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云南的灾害性天气及预防措施一、水分异常1.干旱a)分类:大气干旱、土壤干旱、生理干旱。b)等级:小旱、中旱、大旱、特大旱。c)季节干旱分类:春旱、春夏连旱、夏旱、秋旱、冬旱。d)形成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季风气候条件影响、地势地形条件影响。e)集中地区:滇东北、滇东、滇北、滇中地区。f)主要措施: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耕作保墒,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提高节水栽培技术,建立合理的节水农业生态结构。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挖掘水源,发展节水灌溉。2.洪涝a)形成原因:季风气候条件影响、不同水文地质等地理条件影响、人类活动影响。b)集中地区:滇东、滇西南。c)主要措施:水利工程建设、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结构、建立排灌系统。3.冰雹a)形成原因:强烈的、不均匀的上升气流;充足的水汽。b)集中地区:滇东北、滇东、滇南、滇西北及滇中局部地区。c)集中季节:春季和夏季。d)主要危害:砸伤农作物、降温形成冻害、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e)主要措施:提高监测和预报冰雹水平、建立人工防雹系统、加强农业防雹措施。4.土黄雨a)时间:霜降节令前3天往后18天为土黄天。b)分类:干土黄(降雨量及降雨日数少)和烂土黄(阴雨绵绵、气温阴冷)。c)主要措施:提高监测和预报水平、加强防范措施。二、温度异常1.倒春寒a)形成原因:地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条件影响、气温回暖过程中遭遇长期阴雨天气、冷空气频繁侵袭。b)时间:春季3—4月。c)主要措施:保温防风、防寒防冻、光注天气预报、加强田间管理、采取防寒措施、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抗寒性。2.霜冻a)形成原因:最低气温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影响b)集中地区:滇东北和西北(3-5年)、滇中(6-7年)c)主要措施:覆膜法、灌水法、熏烟法、树干涂白、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3.低温冷害a)形成原因:地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条件影响、气温突降作物生育期最低温度下、农业生产影响。b)分类:春来夏初低温冷害、夏季低温冷害、初秋低温冷害。c)等级:轻害(5月平均气温低于15℃,连续1-2天)、中害(5月平均气温低于15℃,连续3-4天)、重害(5月平均气温低于15℃,超过5天以上)。d)主要措施:掌握低温冷害规律、合理安排种植布局、选用高抗品种、适时移栽。三、空气运动异常1.大风a)形成原因:地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条件影响。b)集中地区:滇东北、滇南地区。c)主要季节:春季和夏季。d)主要措施:建设防风林带和风障、临时加固大鹏棚等农业设施、种植抗风作物品种、加强对大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