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活动背景周一升旗仪式上,针对学生不注意个人卫生的现象,我呼吁学生至少要一周洗一次澡。从本周三开始,进行个人卫生检查。家里有太阳能的同学,可以利用这两天的时间洗一次澡……第二天中午饭空时间,四年级教室里,争论声、笑声此起彼伏。原来,他们因为李振涛家里的太阳能展开了讨论。当谈到太阳能都是朝南倾斜安装的时候,有的同学突然冒出一句: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安装吗?班里却平静了许多,我顺势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展开研究,有的说这样便于热水的流通,有的说这样太阳直射,水热的快。最后一致认为是阳光直射时,水热的快的缘故。就是我们身边的科学啊。就这样,“太阳照射角度对物体温度的影响”课题小组成立了。此课题的研究操作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验器材方便准备,实验效果直观,容易得出显性结论。二、课题的界定本课题属于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的是太阳照射角度对物体温度的影响?经过几天的探讨,我们对研究对象、实验工具、实验方法等进行明确的界定如下:1、太阳能真空管由黑色密封纸筒代替;温度测量工具采用煤油温度计;角度设置由教学用量角器辅助完成。2、测量分组进行,采取照射时间等差测量不同角度温度变化的办法。3、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多组同时测量的方法。三、活动目标1、熟练使用实验工具:温度计、量角器。2、提高测量、采集、统计数据的能力,制作统计图。3、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合理推理得出结论。四、研究方法1、实际测量法:实际测量不同角度(倾斜度)相同照射时间内温度发生的变化。2、上网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太阳能真空管主体安放角度的相关材料,了解不同地区坡度是否一样?3、实验推理法:由于问题由太阳能真空管的坡度引起,所以进行合理推理后,确定以黑色纸筒代替。4、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采取控制同一时刻、等同时间差的温度变化数据为结论依据。5、数据统计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原始积累和整理,并采用表格、柱状图等统计办法进行数据的科学处理。6、比较分析法:把生成的柱状图和曲线图进行比较分析,得结论。五、活动准备秒表(方便准确把握多次测量时的时间间隔)、煤油温度计(记录实验中的温度)、量角器(定位黑色纸筒与太阳光线的角度)、照相机、电脑一台。六、研究过程我们的研究活动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合理推理,制定研究计划。提出问题后,小组内展开讨论,大胆设想实验过程。因为不方便操作,变量较多而难以控制,否定了“直接测量太阳能的水温”的设想。为确保实验过程中数据的可比性,确定采用同时摆放温度计,以每30°为一个摆放角度,从室外初始温度开始,分别在3′、6′、9′、12′时进行温度读取的办法获取实验结果。(二)精心准备,掌握操作技巧。当各小组进行分工时,出现了不会正确读取温度计数据和温度计难以调整角度准确摆放的困惑,学生主动提出活动前先熟练使用温度计和借助量角器温度计的要求。经过20多分钟的探讨和演示,他们逐渐熟练掌握读取温度计和摆放角度的技能。(三)分组实验,获取第一次实验数据。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4°24°24°24°25°1°二组24°24°24°24°24°0°三组24°24°24°24°24.5°0.5°实验数据分析:(不能作为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角度时间0度角30度角60度角90度角12分钟0.5°1.67°1.17°1.83°根据数据变化情况来看,温度变化不明显。班里立刻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直接照射温度计变化不明显?有时太阳能里的水经过中午的一个多小时的阳光照射,却能很烫。到底问题出在哪3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4°24°24°25°25°2°二组24°24°25°25°25°1°三组24°25°25°24.5°26°2°6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4°24°25°25°25.5°0.5°二组24°25°25°25°25°1°三组24°25°25°26°26°2°9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4°25°25°25°26°2°二组24°24°25°25°26°2°三组24°25°25°25°25.5°1.5°里?最后各小组经过讨论分析,总结原因如下:温度计是玻璃的,表面光滑,反射阳光能力强,阳光的照射角度对其影响较小,而太阳能的真空管保温效果好,而且颜色都较深;还有学生提出:温度计的单位刻度是1度,即使有所上升,也不容易读取,变化不明显,读取数值误差较大。解决办法:经过商讨,同学们放弃了“利用阳光直接照射温度计”的设想,二组的考虑到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较强,最后一致通过“把温度计放在黑色纸筒进行实验”的方案。(四)第二次分组实验,再次获得实验数据。1、确定用黑色纸筒装温度计进行实验的方案后,各小组开始糊纸筒。为了减少纸筒粗细长短带来的变量,我提醒他们用同样的纸张,糊出同样粗细长短的黑色纸筒。2、第二次实验数据如下: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6°28°28°29°29°3°二组26°27°28°28°29°3°三组26°27°28°28°29°3°平均值26°27.3°28°28.3°29°3°6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6°29°31°32°34°8°3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6°28°29°30°31°5°二组26°27°29°29°30°4°三组26°28°28°28.5°30.5°4.5°平均值26°27.7°28.7°28.3°29.17°4.5°二组26°28°30°31°33°7°三组27°29°31°33°34°7°平均值26.3°28.7°30.7°32°33.7°7.3°实验数据分析:表1:表2:为使实验数据更加直观的绘制如下折线图:90度角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一组26°30°33°35°37°10°二组26°29°32°34°36.5°10.5°三组26°30°33°35°37°11°平均值26°29.7°32.7°34.7°36.8°10.5°角度时间0度角30度角60度角90度角12分钟3°4.5°7.3°10.5°项目0分3分6分9分12分升高温度0度角26°27.3°28°28.3°29°3°30度角26°27.7°28.7°28.3°29.17°4.5°60度角26.3°28.7°30.7°32°33.7°7.3°90度角26°29.7°32.7°34.7°36.8°10.5°单位:度05101520253035400分3分6分9分12分0度角30度角60度角90度角通过以上数据图的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阳光直射黑色纸筒时,照射角是90°(垂直照射)时,物体吸热效果最佳。2、照射角是0°(平行照射)时,物体吸热效果最差。3、经过推理可以得出:当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照射角度从0°—90°,随着角度的增加,吸热效果逐渐增强,温度提升越高。照射角度从90°—180°,随着角度的增加,吸热效果逐渐减弱,温度提升越低。虽然个别小组的结果稍微有出入,但绝大部分的结果能说明这个结论。个别小组在具体操作上可能存在了某些失误,时间允许的话,老师要指导他们重新验证。七、活动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自身特殊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结构的本质差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25272931333537390分3分6分9分12分0度角30度角60度角90度角单位:度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从“过程”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一)活动导入阶段。活动导入是活动展开前师生共同进行的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方案设计、情境创设等。本案例教师首先就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动机和欲望的有关活动主题的问题,在学生中作了铺垫。师生民主协商确定了活动研究主题。这就是一种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活动策略。体现了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二)活动实施阶段。活动展开的关键,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同伴合作三者相结合。本案例中,教师在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后,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接着,要求学生按照各自制订的活动设计思路,自主地投入活动,动手动脑,积极完成活动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三项活动条件:(1)按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的活动方式。(2)设置小组研究活动档案袋。(3)帮助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这时,教师已不再是说明者、讲述者、规范者,而是服务者、咨询者、研究者和提供帮助的人。同时,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度,积极推进活动和学习的深入。(三)活动总结阶段。主题活动结束后,进入活动总结阶段。它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果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由于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的不同,活动过程会千差万别,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往往受学科课程教学思维定势的局限,很容易将活动总结演变为课堂演示、报告,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们应从过程角度思考活动总结,做到即使展现结果,也要突出过程。在组织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还生成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1、不同颜色的纸盒,吸热效果有多少差别?2、红色和蓝色的哪个吸热效果好?3、中午、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不一样,吸热效果会有什么变化?4、早晨和傍晚,如果太阳高度相同,吸热效果一样吗?5、吸热效果与太阳的远近有关系吗?……这一系列问题,将作为我们的拓展内容进行继续研究,期待孩子们在探究中找到快乐,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