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设计说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2011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9.《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10.《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11.《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修订版)12.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一、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杏坛中心区北区2号地块项目7号楼2.项目用地面积:441.36m23.项目建筑面积:13116.24m24.是否有旧建筑:有□无■二、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三、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建设目标及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设目标一星B■一星A□二星B□二星A□三星□一、绿色建筑完成指标综合表/控制项(共32项)一般项优选项(共9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9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8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7项)室内环境质量(共7项)运营管理(共7项)建设目标相应星级必须满足的指标项数32项2项1项1项1项1项2项/不参评的指标项数4项///////本项目满足的指标项数28项2项1项1项1项1项2项/《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具体条款、编号4.2.2\4.2.3\4.3.5\4.3.7除外4.1.154.1.164.2.44.3.104.4.44.5.84.6.24.6.5/二、规划设计技术措施1、节地与室外环境1)满足的条目4.1.1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控制项)4.1.2建筑选址应避免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无超标的污染、辐射危害源,远离重大危险源。建筑电力、控制等重要设备如建于地下,应采取措施,确保不被雨洪淹没。(控制项)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同时满足当地规划的相关要求。(控制项)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控制项)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控制项)4.1.9住区内无障碍设施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控制项)4.1.16场地规划依据人车分流原则,合理组织交通系统。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最短距离不超过500m。(一般项)2)采取的措施4.1.1场地周边没有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场地设计基本维持原有地形地貌,场地内没有需要保护的森林及古树、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等。4.1.2场地及周边地形为冲积平原,且地处该区的中心地段,远离洪灾、泥石等自然灾害,远离污染、辐射源、重大危险源。场地西北面有一110千伏高压线,用地红线距离高压线15m,远离了电力线路保护区,满足安全设计要求。发电机房设计在地下室内,地下室出入口处设有截水沟,内部靠挡土墙处设有排水沟并与集水井连接,确保不被雨洪淹没;配电房设于单体1F,室内比室外抬高200mm,结合花园排水系统,确保不被雨洪淹没。4.1.3本居住组团用地面积为43798.87m²,居住人口为2890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13.8m²。4.1.6住区的绿地率为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4m²。4.1.7发电机房的排烟直通屋面,不影响住区内部环境;垃圾收集点设于地块东北角,处于下风位,且远离住户。4.1.9住区内无障碍设施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住区内共设无障碍住房38户,分别设于9号楼26~32层03户型共7户和10号楼2~32层03户型共31户。地下室内设无障碍车位共6个每个单体建筑的主入口处均设无障碍坡道,并设无障碍门通往室内。每个单体建筑内部均设有1把无障碍电梯,直通顶层。、6号楼两个商业建筑内部另设有无障碍卫生间;4、5号楼1F设有共用的无障碍卫生间。4.1.16项目规划将小区的主入口设在西侧道路上。住宅区采用人车分流的模式,机动车可在小区入口处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以4米的景观路(消防车道)相连接,构成区内主要的人行及消防车道系统。项目在杏龙路上有公交站点,距离小区次出入口步行距离约100米。三、建筑设计技术措施1、节地与室外环境1)满足的条目4.2.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的规定。(控制项)2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地)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一般项)2)采取的措施4.2.1本工程外墙采用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为砌体材料,东西向剪力墙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I型作为隔热材料,屋顶采用节能隔热板作为隔热材料。根据计算,参照建筑全年空调耗电量34.14kwh/m2,设计建筑全年空调耗电量34.1kwh/m2,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015-50的规定。4.2.4本项目的主要朝向为南北向;体形系数为0.45;与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均大于60m;主要房间的窗地比为1/6.88~1/2。各向窗墙比东向:0.05;南向:0.43;西向:0.10;北向:0.24。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满足的条目4.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控制项)4.4.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女儿墙高度未超过规范要求的2倍。(控制项)2)采取的措施4.4.1本工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4.4.2女儿墙以砌体为主,局部增设百叶装饰,造型简洁明快,高度为1.5m。3、室内环境质量1)满足的条目4.5.1住宅建筑的日照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详细控规要求。当该城市无具体要求时,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控制项)4.5.2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卧室、起居室(厅)、书房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控制项)4.5.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7dB(A),起居室(厅)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和夜间不大于45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5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不小于25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不小于25dB,沿交通干线时不小于30dB。(控制项)4.5.4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0%,或达到外门窗面积的45%以上。(控制项)4.5.6首层卧室、起居室,半地下、地下空间采用有效措施防止发霉。(控制项)4.5.8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夏季隔热要求。(一般项)2)采取的措施4.5.1本栋住宅为塔式住宅,建筑前后无遮挡,经过日照分析,大寒日能满足不小于3h的日照时间,且每套住宅不小于2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并满足日照标准的相关要求。4.5.2主要功能房间的窗地面积比1/7,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为0.77。4.5.3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空气声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不小于45dB,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5dB;分户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空气声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不小于45dB;本项目所处位置远离交通干线,外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外窗采用≥5mm的透明玻璃,气密性为6级,其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不小于25dB。4.5.4项目在具体房型设计中,在保证明厅、明房、明厨、明厕的基础上,使客厅与餐厅南北对流,各卧室间南北对流,满足不同家庭高标准的生活模式。经计算,所有户型居住空间外窗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地板面积比在10%~12.76%。4.5.61F住户比花园高出1.3m;地下室采用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外墙,并设计相应的防水防潮层。4.5.8屋面采用节能隔热板作为隔热材料,外墙砌体采用加气混凝土,东西向剪力墙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I型作为隔热材料,通过节能计算,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大于35.60℃,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夏季隔热要求。四、结构设计技术措施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满足的条目4.4.4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的规定。(一般项)2)采取的措施4.4.4本项目所有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四、园林设计技术措施1、节地与室外环境1)满足的条目4.1.5种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取措施确保植物存活率,减少病虫害,抵抗自然灾害,并合理控制绿化与景观的造价。不得移植野生植物(包括花草、树木)和树龄超过30年的树木。(控制项)4.1.15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习荫植物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或不少于1株榕树类树木。(一般项)2)采取的措施4.1.5种植耐热,需灌水量较少,甚至不需灌水的节水植物。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植物存活率,减少病虫害,抵抗自然灾害,并合理控制绿化与景观的造价。4.1.15栽植大榕树、细叶榄仁、红继木、大黄榕球、春羽,朱焦等多种类型植物,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五、给排水设计技术措施1、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满足的条目4.3.1在方案、规划阶段,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气候特征,以“低质低用,优质优用”原则,订合理的建筑水(环境)系统规划方案。(控制项)4.3.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控制项)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