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班级:地理科学二班姓名:于佳学号:2011013055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对地理这门学科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通过这次实习,又使我对土壤、地貌、地质、植被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实习培养了我的地理思维,认识事物的角度与思考问题的深度也都有所提高.一、实习概况(1)实习时间与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实习的时间为2014.6.11—2014.6.13,实习路线为长春---长岭县---白城---乌兰浩特—察尔森,这一部分的实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东北大平原的自然地理结构;第二部分的实习时间为2014.6.29---2014.7.4,实习方向为吉林省东部即长春---蛟河---敦化---二道白河—长白山的路线,这部分实习是对具体的自然区进行研究,从而对东北大平原的地理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大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长约100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00公里.主要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长春附近松辽分水岭处地势稍高,松辽分水岭以南称辽河平原,以北称松嫩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由三部分组成:北部叫松嫩平原、南部是辽河平原、东北部是三江平原.南北的两块平原又合称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由于它们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所以地面平坦,海拔多在200米以下.(3)实习目的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知识,这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和验证。通过这几天的野外观察研究,我们将地理科学中独立的学科综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对沿途的各实习点进行成因与演化的综合考察分析培养了我们综合性的地理思维.二.主要实习内容1.第一路线:长春—长岭---白城---乌兰浩特---察尔森(共九点)我们沿线考察了8个实习点.由于观测的路线逐渐向西,水分减少,气候与土壤类型均发生变化,植被类型也由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1)第一点----黄土台地位于黄土黄土台地西部边缘(人工挖掘坑),此地沉积物粒径较小,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此地为湖相沉积.形成时间Q2时期,Q2时期后地势抬升、侵蚀,在白垩纪到第四纪之后此地沉积,形成水上处境.此处的气候为温带半湿润性气候,降水较多所以Ca元素多被淋溶;土壤类型为黑土,腐殖质层较厚;母质为黄土亚粘土,蒙脱石含量较多并能捏成条;植被发育为根系深的三北植物,建群种为羊草,如果此地不再耕种七年后即可发育成羊草草原.(2)第二点----Q1时的高台地观测点在红色沙砾台地上公路旁边一条干涸的排水沟旁边,海拔280m.在早更新世时此地低洼,是由流水堆积形成的残积处境.是由漫滩发育形成的高地.土壤类型是淋溶黑钙土,Ca的淋溶不充分但淋溶较深,因此此地的钙基层比较薄.黑钙土腐殖质呈舌状分布.母质为红色砂砾岩,属于亚粘土.由于岩石颜色偏红,可判断出180万年前此地为亚热带气候.主要植被类型为羊草草原(3)第三点---Q3时期的阶地观测点四周地势平坦,海拔约为170米.是在Q3时期河流搬运形成的阶地平原.组成物质具有二元结构.它属于水上处境.土壤类型是黑钙土,表层Ca是由原生矿物风化形成的.母质为亚砂土,交结疏松.植被多为低矮稀疏的羊草.由于Q3、Q4之间有构造运动但不强烈,所以地下水不影响植被与土壤发育。三个观测点的剖面图(4)第四点---风蚀洼地观察点位于人工保护的草场里,海拔约为149米.此处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距离地表很近.属于水下处境.土壤类型为盐碱化草甸土的幼年期且PH值较高.母质是河漫滩相沉积物,主要的植物是羊草和苔草.第五点---沙丘此点位于第四点西面的沙丘上.沙丘可发生在河漫滩上,沙堆中由腐殖质,次生矿物和大量胶结的Ca组成,向此沙堆中滴盐酸也会产生大量气泡.由于处在干燥的环境中,当降雨后土壤钙化,后形成黑土.因此此地即使植被发生破坏,也不会出现土壤流失,因为它有Ca的胶结物.综上四点的风蚀洼地与五点的沙丘,均发育在河漫滩平原上.而在阶地上却不能发育沙丘和风蚀洼地.因为阶地上多为腐殖质和次生矿物,它们的胶结结构很好,使得风无法将他们吹拂,而在河漫滩上,由于洪水的经过会给这里带来诸多泥沙等原生矿物,使得此处可以被风吹拂形成风蚀洼地和沙丘.第六点---大兴安岭补给带观测点位于一个人工挖掘坑中,海拔约160米.位于45°41.636′N,122°43.278′E属于山前洪积扇.出现在洮儿河拐弯处,白城就坐落在此洪积扇上.它的组成物质是Q4时期的洪积物.此处的洪积物无分选,成层粗细间隔分布.大兴安岭前缘海拔为140m,后缘海拔为170m.土壤类型为淋溶黑钙土的幼年土,由于不受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它无法草甸化、沼泽化,此处的土壤中无Ca,因为Ca被地表层状流水洗涤.第七点---洪积扇后缘观测点位于人工采石场的边沿,海拔高度大约在190米.由于当年气候较热,环境较干使得植被生长不好.在大暴雨型洪水的泛滥作用下形成此洪积扇.在Q1与Q4时期出现洪积扇,而在Q2与Q3时期洪积扇又在洮儿河摆动中收到侵蚀.此外在Q1时期产生了较大的洪积扇并发育陡坎,陡坎在后期发育中也没有被切掉.此地上部偏红,说明有Fe的富集即在Q1时期该地气温较高.洪积扇中次生矿物紧实,有一定磨圆但磨圆程度并不好,分选不好粗细粒混杂.土壤类型是黑钙土,植被为草甸草原.图中的黑色物质是腐殖质被洪总结:东北大平原由以上的台地、阶地、高台地、河漫滩平原、洪积扇等六大地物组成.东北大平原总体说是沉降的,但内部又有升有降.第八点---大兴安岭丘陵丘陵面海拔380m,它已进入了大兴安岭垂直带.属于残积处境大兴安岭的抬升具有阶段性,每一滴的抬升河流就下切并摆荡一次,从而形成不同高度的丘陵与高山.因此,有多少层山就有多少次构造运动.该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加,植被中有树的出现但树较稀疏.优势种仍为羊草,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它的有机物分解也很彻底所以有机质含量较少.我们在此处发现了表层有Ca的石头,它的表层Ca是由于石头在土下Ca淋溶形成的.补充:背斜形成大兴安岭,向斜形成东北大平原.我们此时正站在背斜面上第九点---河谷观测点位于大兴安岭东部山麓地带(与东北大平原交结处)的东侧,我们站在被河流切开的河谷中.此地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交界.出现了典型地带性植物---蒙古栎.看到蒙古栎即可认为是看到了针阔混交林,此处也是湿润区的开始,若再往西走就会出现与长白山垂直带类似的植物.土壤类型为暗棕壤,它与上一点的栗钙土之间缺少黑钙土的过度,这属于突变现象.补充:1.由于林下阳光少,蒙古栎幼苗会被喜阴植物替代,蒙古栎林也逐步更新为喜阴植物.即蒙古栎—康椴紫椴—红松2.大兴安岭垂直带分为四部分,分别是针茅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岳桦林2.第二路线:长春—蛟河—敦化—二道白河—长白山吉林东部的地貌特征:吉林省东部主要由大黑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和威虎岭这四条山脉组成.其中大黑山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即大黑山以东为湿润区以西为半湿润区;老爷岭与吉林哈达岭属于一个山脉,只是中间隔了一条松花江,在吉林哈达岭与老爷岭之间修建了丰满水电站;张广才岭是一个褶皱山,它的走向为北北东走向,背斜达70公里宽,在龙岗山与张广才岭之间也修建了白山电站.由张广才岭延伸出的吉林哈达岭与威虎岭之间的地带就是我们第一站所处的地方----蛟河盆地.蛟河盆地是由断裂形成的地质盆地.在各个山脉之间也出现了伊舒地堑等地型,伊舒地堑是由于岩石坚硬发生构造运动时整体断裂形成的.在长白山周围也出现了中朝地槽.蛟河盆地:第一点---山地与丘陵观测点位于哈达山的东边,海拔380m.该地区气候相当湿润,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土壤类型是暗棕壤的幼年土(绝对年龄较大,但总被水侵蚀所以为幼年土)上部有腐殖质层,下部为粘土层,再向下是铁锰等元素沉积,原生颗粒粗细不等.该地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是流水地貌,大约是在燕山时期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在随后的流水作用下山体逐渐变得浑圆.在睡佛山前面就是山体被流水侵蚀下切形成河流,该地区逐变成丘陵.岩石为花岗岩.地形较平坦.属于残积处境注:蛟河盆地不是一个自然区,而蛟河是一个自然区(包括蛟河盆地和周围的山)第二点---台地与丘陵相交带观测点海拔280m.它的墙上有白色物质为湖相沉积,即可判断在中生代此地为大面积的湖,该湖是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在构造运动停止时沉积物又会堆积使湖被堵死.该地曾为盆地,四周为山和波状起伏的台地,流水侵蚀成沟.该地区构造运动引起的抬升和倾斜后由于受到流水作用形成丘陵.丘陵与台地前有断裂,该地为湖时丘陵为湖岸,湖盆一并下降再与丘陵一并抬升,抬升后河流继续下切.该地降水较多,岩石为有层理的沉积岩,地表物质也有一定胶结,透水不良,形成滞水层从而形成白浆土.植被为发育根系浅的植物或草本,不是典型的针阔混交林.第三点---河谷蛟河的一部分坐落在河谷上,此地的积温为2780℃,海拔高度220m.气候为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为草甸土,上部有腐殖质层.总结:蛟河盆地又河谷、台地、丘陵和山地组成,它的剖面图如下:敦化自然区---海拔近530m第一点---河谷地方该地海拔约为520m,Q1时期岩浆上涌冷凝形成盆地,流水侵蚀形成老牡丹江;Q2时期河流摆,切割台地动形成山;Q3时期岩浆又喷发,埋在河流中下部,河谷被玄武岩覆盖,河流再下切形成现在新的河谷.因此它的组成物质为Q3、Q4的沉积物.此地的土壤类型为草甸土,发育草甸植被,但发育得不好第二点---台地(43°24′N,128°19′,海拔约700m)Q3时期喷发出基性岩浆,沿裂隙喷发形成台地.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由于此地的降水多,地势平坦且排水不良形成白浆土.发育的植物根系浅.补充:若水分充足,岩石风化物较细,可推出该地发育白浆土.反推亦可第三点—丘陵该地海拔为700m,是由Q1时期的老玄武岩台地慢慢演化形成的.台地变为丘陵的过程也是白浆土变为暗棕壤,灌木变为针阔混交林的过程.第四点—台地与盆地相交地带(43°32′N,128°25′E)此地为Q3时期台地的最北缘,盆地的北部边缘.海拔为800-1000m.属于残积处境发育大理岩,它属于沉积岩石灰岩的变质岩,岩石的颜色白黄相间.说明该地发生海退与海进相连接的现象.此地在奥陶纪发生地层沉积,奥陶纪后开始变质.发育山地暗棕壤,属于幼年土.当山地变为丘陵时又发育暗棕壤.它的土壤湿度低,发育的耐旱植物较多.补充:石灰岩属于深海相沉积岩,泥沙属于浅海相沉积物总结:敦化自然区由小型河谷,台地与丘陵组成.它在张广才岭以西与哈尔巴岭以东之间.牡丹江由南流向北,先有河后有山,干流与山的走向一致.但此江沿坡面走,与山的走向垂直.牡丹江横穿山系,切割山地.二道白河地区(长白山地区)1.长白山的地形地貌纵观长白山,可按高度和地貌部位将其分为四大部分:即火山堆体、火山坡面、坡路和山前熔岩台地三个环节。长白山地的山门大致修在火山锥前缘,边缘处海拔约为600m.在二道白河处形成的台地,海拔为600-1100m..是长白山体的最下部分.此地抬升缓慢,侵蚀较小,处在中朝准地台边界.台地四周是山成为盆地,火山就在这盆地中心喷发.属于中心式裂隙式喷发,形成天池.此过程发生在Q1时期.该带气候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以上,7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无霜期为100天左右.坡路是长白山高峰和玄武岩台地相连的缓斜地带,海拔1100—1700米,呈环状围绕山体为熔岩高原区.二道白河、三道白河、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发育在高原面上,将地表切割呈波状起伏、岭谷相间的状态.该带气候为温带山地针叶林气候,它的上部发育明针叶林下部发育暗针叶林,年平均气温在3℃以下.夏季凉爽、湿润多雨,7月气温在20℃左右,无霜期为90天左右.在Q2时期,喷出的中酸性岩浆,由于流动性较差形成火山锥.喷出的岩浆形成碱性粗面岩.局部形成的黑曜岩也认为是Q2时期喷发形成的.火山堆体是长白山最上层部分,海拔2000—2700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坡度很陡,河流呈放射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