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摘要本文力图从历史和地缘政治角度分析缅甸的地缘区划以及分析中国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政策下之战略目标。1,中南半岛之历史地理背景:中国观点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南洋地区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古典时代扩张所未能完成的部分。如果西方殖民时代晚来500年,中国理论上能把领土范围推进到新加坡,并吃下大部分的菲律宾,当然也许会残留部分的爪哇群岛。以下地图1给出了一个中国帝国时代的藩属等级秩序表。以东南亚来说,附属区域分为四种类型(非严格学术划分,但在此有严肃理由)第一类,附庸国(dependentstate),典型代表朝鲜(模范附庸国)和越南(伪模范附庸国)。特征,该国历史上部分或者大部分曾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在给中国皇帝的信中衷心称臣,中国皇帝常常遏制不住一种说不清楚的冲动要把它们重新收回来。朝鲜在唐朝最终走向分离,越南则在唐末宋初完成这一从领土到附庸国的转变。表现在近代历史上的证据,朝鲜和越南分别被日本和法国接管的时候法律上(以殖民时代国际法观念为准)需要清王朝的一纸条约作为承认,而其他所谓朝贡国地区则没有这样明显的要求。附带说下,朝鲜和越南模范之真伪表现在:朝鲜国王里里外外衷心称臣,老老实实用中央帝国年号。越南国王则除了给中国皇帝写信的时候敷衍下,在自己家里却是自称皇帝,僭用年号的。第二类,争夺区域,我列出了三块区域,区域1是今天的缅北,大部分划分为缅甸克钦邦,另外一部分是实皆省部分,但是主体都是少数民族区域,并且是山地河谷。区域2的正式名称是掸邦高原,区域3是老挝北部山地,他们分别从西而南沿着云南省边界一字排开。我称之为土司部落区。这个区域,历史上被边界之外的强权反复争夺,偶尔会自行建立本地政权,但是这样的政权一来很少长期维持,二来该地区的独立政权从未对外产生过影响力。而外界强权也从未,无论从缅甸、泰国、越南还是中国来说,也从未对于这三个区域的控制达到无可争议并持久化过。第三类,朝贡国(tributarystate),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主义古典国际关系的标准数学模型。其特征表现在,该政权和中国的联系有限,地理隔绝,文化上有显著差异。但是该国人民“羡慕王化,衷心来附”,天朝上国鉴于其‘忠心可嘉’,特恩准进行贸易以奖励他们的此种友好行为。第四类,更加边远的地方,随然地图是这么标的,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类似第三类的朝贡关系的区域政权,但是大体上在明代以前,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本地政权,而明代之后,很快就被殖民进入现代。因此东南亚群岛是本地政治传统高度不发达的地区。这和中南半岛的千争霸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以上啰嗦的提到附庸国和朝贡国的中英文区别,是为了方便各位朋友在网上和受过大学教育的韩国人和越南人进行友好辩论。因为每一个爱国的韩国人和越南人在碰到中国朋友的时候,一定会非常专注于纠正他的中国朋友说他们的国家是dependentstate的错误说法以及背后的傲慢帝国主义历史观,正确做法是应该用tributarystate这样的礼貌不伤害国际友人感情的说法,以充分照顾他们无比脆弱的民族自尊心。2,中南半岛的地缘争夺的大历史趋势中南半岛的千年争霸,指的是大致从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的中南半岛政治格局。中国人学习自己的历史动辄上下五千年,随便提到武王伐纣就是公元前11世纪,因此常常误以为外国历史也是如此。其实不然,公元1000年左右是一个世界历史的爆发点。今天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有正式的政权、文字都是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的。似乎在那个时代,中国之外的外国土人突然被天顶星人科技点拨了下一下子开化起来。不幸的是,虽然这依然是中国历史的文化经济的辉煌时代(宋代开端于960年),但是它是中国历史的军事悲剧时代。继唐代丢掉了云南(时为南诏),从而失去了东南亚争霸的着力点后,又由于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静海军节度使辖区终于在宋代开端正式独立为安南国。宋代初年重新统一国家的努力终于止步于红河三角洲北部的山谷。整个宋代,由于丢失了东南亚正北方(云南)和东北(越南),中央帝国是东南亚的区域外玩家。中国重新介入东南亚的地缘角逐,要再等200年,蒙古帝国征服云南的大理政权(南诏国之后继)才重新进行。在最近这个千年之前,除掉东北的越南属于中国之外,由今天柬埔寨的前身高棉帝国(早期叫扶南)。但是在最近的这个千年中,公元1000-2000年,中南半岛的本土玩家变成三位,缅甸,泰国,越南。而一度辉煌的高棉帝国先是衰落,最终苟延残喘到殖民时代到来。参见以下图2的公元1000年的中南半岛。越南刚刚独立(968年),今天的南越被林邑的后继者占城所占据。越南注定要在后续的700年的扩张中,吃掉这个悲剧国度。高棉帝国还有机会再回光返照一回,但是大势已去。泰人的第一个统一的大王朝素可泰王朝还要等200多年才能建立。缅甸人的第一个统一的蒲甘(Pagan)王朝已经整装待发(1044年)。地缘政治学说的核心理论是边缘挑战者逐步争夺中心地带。如果把中南半岛作为独立的政治单元,则恰好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缘挑战者有资格争夺半岛霸权。如下图3所示。其中的三个挑战者在农耕时代,都有稳固的平原稻米产地,缅甸人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泰人的湄南河下游平原,以及越南人的红河三角洲。作为来自北方的中央帝国的游戏玩家,处于最为不利的位置,因为其出发点是另外一片支持资源有效的高原:云贵高原。而争夺的对象,从地形上来看,又依然是高原(掸邦)或者山地(老挝北部)或者河谷(克钦邦),至少也是丘陵地带。顺便说下,整个中南的有国家组织形态的文明实体比较来说,只有高棉人有2000年历史,其他国家都限于一千年。越南情况特殊,它被作为中国领土开化了一千年,然后突然独立。为何中南半岛最先崛起的是高棉帝国(从扶南国算起,到高棉帝国灭亡,柬埔寨的早期国家文明的历史覆盖公元前1世纪到1431年),并一度统治几乎整个半岛,而不是其他实体?一种解释还是归咎于稻米生产能力:今天属于越南南部的最为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及其以北的湄公河下游平原是属于高棉人的。它构成了最早的高产农业基地。以上被争夺的区域大体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一个缅北区域,争夺者其实只有两个,来自该区域东部的云南方向的权力中心(含糊的用这个说法,以涵盖早期的南诏、大理等本地政权、后期的中央帝国),另一个是正南方的缅甸本部(含糊的说法,以涵盖历代缅人王朝、后期的英国人和现代缅甸军政府)政权。而中心地带,从西双版纳、掸邦高原到老挝北部山地则面临四个方面的激烈争夺。从民族文化、语言角度的侧面我们再来看中南半岛分割的合理性。如下图4是近代以来泰国被两侧地缘挑战者的殖民继任者分别侵蚀的地图(这也是说明泰国是地缘受害者的证据)。中南半岛就语言来说从东至西分为三大块,缅甸本部(缅甸语)+缅北(景颇语)是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语言(汉藏语系的另外一个语族是汉语族,并且该语族只有一个语言,汉语),中部是统称为侗台语系的语言,包括泰、傣、掸以及老挝各语言方言,越南和柬埔寨属于一个争议的语系(争议来自越南语本身,由于汉化太久,越南语很像高棉语语法+汉语词汇的洋泾浜语言)。由于来自西边英国人的侵蚀,属于泰民族的掸邦划给完全缅甸(当然西部掸邦和缅人王朝联系密切),由于法国人的侵蚀,老挝被划走最终成为独立国家。而中国也在近现代被迫接受了不利于自己的中缅国界。前面的地图声称中国和泰国是地缘受害者,即来源于此。缅甸,越南(老挝当前的操纵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则是地缘划分的既得利益者。问题是,中国+泰国是目前的强势方,而缅甸+越南是弱势方。这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中国和泰国形成为地缘争夺方面的天然盟国;第二,弱势方占据它们无力维持的被争夺区域,使得该区域处于持续的动荡中。如前所说,三个区域中,老挝,由于有着缓冲国的外衣,在三个争夺者中间保持了某种可以接受的平衡,它是目前为止最为平稳的区域;掸邦,划给缅甸,金三角区域即在其中,受到中、缅、泰三方的地缘压力毋庸置疑,而缅甸本部政权无力维持;缅北,划给缅甸,(受中方的潜在地缘政治压力),以及民族政治宗教分裂,同样持续动荡(景颇-克钦人信仰和缅人、泰人的佛教不同的基督教)。以上从半岛地缘大格局解释了为什么中南半岛诸国只有缅甸内部具有剧烈的民族和分裂型冲突。其根本原因总结为:缅甸本部政权无力应对地缘政治压力,接受了它不能承担的地缘斗争遗产。4,从缅甸历史疆域角度看国力之极限“国力的极限”,是张文木教授很喜爱的一个术语。他从未对这个短语给出过定义,但是反复的提到。以我粗见,他指的是历史上反复争夺而最终失去的地区。我们从缅甸的千年历史考察区域之得失,并管窥缅人政权的文化性格。以下会频繁提及缅人政权这个词,其意义是因为缅甸指今天国际法上定义的疆界的国家,该国家的主体民族缅族人仅占人口的68%,并且从未有过直接统治过缅甸本部之外的缅甸其他民族区域的记录。缅人政权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王朝:蒲甘Pagan王朝(1044-1287),对应中国宋代;东吁Toungoo或东固王朝(1510-1752),对应中国明代中期-清朝中期;贡榜Konbaung(雍籍牙)王朝(1752-1885),对应中期清朝和晚清前期。1287-1510年,缅甸本部经历了一个大分离时期,我谨慎地非正式称其为缅甸的南北朝时代,其时,北部是阿瓦王国,南部是勃固王国以及掸邦诸王国。从蒲甘时代开始比较以上提到的争夺区域的地图划分:蒲甘王那罗波蒂悉都(Narapatisithu,1173-1210年在位)地图如图5。其中的黄色越深,越代表核心区域。蒲甘进行了持续扩张,但是扩张的极限停止于缅北山区以及掸邦高原中西部,仅对掸邦高原西部也就是萨尔温江以西地区进行渗透。缅甸南北朝时代(1450年),见下图6,缅北控制了小半,但是掸邦依然在外。东吁王国1510年形成后,即急速扩张,如图7显示了1572年的形势。如图8为1580年的帝国极盛时代。1581年,强悍的第二任国王莽应龙去世,但帝国继续不顾国力扩张,于是逐渐解体,很快失去了全部的扩张领土。1612年,东吁王国在几乎瓦解后半血复活。1650年,连带死敌泰人的大城国也已死而复生。如图8。这一年,清军刚刚在北京城站稳脚跟。形式上,1650年的缅人政权大体控制了今天缅甸国界的全部范围。除了阿拉干,即今天的若开邦(那个大家说有罗兴亚人的地方)。简单总结下,东吁帝国是缅人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缅北和掸邦都置于该政权的控制之下。持续扩张下的东吁王国毁于孟族人在南方的大叛乱。1756年雍籍牙再次统一缅甸本部,开创了贡榜王朝,也称雍籍牙王朝。雍籍牙是缅甸历史上第二神武之帝王。他开创的帝国首次有明确记载翻越了巴特开山,控制了今属印度的阿萨姆和曼尼普尔。下图10展现了1785-1819帝国盛况。以下缅文地图11展示了贡榜帝国所能到达的终极状态。1767年,死去活来,死去又活来的泰国大城王朝终于在缅甸大军的强悍攻击下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泰国不死,因为乾隆来了(参见后文清缅战争段)。由于越过了地缘政治的天然分界线,贡榜王国把自己的手伸入了不该深入的地方。英国人来了。三次英缅战争把缅甸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1886年。缅甸的王朝时代彻底结束了。下图12是英缅战争的分区割让地域图。该地图来自20世纪早期,因此不是很精确。但是第一请注意阿萨姆北界也就是藏南南界的画法,它在山麓。第二,无论是缅北还是掸邦都占据了部分。至少,这放映了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人对于缅人政权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控制范围的认识。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有一个缅甸朋友,正在刻苦学习中文。这篇小文足以摧毁我们之间脆弱的友谊。因为前面说因为缅人插手阿萨姆才让英国人下定决心动手,这句话实在太过分。因此,我想把这个理由修正下:征服缅甸的主要动机有两条,第一,从右翼保护英帝国的掌上明珠:印度,第二,打开通往中央帝国的西南通道。想象下,如果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的仰光,或者萨尔温江入海口的毛淡棉,往上游不断游泳,就能轻而易举到达中央之国。从而开辟新的一带一路,如此美好的情景让人神往不已。(虽然很快,英国人发现和法国人一样犯了错,因为法国人规划的游泳路线是从越南或柬埔寨的湄公河入海口游到中国。只是让英国人欣慰的是,它们的错误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