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表_2060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试卷分析表任课老师:王科社课程所属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填写日期:2009年1月4日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学年学期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性质(√)必修考试√任选考查考试班级机0603应考人数36实考人数36缓、缺考学生姓名成绩分布90~10080~8970~7960~6950~5949以下及格率7人12人5人7人3人2人86.11%19.44%33.33%13.8919.44%8.33%5.55%试题期望值75考试均值(X)75.69标准差(S)16.48成绩分布直方图人数(人)05060708090100分数试题覆盖面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结构综合题,试题内容按照大纲要求覆盖全部内容:螺纹连接(13分)、键连接(6分)、带传动(14.5分)、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25.5分)、滑动轴承(8分)、滚动轴承(14分)、联轴器(6分)、轴(3分)、轴系综合(10分)。其中轴系综合题中包含了对轴、齿轮、键、滚动轴承、联轴器等各关键零件安装定位要求的考核。按照大纲的要求,重点考核了(1)关键零件如螺纹、滚动轴承、带等计算内容;(2)正确判断齿轮传动以及蜗杆传动的受力方向;(3)除强度问题外,学生还应重点掌握关键的结构问题,为以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试卷中综合轴系改错考察此部分内容。另外,各种零件的材料、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应用特点,也是考察的知识点。2试卷分析本课程采用统一命题,集体阅卷,阅卷具体分配如下:第一题选择题——严乐;第二题填空题——孙江宏;第三题1和2小题——米洁;3和4小题——王立勇;第四题1和2——高宏;3——黄小龙;4——米洁;第五题结构题——王科社;最后试卷总分统计——严乐。现将试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一、选择题重点考察基本知识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较好。问题较多的是第6题和第8题。对流体动压润滑中润滑油流动方向大口进小口出的概念理解不能灵活运用;对粗细牙螺纹的定义没有记住。二、填空题各章题型分配适中,平均分数在12分左右,达到了考试目的。但有些题难点过于集中,容易出现若会则全会,否则都不会的问题,如带传动1题即为如此,带传动集中在一个公式上,5个空。另外,齿轮所占比重过大。学生对于自学内容掌握不好,如联轴器一题。对于记忆性题,基本上回答较完整,如齿轮失效形式等。三、问答题1学生都能回答出蜗杆传动因摩擦大,发热量大,需进行热平衡计算,但有些同学对热平衡不满足时需采取的措施不清楚,说明上课没有理解老师讲的结构设计内容,因此记忆不清楚。应继续加强课堂授课中结构部分内容的效果。2键的主要作用是周向定位,以及有些键能实现轴向滑动或定位等。只有少数同学轴向和周向的概念混淆,此题基本答的不错。3学生对滑动轴承宽径比知识点掌握较好,但不十分了解润滑油槽作用,导致得分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细致知识点的掌握。4对于联轴器许多学生掌握不扎实,答不出对刚性联轴器优缺点,该知识点属本章基本掌握内容,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要求。四、计算题1考察内容为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带传动的最小初拉力和临界摩擦力的分析计算。该题目学生答题总体情况良好,只有少部分同学对欧拉公式及其推导公式应用不够灵活,导致题目丢掉四分之一的分数。2考察内容为蜗轮蜗杆传动及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旋向、转向及受力分析。该题目多数同学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入手点并得出完整正确的结果,但仍然有部分同学在根据中间轴轴向力相互抵消这一判据进行分析时,旋向及转向判断错误,进而导致受力分析错误。分析原因还是由于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所致。3总体来说得分率高,问题主要在有些同学轴承“压紧”与“放松”判断有错误。4螺纹连接计算,本题是普通螺栓承受横向载荷的情况,这也是学生易发生错误的。8个班三分之一学生完全掌握,但有少部分同学没有理解此种情况应用预紧力产生的摩擦力来抵抗横向载荷这一概念。五、结构题结构题得分率约70%,通过该题说明大部分同学能分析轴系存在的问题,但也反映学生掌握轴系知识方面的不足:如题目中轴系一个主要的错误是轴承装反了,但绝大部分同学没有看出来;把调整垫说成弹簧垫圈;把轴承盖说成挡板等。今后应加强实验和教学的结合,在实验项目:轴系拆装与分析实验,应该补充把组成轴系、减速器的零部件的认识(正确说出名称、功能)作为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在加深理解。任课教师签名:日期: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