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12周第节课时安排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护理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了解免疫的基础知识,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理解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一、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二)婴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护理(一)免疫的基础知识(二)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三)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重点:婴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难点:婴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讨论、思考、作业:1.如何识别判断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并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护理?2.传染病的流行有什么特点?灾后爆发易出现什么传染病?3.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症状是什么?如何有针对性的预防?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学前卫生学》第二版,王来圣主编,科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第3版,万钫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0分钟,授新课110分钟,安排讨论1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教学资源:挂图音像其他备课笔记第1页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二、婴幼儿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种类之一。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鼻、咽等部位的粘膜急性发炎,也可根据炎症的突出部位来命名,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1.病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情况下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多发。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身体的免疫特点决定了易患此病。此外,遗传素质、个人体质状况、饮食营养、生活条件等都与此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2.症状由于患儿个人的年龄、体质及病原体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有所不同。病情较轻者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症状,出现喷嚏、流涕、鼻塞、轻咳、咽痛,患儿一般于3-4天可以自愈。如果病情稍重,鼻咽部的疼痛更加明显,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严重者出现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畏寒、高烧、头痛等。检查口腔时,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或有黄色渗出物与溃疡。如果炎症向下蔓延,可发生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并发症。3.护理患儿应暂时隔离,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富于营养且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要适宜。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退烧药及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治疗。4.预防(1)开展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2)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避免成人在室内吸烟。(3)坚持合理营养,积极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性疾病,要保证充足的饮水。(4)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5)在呼吸系统疾病多发季节,不要带婴幼儿到人群拥挤的场所。(6)可采用食醋滴鼻、盐水漱咽等方法加以预防。(二)龋齿龋齿,俗称“虫牙”,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牙病。1.病因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是导致龋齿发生的最主要细菌,糖类是产生龋齿的必要条件,由粘附在牙面上的细菌和糖类食物残渣共同形成牙菌斑,这是细菌得以生存和致病的环境。牙齿结构的缺陷与龋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发育和钙化不良的牙齿易患龋齿,牙齿排列不齐或者受到损伤,也为龋齿的发生创造了条件。2.症状龋齿可以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浅龋病变局限于牙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牙面粗糙,患儿无疼痛感。中龋病变已达到牙本质浅层,形成了龋洞,患儿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会出现酸痛不适感。深龋是指病变已达到牙本质深层,当龋洞深及牙髓时,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烈牙痛。3.预防(1)保持口腔卫生;(2)合理营养、多晒太阳;(3)药物防龋;(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三)婴幼儿腹泻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综合症状,尤其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1.病因婴幼儿正值生长发育时期,客观上需要的营养成分相对较多,但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消化和吸收能力受到限制,而且神经系统对消化的调节功能较差,这样需要的营养成分较多与有限的消化能力之间形成矛盾,再加上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发生腹泻。(1)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饮食失调。(2)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引起腹泻的感染性因素有肠道内感染因素和肠道外感染因素。2.症状腹泻症状较轻者,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烧,食欲受影响不大。大便次数一般在数次至十余次。腹泻症状较严重者,即发生了急性肠炎,特点是:起病急,一日腹泻十至数十次,大便水样,尿量减少或无尿,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因大量失水,机体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口唇及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差,甚至会发生昏迷,严重者危及生命。3.护理(1)调整饮食;(2)注意腹部保暖;(3)保持局部清洁。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悉心照顾婴幼儿,避免腹部受凉(3)讲究饮食卫生(4)对患儿进行隔离消毒(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1.病因佝偻病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使体内的钙、磷不能正常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全身生理功能紊乱,严重者可导致骨骼畸形。2.症状患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甚至骨骼改变等全身性症状。3.预防(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3)经常户外活动,多晒太阳(4)补充维生素D(5)及时治疗某些疾病(五)营养缺铁性贫血1.病因系因体内缺乏铁元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1)先天储铁不足;(2)饮食缺铁;(3)生长发育快;(4)疾病影响。2.症状由于贫血,患儿的皮肤、粘膜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肝、脾和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全身疲乏无力,较大幼儿可自诉头晕、眼前发黑。呼吸、脉搏频率增快,尤其是活动后感到心慌、气促。患儿时常烦燥不安或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不易集中,食欲减退,个别幼儿出现“异嗜癖”。3.预防(1)加强孕妇的营养;(2)坚持合理营养;(3)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六)肺炎肺炎是指多种病原体感染肺部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1.病因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病毒(如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和支原体。可单独感染,也可能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气温骤变季节多见。2.症状小儿肺炎起病较急,症状轻重可有较大差别。一般有发热、咳嗽、气促、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肺炎患儿常有全身中毒症状。3.护理(1)创设适宜的居室环境;(2)进行一般护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4)合理安排饮食。4.预防(1)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佝偻病、贫血等疾病,减少肺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2)引导学前儿童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3)在呼吸系统疾病流行季节,最好不要带婴幼儿到人群拥挤的场所,出门最好戴口罩,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预防药物。(七)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疾病,由于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累过多所致。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病因(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3)内分泌失调;(4)幼儿可因受精神创伤或因心理异常而出现食欲亢进,导致肥胖症。2.症状及危害单纯性肥胖的幼儿,食欲旺盛,喜食高含淀粉、油脂类食物;体格发育较正常幼儿迅速,智力正常,性发育正常;体脂聚集在乳房、腹部、臀部、肩部的较多;因肥胖而行动不便,不爱活动,怕热、多汗、易疲劳,呼吸浅而快。身体肥胖,不仅影响幼儿的体型美观,而且肥胖可致扁平足,行走时易腰酸腿痛;腹部积聚过多的脂肪会影响呼吸;脂肪堆积在血管壁及肝脏上,容易影响其功能,成为动脉硬化的隐患。此外,肥胖儿会因体态不雅、动作笨拙受到小朋友的嘲讽,进而出现自卑、孤独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异常。3.预防(1)避免饮食过度;(2)积极参加运动。4.矫治(1)控制进食量;(2)调整饮食结构;(3)增加运动量;(4)消除精神负担,克服心理异常对膳食的不良影响;(5)若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幼儿肥胖,需要积极对症治疗。(八)厌食症厌食症为幼儿常见的一种病症,表现为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对食物不感兴趣,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1.病因(1)生活无规律,吃零食太多,尤其是饭前食入较多的糖果或高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偏食等都会影响食欲。(2)患有某些疾病或者缺乏微量元素铁、锌等(3)婴幼儿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或者对新环境不适应,家长过分强迫进食均可使其精神不愉快而降低食欲。2.预防和护理(1)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2)根据幼儿年龄、体质等特点组织幼儿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是增强食欲的好方法(3)及时发现并治疗引起厌食的疾病(九)斜视人在注视某一物体时,两眼的黑眼球位置不对称,视轴出现明显的偏斜,这一现象称为斜视。1.病因按照视轴偏斜的方向,可以分为内斜、外斜、上斜和下斜。儿童中出现的内斜情况绝大多数是因为较严重的远视眼造成的,多发生于3岁左右的儿童,这种斜视容易被早期发现。外斜多发生于3-8岁儿童,大部分是因双眼融像功能较差所致。2.矫治斜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可根据病情配戴矫正眼镜或者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十)弱视弱视是指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视力低下经矫正后仍然达不到正常值。弱视是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儿童眼病。1.病因(1)斜视性弱视;(2)屈光参差性弱视;(3)视觉剥夺性弱视;(4)先天性弱视。2.矫治治疗弱视的最好时间是6岁以前,经过治疗,视力可以提高,并恢复立体视觉。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对于弱视患儿应该散瞳验光,采用“健眼遮盖法”,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或者遵照医嘱采取其它矫正措施。(十一)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细菌侵入中耳,使鼓室粘膜充血肿胀,并产生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若脓液积聚,鼓膜溃破形成穿孔,则影响听力。此症多发于小儿。1.病因小儿的咽鼓管相对粗短,呈水平位,当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很容易沿着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炎。再者,患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时,病菌经血液循环进入中耳。此外,用力擤鼻涕,或者喂奶姿势不当(如平卧吸奶)致使乳汁进入中耳,都可能诱发中耳炎。2.症状发病较急,起初感觉耳内堵塞、胀痛,吞咽、咳嗽时加重且向颞部或枕部放射,伴有发烧等全身症状。婴幼儿不会自诉耳痛,常表现为日夜哭闹不安、烦躁、摇头、拒食、抓耳等。数天后,鼓膜穿孔,脓液流出,耳痛骤减。痊愈后鼓膜小穿孔可自行愈合,康复后听力不受影响。3.预防和护理(1)适当休息,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2)早期给予足量的抗菌药,以便及时控制炎症,以免鼓膜穿孔。(3)保持耳道清洁(十二)铅中毒铅是一种多亲合性毒物,主要损伤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功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潜能开发等都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并且贻害终生。1.病因(1)外界环境中的铅尘污染(2)家具、用品中的铅尘污染(3)某些含铅食品带来的铅尘污染(4)婴幼儿的手-口动作较多,因而比成人容易吸收较多的铅。2.症状婴幼儿遭遇铅污染后,常出现面色黄白、生长迟缓、体重不增、便秘、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进食方面,往往拒食、偏食、挑食,甚至喂养困难。在神经精神方面,感觉头痛、头晕、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嗜睡,甚至多动、注意力低下等。此外,还可能出现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常发生病灶反复感染。3.预防(1)减少外界环境中的铅摄入(2)讲究家庭卫生,讲究家庭卫生,做好家具、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勤洗手,保持手部的清洁。(4)重视婴幼儿的合理营养,及时防治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以增强机体对铅污染的抵抗力。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