视铅垂深度。(b)如果是采用的3D偏移,偏移剖面转换的就是真深度。第二章答案(答案可能有少许差错,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1.给定一张构造图你会分析解释吗?(具体图的分析)(可自我扩展)(1)首先判断构造图的类型,等t0图或其他,注意坐标系及图例。(2)根据图,判断其中的构造,并会分析。(走向/倾向/倾角/背斜/向斜/断层性质等)2.古潜山、盐丘、火山岩、砂砾岩的地球物理特征有哪些?使用什么方法勘探或检测这些特殊岩性体?(可自我扩展)1)古潜山、盐丘、火山岩、砂砾岩的地球物理特征古潜山:在重、磁、电等普通物探资料上表现为明显的异常地震剖面上识别古潜山的标志(1)古潜山的顶面是一个不整合面,物性差异大且变化也大,反射能量强,具有不整合面反射波特点,其外形如常见的山、丘陵。(2)低频相位较多,相邻道时差大(地层倾角大所致)。(3)水平叠加剖面上常伴有大量的绕射波、断面波、回转波、侧面波等特殊波的出现,剖面特征比较复杂。(4)如果潜山内部地层相对稳定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则其内部反射特征也比较明显,可有标准反射层出现,且与潜山两侧地层的反射同相轴呈明显的角度接触。但大部分地古潜山内部难得追踪到品质较好的反射同相轴。火山岩、砂砾岩:产生高密度、强磁性等物性异常盐丘:地震剖面,剖面上礁块表现出顶部为强反射,内部弱振或空白,两侧有上超,顶部见弯曲,侧翼底部有绕射,速度有异常及外形呈丘状的特征。另外,根据礁块左右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振幅的强弱等反射特征来确定前礁块和后礁块带。2)使用什么方法勘探或检测这些特殊岩性体?(1)潜山油藏的勘探方法:主要靠地震方法,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得到复杂构造比较精确的成像效果。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研究潜山油藏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由于潜山油藏的特殊性,人们也采用下列一些辅助方法:重力勘探、放射性勘探、电磁勘探、地震勘探。(2)盐丘勘探方法:先做重力观测,根据重力异常确定盐丘空间位置;再用折射波法测定盐丘表面的起伏;用电法勘探研究盐岩表面起伏;用地震方法研究盐丘空间分布及接触关系,如相干体技术等;有利情况下可采用深井钻探法,作VSP或反VSP或井间地震观测。(3)火山岩的勘探方法:以地震勘探为主,重磁电方法为副,先查明基底褶皱、断裂带及火山岩分别情况;然后再使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研究火山岩油气藏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对于火山岩油气藏一般采取综合研究的方法,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和钻采等资料,解决复杂的火山岩油气藏的目标预测问题。(4)砂砾岩体的勘探方法: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砂砾岩的地质、地球物理特点,应作为砂砾岩体预测方法研究的基础;应用标准电位测井曲线判别岩性法;应用多种测井响应交汇法判别岩性;数字处理法。3.层位自动追踪对比主要有哪些方法?(可自我扩展)(1)自动拾取(也称自动追踪)技术(2)体元追踪技术(3)层面切片技术2.相干体及其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中的具体应用。(可自我扩展)(1)展示断层发育细节(2)研究礁体结构(3)检测裂缝发育带(4)控制三维资料处理质量(5)估计偏移速度场(6)展示可能含气砂岩位置(7)地质灾害预测5.分析说明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中二维解释与三维解释的主要差异。(可自我扩展)从以下方面进行对比:(1)方法上:二维解释是面向测线,通过一条条二维剖面进行构造解释三维解释是针对三维空间进行构造解释(2)追踪对比上:三维解释相比二维解释追踪对比的约束多,即精度高(3)精度上:三维解释的精度较二维好。但是二维解释的工作量比三维解释少(4)实际应用上:二维解释应用于勘探程度低的工区,三维勘探应用于勘探程度相对高,以及开发的区域(5)构造上:三维勘探可应用于小幅度的构造解释,小断块的解释。这是二维勘探所不能达到的。(6)岩性解释上:二维解释所不能达到的。(二维解释的缺陷)。三维勘探可进行岩性解释工作,提高解释的精度。(7)地震相以及储层参数上:三维勘探较二维勘探可以在地震相以及储层参数上得到很好解释。课后题第七题:§3-1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岩性解释3、一个基本概念:砂泥岩压实曲线、岩性指数图版、岩性速度量版;其制作方法与主要用途;概念:纯砂岩和纯泥岩的速度,一般随埋深变化而变化所以也称为压实曲线用途:实际地层,地震波速度与砂泥岩含量/埋深有关,故利用层速度信息作砂泥岩岩性解释时,必须进行埋深/压实校正,砂泥岩压实曲线用来做该校正.做法:(数学统计法(大量数据分析)/散点法(测井资料较少,采用地震谱资料求得层速度制作压实曲线.对划分层序计算层速度按中点深度把层速度展布在坐标中,作数据拐点分区包络线,下限100%泥岩)/对应取值法(声波测井/录井资料)4.利用速度资料估计砂岩百分含量的方法步骤基本原理:根据砂泥岩体积物理模型可得岩性的整体速度与其中的砂、泥成分之间的关系为1/V=Ps/Vs+(1-Ps)/Vm,所以通过建立砂泥岩百分比与地震波速的关系(或量板),即可利用地震速度资料预测砂岩百分含量。步骤:(1)作测井岩性解释得到工区的砂泥岩压实曲线(岩性指数图板)由于砂泥岩的波速不仅与砂泥岩含量有关,也与其埋藏深度有密切关系。同样的砂泥岩比在不同埋深,会有不同的速度值,如用层速度来作砂泥岩的岩性估算,必须校正埋深(压实)的影响。砂泥岩压实曲线(岩性指数图板)就是作这种校正用。(2)根据地震速度谱资料得到层速度与埋藏深度平面图包括解释速度谱,计算层速度,计算层深度,层速度平面数据的平滑。(3)系统校正,包括由测井资料和地震速度谱求取的速度校正、海水深度校正由声波测井资料获得的速度岩性量板,不能直接用于地震层速度岩性解释。通常的做法是将地震层速度量板与声波层速度量板进行比较,采用平移法消除误差,即可使地震层速度量板适应于层速度-岩性转换。(4)用迭代法作Vn与Ps换得到砂泥百分含量的平面分布图有了岩性指数图板,又作出了同一层位的速度-深度平面图,就可以把后者转换成砂泥岩百分比,并绘制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图,再根据划分出的10%,20%,……,50%砂岩与泥岩的含量确定砂岩横向分布和相带。6.利用Vp/Vs资料预测气藏的方法原理孔隙性岩石中的Vp与岩石骨架孔隙度、孔隙中流体性质等有关,当孔隙中含油特别是含气时,Vp会明显下降,但Vs只与骨架速度有关而与孔隙中流体性质无关,也就是说,当孔隙中含气时,Vs不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样含气层的Vp/Vs相对于非含气层的就要变小,所以对于同一地层来说,如果横向Vp/Vs下降,则可能显示该地区含气。Vp/Vs的这一特点可用来帮助鉴别真假亮点。我们知道,当地层含气时,对地震反射纵波来说,其传播速度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进而导致波阻抗明显的差异而产生地震剖面上的亮点。而相对横波勘探来说,含含气层在横波剖面上不产生亮点,即对含气层来说,纵波亮而横波不亮;而纵波亮横波也亮的地层则可能是煤层。8.在各种速度概念中,层速度具有明确的地质解释含义,分析说明获取层速度的具体方法以及可能的应用。层速度是指在层状地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岩性的速度值不同,所以层速度可以直接反映地层的岩性。层速度的计算:对大量的由速度谱解释得到的速度曲线使用Dix公式来计算相应的层速度,即:22,0,,10,10,0,1RnnRnnnnnvtvtvtt由于Dix公式只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所以在由速度谱解释出的均方根速度计算层速度时,需要注意倾斜层的倾角时差。层速度的应用((1)和(2)是书中详细讲解的部分):(1)利用速度信息划分岩性由于各种岩性具有不同的速度值,这为我们利用速度来划分岩性提供了可能性,步骤如下:a.制作工区的岩性-速度图版;b.利用地震速度谱资料估算出一些主要层的层速度和层埋深,再利用该数据在岩性-速度图版上查找对应的岩层;c.速度资料划分岩性的特点。(2)利用速度资料估算砂泥岩百分比a.砂泥岩体积物理模型的建立b.砂泥岩压实曲线的制作c.速度谱的解释和层速度平面图的绘制d.层速度~砂泥岩百分比的转换层速度的相关应用:变速构造成图,地层、岩性解释,砂泥岩百分比估计,体积密度、孔隙度及含流体性等。§3-2厚层反射波振幅信息的利用2.两种基本技术:亮点与AVO技术的方法原理;亮点与AVO技术的主要特征;亮点与AVO技术的本质区别。一、方法原理:1、亮点:所谓亮点,狭义地说就是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它与其上下左右的反射振幅相比,更为突出明显。界面的反射系数对反射波振幅有直接的影响,其大小决定于界面两侧的波阻抗差,即决定于界面两侧的速度V和密度ρ,而速度和密度又与岩石的孔隙度及孔隙中流体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由时间平均方程给出。时间平均方程给出了岩石中的波速V与孔隙度φ以及孔隙中流体波速、岩石基质波速之间的关系:(1)岩石孔隙中含有流体时,将使岩石的波速降低,其原因是地震波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岩石基质中的速度要小。(2)岩石孔隙中含油特别是含气时,岩石的波速将明显降低。(3)岩石的孔隙度增加,波速降低。此外砂岩含气与否对砂岩—页岩界面的反射系数影响很大,油气界面、气水界面也会产生强反射;气与顶界围岩之间的强反射更明显,且可能产生极性反转;油与水之间的速度、密度差异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