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Hall方法论解决企业亏损,要画图和简要文字说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和支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财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国有企业除在10月实现1138亿元税前利润,11月出现总体亏损,税前亏损额为266亿元,12月税前亏损额减至151亿元。过去人们对于企业亏损的分析,多数集中在管理机制不顺,价格因素不合理,原材料上涨,信贷不足影响规模经济的发展等外部原因上,而对亏损的载体因素,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多,有的甚至讳莫如深。客观的说,造成企业亏损固然有外部原因,但更多的则属于内部生产经营性的,而经营性亏损与企业家决策,生产管理和经营方针,手段等密不可分。在外部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切实解决企业的内部问题,坚持双管齐下,才能使治亏收到预期效果。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大了改善国企外部环境的工作力度,同时也出台了许多措施,在改善国有企业外部环境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我们更多感受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是深层次的。创造一个松宽的外部环境,是能否实现中央关于国企改革与发展奋斗目标的前提和关键。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尽如意,突出反映在思想观念、政策、法制等软环境方面。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但本质上同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为各个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制的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持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正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涨阶段的长周期相适应。此时中国经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初段阶段的要求,实行了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大量生长起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中国加速对外开放,逐渐主动地参加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使中国经济逐步地卷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轨道,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受到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大,不少企业的亏损也缘由于2此。一.宏观体制和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宏观政策大幅度波动,投资结构不合理,财税和外忙体制剧变,历史欠账和国有企业承担改革成本、政策性低价限制等。(1)宏观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宏观经济政策也时紧时松。调整增长时期的需求膨胀对企业形成误导,造成在速度和对平稳时期企业的大范围亏损。(2)投资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其中,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使国有企业得到投人明显减少;基础产业投资显得相对不足;外商直接投资较多地投向非国有经济。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资金投人相对不足,其必然会制约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开发新产品的能力。(3)部分国有企业受国家价格管理造成严重亏损。由于受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政策性亏损一般都由相应的国有企业承担,从而导致了严重亏损。(4)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产业的衰退和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导致了这些产业的行业性亏损。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1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造成老行业的地位下降。○2新资源的发现、新产品的出现和新技术的采用使传统产业受到冲击。○3生产对资源依赖程度的下降。○4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一些企业经受不住进口商品和外资企业的冲击。产生亏损甚至破产。○5各国的比较优势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变化而变化。(5)市场衰退行业的产品成本上升而售价下跌,从而导致国有企业亏损率皇上升趋势。二.造成企业亏损的内部原因1.管理失优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企业管理不善将会严重影响企业运行的质量和企业效益的增长,成为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生产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制度不够健全完善。31.1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企业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或者是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或者由于淮桔成枳,只是东施效颦而已。这一点,在许多中国企业推行IS0900O标准时便暴露的非常明显。其次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许多中国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幸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已经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不仅仅是做大,而是图强;我们需要的是长期发展,不是短期效益。1.2领导层管理水平不高有些企业虽有较完善的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产生这种情况,有外部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内部的尤其是领导层的主观原因。在大体相同的客观条件下,企业领导层力量的强弱、素质的高低、在企业职工中的权威性业对企业的盈亏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看到,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评选出各种头衔的企业家,从国家大奖到省市地区的小奖。因此中国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当然其领导风格与个性也对他所管理的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影响极大(影响力如何),在一些企业中,甚至到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而这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虽然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集权和独裁在许多时候是有效的,但面对未来多变复杂的环境人治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和在竞争中获胜。人治色彩的浓厚,也是中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发展当务之急),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法治,将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并且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后,有些厂长、经理利用人4员组阁、择聘的自主权,把家眷、亲戚安插在重要岗位,形成“家旗化”格局。有的企业从厂部到车间班组的财务、审核人员几乎都是厂长、经理的亲戚或亲信这种家族化的组台,由于背离任人为贤的用人原则,使管理队伍素质下降,无法适应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要求,同时又使许多科学的、行之有效地管理原则及严肃的财经制度难以得到准确全面的贯彻执行,导致企业工作失去有效制约,“亡羊补牢”的各种纰漏会时有发生,经济效益则从漏洞中流失,本来该多盈的结果少盈,以至亏损,本只是小亏的而大亏不能自拔。1.3企业文化的缺乏中国许多优秀企业非常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策划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而忽略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作用;重视策划人员的创意,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致使企业文化只是花瓶,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同(会昙花一现);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重视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特性的表达等等。当然,还有相当一批企业仍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对企业应对未来环境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挥不利。因此,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企业文化的重要还体现在对人才吸引和凝聚上。许多中国企业感慨:现在越来越难留住人了!不仅是留人,在企业招聘新员工时,中国企业也很难与外资企业抗衡。也许有人会将之归为国内企业工资太低的缘故,但根本上是企业内部没激励机制(发展空间及完善机制比单纯的工资更重要)的问题,除了在物质激励方面受现有资源限制导致中国企业缺乏吸引力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企业只会用人,而没有培养人。比较中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员工的培训投入上。外资企业的培训完善而系统,并且与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实际密切相关由于将员工视做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外资企业的培训投入也产生了极高的收益。反观中国企业的员工培训,似乎多为应急或被动式的,企业经营者似乎没有将培训作为投资来看待,而只用不培养也无法建立员工与企业间的归属关系,更不要说企业凝聚力或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了。2.投入失策投资是扩大再生产、增加产出、开辟财源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投资5活动,而选择什么投资方向,投资怎样的项目以及在什么时机进行投资,则是投资决策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好多企业通过投资扩大了生产、增加了效益。但也有部分企业由于决策失误,虽然上了项目,效益却很差。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只有科学的分析和实践,企业投资才能够成功,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2.1决策失误决策失误是造成企业亏损的最大的主观原因。经营者未从经验决策转到科学决策,缺乏科学的思想方式与决策整体意识。有些企业经营在扑朔迷离的形势面前,对哪些项目能上.哪些项目不能上,哪些产品有利可赚,哪些产品无利可赚,哪些有发展前途,琊些没有前途阁哪些能引进或出口.哪些不能引进或出口等等,心中没有大数,又不注意征求行家和科技人员的意见.往往只凭抽象的估计加大概之类为依据.盲目拍板。其表现:(1)较多考虑任期内能达到什么水平,却不愿做长远的规划,决策措施仅仅与任期时间相适应;(2)决策思维仅仅局限于自己管理的“小圈子”,心中缺乏大目标;(3)决策中与国家利益或领导意图发生“碰撞”现象,有时表现以个人为核心,以“乌纱帽”为基准,尤其是在上项目、开发新产品方面,到底哪些可上,哪些产品可赚,哪些产品前途大,哪些暂不能开发,以及出口哪些,进口哪些等等,不少企业厂长心中无大数,又不注意征求行家和科技人员的意见,往往只凭经验或主观抽象的估计加大概之类为依据,盲目拍板。如有的搞技改开发新产品的效益计算,仅按书本上的比例框定,而对实际产销运行中的各种非正常因素不估计或估计不足,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与其估算相差甚大;有的搞“外引内改”,只看其引进技术先进的一面,却忘记了本地,本企业的实情,是否配套的一面,结果引进新的而废了旧的,舍本求末换来亏损。华中某市一家机械企业本来经营趋势还好,后来为扩大生产规模,从西欧某国引进一套具有八十年代技术水准的先进设备,本来是可的问题是,事前对该设备的适用性论证不够,尽管技术性能很好,但其它配套设施跟不上,只好用流动资金加银行贷款改造厂房、更新其它设备,基建和投入超过企业的承载能力,延误了近一年的生产时间。不仅原先估算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投资的计蜘流产,而且造成高达600多万元的严重亏损。即使正常投产后,没有特殊情况.其亏损额三年时阿都补不起来,企业元气太伤,一蹶不振。62.2投资失算投资是扩大生产,增加产出、开辟财源的重要途径。但是投资不慎,投向不准,投入不实就会前功尽弃,得不偿失,甚至埋下种种隐患,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譬如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村棉花、大壹产量的增加和纺织、啤酒消费品需求的相对增长.有些地方的针织、酿酒企业便花大额投资办制纱分厂、啤酒分厂由于国家严格控制纺织业和啤酒工业,特别是地方中小纱厂和啤酒厂的发展,这些没有“国家户口”的地方中小企业一会儿开一会儿停.开开停停-不仅没有效益.还导致机器锈蚀老化,造成直接亏损和间接亏损,不少上千万元的投资被困在半死不活的项目上,难以发挥作用,拖垮了主企业。还有的企业基建摊子铺得过大,突破预算盘子.投资一追再追.工期旷日持久;有的技改项目估算不足,挪作他用.影响技改进程,使其不能按期投产达产,如此等等,都给企业带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