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HRPlanningSystemIntegrationandUpgradingResearchofASuzhouInstitution06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07年复习建议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沈亚华一、06年高考物理江苏卷概述2006年高考物理江苏试卷,在保持稳定、坚持改革的前提下,依据考试说明要求,综合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试卷没有超出老师和学生对试卷的预计,稳中有变。试卷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能力的考查返璞归真,要求更加平和宽容,体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有些较大难度的试题也设置了台阶被分成几个小题,使学生比较容易上手,但要得全分又比较困难,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中、易的比例比较恰当。试题结构分值有变化。对照江苏省发布的《考试说明》中描述的试卷结构、题量和分值配比试卷有些微调。试卷全卷共19题150分,比原来增加了一题,试卷(江苏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共11小题共38分其中1-6为单选题,每题分值3分计18分;6-10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计20分。第二卷8小题共112分,12、13两题为实验题,计23分,其余6道为计算题,计89分。全卷力学考题55分左右,电磁学考题60分左右,热学、光学、近代物理考题35分左右,实验考题(包含在前面各部分内容之中)23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江苏卷的实验题部分仍为两题,综合性明显增强,计算题突破了“三力三电”的传统格局,力学和电学分别为两题和三题,近代物理一题,总体难度较去年略有提高。近代物理部分以一道15分大题出现,这一方面体现了《考试说明》对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以大块形式划分比例的回应,也体现了高考题型推陈出新、稳中有变的命题原第2页共9页则。考查实验技能和方法更突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物理命题中相当重视的内容。继2005年实验题分值从20分提高至22分,今年又提高到23分,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考查更加突出。今年的两道实验题中第12题又分为两小题,第一小题考查以闪光照片为背景,要求学生用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对小球的速度、加速度进行计算。第二小题以测定玻璃砖折射率为背景,对三个不同情况进行系统误差的分析。第13题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为背景,要求采用电阻箱和电流表组合的测量方法,并综合考查半偏法测定电流表内阻,扩大电流表量程的计算,以及要用图像和数学方法来分析实验问题等。注重考查热点和应用。江苏卷命题紧密联系科技热点,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现代科技的背景之下。例如: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新型能源特别是核能的开发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第18题以核能的利用方式之一———轻核的聚变为背景设计有关能源的计算,这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同时本试卷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生活实例的背景之下。例如:第15题以电热毯的温控调节装置为背景,要求学生阐述工作原理,计算通过二极管后有关交流电的功率变化问题。证明题重现试卷中物理的证明题在高考中已多年不见,今年以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场中运动为背景,要求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证明在只受电场力作用的条件下,带电粒子运动的动能和电势能总和守恒。这题情景比较简单,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证明题对物理情景的表达,书写过程的规范有较高要求,所以答题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的表达是否到位。压轴题设置了台阶。今年的压轴题是最后的第19题,该题有4个小题总分为17分,是全卷分值最高的试题,该题以常见的导体棒在磁场中沿不平行的导轨作匀速切割磁感线运动并构成闭合回路为背景,前3个小题分别设计了回路电流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断、通过安培力计算确定维持匀速运动的外力大小以及在一定时间内回路中产生的热量的计算,这3个小题都是在匀速运动条件下设置的,情景比较常见,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一般都能得分,最后一小题设计了撤去外力后,计算导体棒在导轨上滑行的距离,由于导体棒在撤去外力后导体棒将作变速运动,再加上导体棒的有效长度等也在变化,因此解题思路相对要复杂一点,处理上方法上要求也比较高,相对难度较大,有很好的选拔功能。但从得分角度看只要前3小题做好了,分数上不会相差太大。第3页共9页二、近四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构成比较试卷类型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实验选择题非选择题样卷40%6%40%7%7%10%20%80%2003年40.7%5.3%38%8%8%14.0%26.6%73.4%2004年41.3%5.3%40%5.3%8%13.3%26.6%73.4%2005年34.7%8%40%12%5.3%13.3%26.6%73.4%2006年35.3%6.7%40%6%18%15.3%25.3%74.7%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力学)计算题(电学)计算题(光学)计算题(原子物理)总计2003年1034300202004年1023300182005年1022.52.510182006年1122301191、06年与05年相比,全卷共19题,较前两年多了一题;⑴选择题由10题增加为11题,将原来的不定项选择改为6题单选加5题多项选择;⑵实验题部分仍为两题,综合性明显增强。⑶计算题突破了“三力三电”的传统格局,力学和电学分别为两题和三题,近代物理一题.⑷总体难度较去年略有提高。2、重点知识年年考,次要知识挑着考四年都涉及的知识点有:受力分析,能量及转换,动量及动量守恒,电路计算,电学实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图象、气体状态参量及变化。三年都涉及的知识点有: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和核能计算,机械波,光电效应,电磁感应。3、用几何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是每年试卷中必定会出现的知识点。2003年(第3题分子力图线,第7题振动图象,第19题F-t图象)。2004年(第8题振动图象,第12题电场图象)。2005年(第8题波动图象,第11题x-m图线,第17题画运动轨迹)2006年(第6题的4个图象,第11题波动图象,第13题作线性图象求E和r.)第4页共9页4、计算题难度有明显的梯度(14—16)题难度适中,(17—18)题较难,19题最难。5、试题向现代物理知识和实际问题靠拢,能力的考查是考试的必然发展趋势。例:2003年第9题俄歇电子问题,第17题串列加速器。2004年第7题电子中微子,第10题X射线辐射,第16题多普勒效应,第17题测电子比荷。2005年第2题光的本性、质能方程,第6题中子衍射技术,第15题双缝干涉,第17题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2006年第15题电热式家用电器,第18题对银河系中氦的生成途径的判断.三、07年物理试题展望1、仍然以力、电为主干知识: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尽管物理知识点有131个(其中包括19个实验内容)左右,它们还是有轻重之分。什么样的知识点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呢?我们可以从近四年的高考中进行分析和对比。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学习普通物理学十分有用的知识(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振动和波;电磁学中的场、路、电磁感应;光学中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物理光学中涉及光的干涉、光电效应问题;原子物理学中的能级、衰变、三种射线、原子核等);重要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建立模型、假设法、过程的动态分析法等);联系生活与科技发展(地磁场、通讯卫星、核电站、和平号、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等);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卡尺、螺旋测微器、地磁场、空间想象、方向判断、图表、守恒条件、估算等);新增的知识与实验(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示波器、干涉、传感器等)。2、注意重要知识点的循环和其它知识点的稳定性:力学比例较大,这部分内容中,“动力学问题”和“能量问题”是试题的重点,这也是历届高考试题的重点,在今年的试题中,动力学内容占35分,占试题内容的23.3%;“能量问题”占30分,占试题内容的20%。“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历届高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通常情况是以上两章,每年各出一题。电学内容比例也较大,主要集中在“恒定电流”、“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和电磁感应等知识。实验题的重点在电学,电学实验题的重点在“恒定电流”一章。《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部分都有可能单独出大题。试题的解题方法、思路都是很常见的,要取得理想的成绩,关键在于学生平时的积累,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好常规题目的解法。另外,重视课本知识仍然是重要话题。3、注重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5页共9页近年在高考题中出现了与生活、生产、科研实际联系的题目,增加与实际联系的题目和与其他学科知识有一定联系的题目。(如静电除尘、自行车发电机、皮带运输机、电磁流量计、导弹惯性制导、质谱仪、霍尔效应、电视机显像管、天体演化等等)。这类试题选材灵活,立意新颖,要求考生对试题所展示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判断,弄清楚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然后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解答。从要求会分析复杂的“纯物理”过程变为更强调通过对实际情景分析,建立物理模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的知识在生活、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只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做功和功率,我们的一举一动,走路、跑步、骑自行车、上楼梯、做引体向上,都要做功,都可以估算这些活动的功和功率。从这样一些简单例子入手,关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关注各种产业中的相关问题,都能使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学以致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而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空洞理论。防盗门的猫眼,蹦床,电视机的磁偏转都是密切联系实际的试题。联系实际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密切注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注视与物理学紧密相关的新技术,象激光、光纤通信、超导、磁悬浮、纳米技术等,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应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怎样联系实际,应用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都源于课本,都是课本知识的应用,因此高考复习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根本,切不可置课本于不顾,一味地讲题做题。4、注重课本和典型模型①、重视课本中的典型模型近几年的各地高考物理试卷中,许多模型是由课本中的模型演变而的。例如:2001年理科综合试卷第24题,是一道关于“电风流量计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的题。该题实际上是由我们的物理教材第二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本,下同)第189页5题磁流体发电机模型演变而来的。又如:2002年理科综合试卷第19题:求一块嵌入门中的圆柱形玻璃的视场角。该题可以认为是教材第三册第21页4题,求坦克观察孔的观察角度范围这个模型的翻版。第6页共9页启示: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出自课本的或由课本变形而来的模型不少。我们在组织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要重视课本中的模型,发挥课本上这些模型的典型作用,将它们与常见的问题联系起来,挖掘这些模型的发展功能和应用功能,借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基础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精讲精练。②、深究传统的典型模型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过不少曾经考过的,或者是常见的优秀模型。只是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或是稍作改编,或是拼凑而成的新题。例如:2002年理科综合试卷的压轴题,该题是由等势面这个典型模型与90年高考题绳连双球平衡模型的组合。再如2005年的全国卷第24和25题分别和97年全国卷Ⅰ的弹簧题和96年的全国卷Ⅰ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题一脉相承。启示: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注重传统的典型模型的教学与训练,在强化这些模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它们的变形和扩展,努力做到一“型”多问、一“型”多变,以培养学生的模型转换能力和迁移能力。③、关注新模型为了顾及到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一面,几乎每年高考都会有设计新颖的物理模型出现,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独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而这些新模型的出现,并不都是不可预见的。例如:2001年理科综合试卷的压轴题(3)问,估算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的寿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