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和问题摘要:1.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因对向流动趋势减缓而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主导方向是: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与市场潜力成为吸引国际投资的重要因素。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又开始有所下降,但累计总额却在不断扩大。,在经历了连续几年下降之后,近来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终于停止了这种下滑势头而缓慢增长。1.国际直接投资缓慢增长,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在2000年达到1.4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后,以后处于下滑状况。导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下降的直接原因,依然是跨国并购活动的低迷。2008年全球企业跨国并购规模仅为2780亿美元。由于统计方法的问题,从统计上尚难以通过并购金额计算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但跨国并购金额的减少还是十分清楚地反映出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规模的下降。进入2010年后,国际直接投资持续的下滑趋势终于开始转变,而这一趋势也首先通过跨国并购规模的增加反映出来。根据美国著名的汤姆森金融证券公司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说明,仅2010年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总规模达到296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其中作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中最重要的两极,发生在美国和欧盟的跨国并购规模均呈大幅度增长。由于汤姆森金融证券公司的统计数据为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所采用,具有很大权威性。因此,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即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正在走出低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势头。2.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美国,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当时世界全部对外投资额的50%。而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很小,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更是微不足道。但是,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局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的企业和公司已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积极向海外拓展。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相当快的发展,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赶上了美国。预计,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的日本也很快会赶上美国。3.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伴随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生活中作用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对商业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金融、物流等服务业领域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最为活跃的领域。在国际直接投资资金的部门流向方面,最引人关注的是金融、物流等服务领域。2009年上半年,发生在全球服务业的跨国并购金额达到19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且为制造业跨国并购金额的1.5倍。在服务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是金融保险业。发生在全球金融保险领域的跨国并购案达到300多件,其活跃程度远高于其他领域。近年来,在美国国内银行业并购浪潮逐步推高的影响下,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银行间合纵连横的趋势也将不可避免。仅2009年上半年,资产排名第二到第四的美国大银行全都进行了资产收购兼并活动。美国银行业正通过并购迅速组建一批资产超万亿美元的大银行,从而将欧洲同行远远抛在后面。除金融业外,全球跨国并购另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是物流业。近两年,欧洲运输、物流市场共发生890宗大大小小的收购、结盟的商业活动,平均每日1.22宗,是欧洲历史上物流企业跨国兼并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时,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业在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并购活动,同样十分引人关注。4.缔结跨国战略联盟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间广泛缔结国际性战略联盟,这一点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里的两个以上的企业,围绕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的合作关系。其具体形式有联合研究、联合开发、联合销售和互授特许协议等。国际战略联盟不同于国际合资经营。国际战略联盟广泛发展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因素、财务因素和市场营销因素。在技术方面,通过联盟可以各显所长,加强技术开发,缩短产品设计和试验周期,早日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维持竞争优势。在财务方面,研究和开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价值的尖端产品所需要的资金数额巨大,单个企业往往无法承担,通过组建国际战略联盟分担相应的费用,可以分散为研制这类产品而承担的投资风险,并可增加市场上的合作伙伴,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对手。在市场营销方面,通过战略联盟可以克服保护主义,增加进入新市场的机会,同时,彼此间还可以利用联盟伙伴的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5.少数国家和地区炙手可热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快速增长,其中绝大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来自发达国家。2000年后,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仍是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主流。当然,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区的分布从来都是不平衡的,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亚洲(如中国、越南)及拉美(如巴西)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热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资流入状况,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为全球最大新兴市场,我国仍是全球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我国继2008年吸收了2530亿美元之后,2010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势头依然强劲。据统计,2010年1月--9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86.92亿美元。仅在2010年一季度,外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增长便达到1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两倍,反映出跨国公司依然十分看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6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发达国家尤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跨国公司暂停或放弃海外投资的计划;非洲资源开发因外资撤离而停滞,拉美地区也受到部分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由于发达国家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问题尤为突出。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8年国际直接投资下降21%,2009年又降39%;其中发达国家吸收的投资下降41%,发展中国家下降39%。2009年美国仍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总额为1370亿美元,但比2008年下降57%;英国仅吸收70亿美元,降幅高达92.7%;日本也大幅减少了55.7%。相比之下,我国去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从世界第六位跃居第二,为900亿美元,下降幅度仅为2.6%。7.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总量上来看,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以法国为例,2009年吸收国际直接投资65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其中68%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来自欧洲企业,19%来自北美企业,l0%来自亚洲企业;德国以113个投资项目名列第一,美国以l06个项目位居第二,意大利和英国分别以56个项目和39个项目名列第三、第四。当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以独资为主,大多采取并购的形式,谋取垄断地位的倾向没有改变。以我国为例,新设独资项目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2年的65%上升到近年的80%,而原有的合资企业独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8.从增量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由于金融体系受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外汇储备富余,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并没有停滞。毕马威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的并购活动大幅增加。2009年下半年,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交易额为354亿美元,是上半年交易额的两倍多。同期,发达国家并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活动继续降温,交易额183亿美元,萎缩近1/4。事实上,发达国家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并购活动自2007年底以来持续下降,目前还没有企稳的迹象。印度是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投资的主角,在金融危机中一直在加快海外收购的步伐。2009年ll月,印度最大的上市公司信实工业集团计划出资100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荷兰、已宣告破产的美国石化巨头利安德巴塞尔的控股权。此外,其它印度企业集团也在寻求全球扩张的机会。印度的移动通讯运营商一直在寻找中东和非洲的合作伙伴;多家印图1:2002-2009年我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中独资项目比重度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商一直在收购美国和欧洲的小企业;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也正在积极寻求海外扩张。经济实力并不强大的越南也在危机中加快对老挝、柬埔寨等周边国家的投资步伐。越南已连续2年保持对老挝最大投资国的地位,我国居第二。同时,越南计划2015年对柬埔寨投资60亿美元,成为柬最大的投资国。我国2009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4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规模较小,但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投资比较活跃。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一样,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也在发生新的变化。9.发达国家限制外资的政策有所松动美国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通过立法禁止外国资本对美国实体经济进行收购。美国国会2007年度通过的《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就是旨在加强行政部门对在美收购企业的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使外国公司对美国实体产业的收购难度大大增加。2008年4月美国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外国人兼并、收购的条例》,更为严厉地加强对外资收购美国实体产业的活动的限制,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严格的限制外资的条例和法案。欧洲国家对于非欧盟国家的投资者,普遍存在“歧视性”问题。2008年上半年,法国表态不会同意外资“恶意”并购法国大银行。这意味着外资能否并购该国银行,首先需要证明不含“恶意”。这就给该国监管部门的运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至少仅仅具备资金实力还无法实现并购。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中国投资公司在欧洲的收购行为受阻。当然,这客观上避免了我国的投资损失。发达国家经济全面陷入衰退之后,一些国家对外资的政策有所松动。法国政府实施了鼓励外国企业投资的政策。其中特别是扶持外国投资创新项目的政策,大大提高了法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在2009年所有新增的外资项目中,研发项目约占总数的8%,比例比上年翻了一番。2010年3月份在伦敦召开的全球投资大会上,英国大力宣传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以缓解债务压力、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2、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1.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及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国际资本活动正变得越来越活跃,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的份量。资本要素的跨境流动既是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带来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夺取新的战略主动权,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地区)纷纷调整发展战略,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在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默的产业组织理论,之后邓宁提出的“OLI”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投资的企业需具备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企业会根据这些优势在国外所能获得的利益而进行直接投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投资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市场规模、政府政策、政治稳定程度、法规制度的完善程度、人力资本规模、工资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地理位置、文化、语言、汇率、双边贸易规模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和分布产生影响。各个国家通过改善这些因素以吸引国外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则会根据这些因素做出决策以决定投资领域和投资地的选择。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正向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方向不断深入。3.跨国公司整体赢利状况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增长和许多产业的复苏,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明显扩大。总体赢利状况显著提高。伴随着这些利好消息,跨国公司加快了加工基地的转移,大量进行企业间的横向并购.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加大。4.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依然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各国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条件,采取了更加宽松的政策。自2000年后,全球为鼓励吸收FDI而出台的新政策每年都在200项左右,比1995年以前又有显著增加。仅2003年就有220项投资政策是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全球投资自由化的政策环境.为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提供了更多更有利的区位选择空间。5.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