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录记录内容的基本要求1、编录表使用统一表格。2、样品按序号编号3、回次深度、回次进尺、岩芯长度、换层深度、样品编号或试验类型、起止深度、杆长、击数、水位等均应如实记录、记录齐全。一、编录记录内容的基本要求4、岩土描述基本内容如下:岩石描述应包括名称、颜色、岩石的坚硬程度、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风化程度及岩层厚度、RQD值、完整性、倾角、有无溶蚀现象及其他现场鉴定特征;对沉积岩应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成分和胶结程度。土的描述内容包括:名称、颜色、湿度、密度、包含物及有机物的含量、互夹层情况等。一、编录记录内容的基本要求5、详细记录钻进的难易程度、(钻进时间)特别岩心采取率低的地段。6、设计观测地下水水位的钻孔均应观测地下水水位,测量初见水位、稳定水位,测量初见水位需采用干钻。7、各项签名应完整。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二、编录记录的内容土的定名:填土(杂填土、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角砾碎石、卵石块石、漂石常见的混合土含碎石粘性土混粘性土碎石编录记录的内容鉴别方法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刀切切面光滑,刀刃有粘滞感切面稍光滑规则切面不光滑比较粗造搓条能搓成0.5毫米的土条能搓成0.5~2毫米的土条能搓成2~3毫米的土条编录记录的内容鉴别方法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颗粒¼以上颗粒比荞麦或高粱粒大(2毫米)约有一半以上颗粒比小米大(0.5毫米)约有一半以上颗粒与砂糖或白菜籽近似(大于0.25毫米)大部分颗粒与粗玉米粉近似(大于0.1毫米)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粉近似(小于0.1毫米)编录记录的内容鉴别方法块石、漂石碎石、卵石圆砾、角砾颗粒大于20厘米含量大于一半大于2厘米含量大于一半大于0.2厘米含量大于一半0.2厘米颗粒比荞麦或高粱粒编录记录的内容含碎石粘性土当粉土、粘性土中大于2毫米的粗粒土质量少于总质量的25%含粘性土碎石土当碎石土中小于0.075毫米的细粒土质量少于总质量的25%细粒混合土混碎石粘性土当粉土、粘性土中大于2毫米的粗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粗粒混合土混粘性土碎石土当碎石土中小于0.075毫米的细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编录记录的内容颜色:主色写在后面,从色写在前面如黄褐色、褐黄色、灰色、褐灰色红色、棕红色等编录记录的内容包含物:主要有:铁锰结核、钙结核、贝壳、螺壳、腐植植物、腐朽植物根系与植物叶片、砖块、瓦块等编录记录的内容状态:粘性土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编录记录的内容湿度:指土的含水程度,分饱和、很湿、湿稍湿、干燥。饱和度湿度分类Sr≤50%稍湿50%<Sr≤80%湿Sr>80%饱和含水量湿度分类ω<20%稍湿20%≤ω≤30%湿ω>30%很湿砂土湿度的鉴别粉土湿度的鉴别编录记录的内容坚硬IL<0岩心坚硬用手捏不动,用手尚能劈开,加力不能使土变形,粉土干时能捏碎硬塑0<IL≤0.25岩心用较大的力才略有变形,粉土用手能捏碎可塑0.25<IL≤0.75手指用力不大就能按入岩心,可捏成各种形状软塑0.75<IL≤1.0取出的岩心立起较易变形,能成园柱状;手指按入土中毫不费力,捏时很软,能毫不费力的捏成各种形状流塑IL>1岩心不能直立,取出的岩心自行变形,并往外析水编录记录的内容砂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碎石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编录记录的内容砂土松散N≤10稍密10<N≤15中密15<N≤30密实N>30编录记录的内容碎石土松散N63.5≤5稍密5<N63.5≤10钻进较容易;孔壁易坍塌中密10<N63.5≤20钻进较困难;孔壁有坍塌现象密实N63.5>20钻进极困难;孔壁较稳定编录记录的内容碎石土松散N120≤3稍密3<N120≤6钻进较容易;孔壁易坍塌中密6<N120≤11钻进较困难;孔壁有坍塌现象密实钻进困难;孔壁较稳定很密N120>1411<N120≤14钻进极困难;孔壁稳定编录记录的内容分选性岩石中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谓之分选性。如果岩石中的颗粒大小均匀,某一粒级的颗粒的含量在90%以上的谓之分选很好。若主要粒级的颗粒含量在75%-90%的谓之分选好。当主要粒级颗粒含量为50%-75%的谓之分选中等,若大小悬殊没有一种主要粒级含量超过50%时,称为分选差。编录记录的内容圆度圆度是指碎屑颗粒的棱和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一般分四级:Ⅰ棱角状颗粒具尖锐的棱角,原始形状基本未变或变化很小。说明碎屑未经搬运或搬运极近。Ⅱ次棱角状碎屑颗粒的棱和角稍有磨蚀、尖角并不十分突出。一般说明碎屑经过了短距离搬运。Ⅲ次圆状棱角有显著磨损,碎屑的原始轮廓还可看出。说明碎屑经过了较长距离的搬运。Ⅳ圆状棱角已全磨圆,碎屑的原始轮廓已消失。说明碎屑经过了很长距离的搬运和磨损。土的控制粒径(d60)或称限定粒径(d6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该粒径称为控制粒径。定义土的不均匀系数为:定义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的曲率系数为:不均匀系数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越大表示土粒大小的分布范围越大,颗粒大小越不均匀,其级配越良好,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时,则比较容易获得较大的密实度。从工程上看:≥5且=1~3的土,称为级配良好的土;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土,称为级配不良的土。1060ddCu1060ddCu1060230dddCcCuCc编录记录的内容相间呈韵律沉积土层的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互层:交互沉积土层当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夹层:交互沉积土层当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10-1/3。夹薄层:交互沉积土层当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分为下列四类;1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少;2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3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4压实填土:按一定标准控制材料成分、密度、含水量、分层压实或夯实而成。编录记录的内容矿物成分:七大类硅酸盐和铝酸盐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卤化物类硫化物类磷酸岩类编录记录的内容岩心的破碎情况岩心完整:90%以上的岩心呈长柱状或柱状岩心较完整:50~60%以上的岩心呈柱状、长柱状岩心较破碎:50~60%左右的岩心破碎呈碎块岩心破碎:90%以上的岩心呈碎块状、碎屑状碎屑0.1*0.1~2*2厘米碎块2*2~4*4厘米短柱状、柱状编录记录的内容结构构造:层状构造块状构造页状构造似层状构造编录记录的内容结构构造:隐晶结构~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微晶结构~泥灰岩、细粒结构泥质粉砂结构~泥质粉砂岩碎屑结构~凝灰岩砂状结构~砂岩泥质结构~页岩编录记录的内容节理裂隙:描述节理裂隙有无充填物和宽度节理裂隙发育:每米可见裂隙5~8条以上编录记录的内容岩石的质量指标岩心采取率RQD值岩心采取率:采取的岩心的长度除回尺进尺RQD值:二层管(75毫米)金刚石钻头获取的大于10厘米的岩心长度除岩心总长度长柱状~大于20厘米碎屑状~小于2厘米短柱状~岩心长度10~20厘米半柱状~沿裂隙面裂开快状~岩心长度5~10厘米碎块状~岩心2~5厘米例某钻孔的长度为250cm,其中岩芯采取总长度为200cm,而大于10cm的岩芯总长度为157cm(图5-2),则岩芯采取率:200/250=80%RQD=157/250=63%编录记录的内容岩石编录的其他内容:岩石的硬度岩石的强度岩石垂击的声音等其他特征编录记录的内容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发生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被切割成2~20厘米的岩块,手可折断。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中等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仅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裂隙发育。被切割成20~50厘米的岩块,锤击声脆,且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心钻方可钻进编录记录的内容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未风化岩石新鲜,未见风化痕迹现场的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适合的地层:粘性土、砂土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合的地层:碎石土、强风化现场的原位测试两种试验的相同点:1、锤重均为63.5千克2、落锤高度均为76厘米两种试验的不同点:1、贯入方式不同2、记录方式不同现场的原位测试记录要点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试验次数记录杆长孔深试验起止孔深先贯入30厘米,贯入击数记录每贯入10厘米的试验击数记录一次现场的原位测试记录要点1、标准贯入试验试验次数记录杆长孔深试验起止孔深先贯入15厘米,后贯入30厘米,贯入击数记录后30厘米的试验击数取样及基本要求所有样品必须标识清楚、齐全。原状土样:。严禁岩芯管取样钻孔岩心分层原则一分层原则1、相同的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是分层的首要原则2、在相同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的基础上,按颗粒成分、塑性指数、土的结构和构造、非均质土的组合特征、埋深、厚度、后生地质作用等因素进行分层,即划分基本土质单元。一分层原则3、对均质土而言,在每个基本土质单元内(即分层单元)的各点都具有相同的成分、结构、构造、天然状态,即大致有相同的物理力学指标;土的性质在同一层内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没有剧变的现象。4、对非均质土而言,各组合土质分别具有相同的成分、结构、构造、天然状态,大致相同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的组合特征在同一层内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没有剧变的现象。钻孔岩心分层原则二分层要求1、碎石土碎石土的分层,要求按碎石土的亚类进行分层,定名应符合规范的标准规定,不宜出现“砂卵石”之类的定名。2、砂土砂土的分层,要求按砂土的亚类进行分层,定名应符合规范的标准规定,不宜出现“粉细石”之类的定名。3、粘性土粘性土的分层,要求按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分层老粘性土、红粘土的分层,除按上述要求外,但一类土层厚度较大时,还要根据天然状态、含有物、砂砾的含量、灰白色高岭土团块或网纹的含量、颜色等进行详细分层。一般粘性土与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当厚度较大,其状态有变化时,尚需按状态差异进行分层。软弱粘性土,当厚度较大,应按淤泥、淤泥质粘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分层。野外描述、记录的方法一步骤1、准备2、观测3、描述、记录4、复查、自检5、拍照第六章安全生产第一节安全设施及注意事项第二节安全操作规程第三节安全用电及防火知识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为了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提高工程地质钻探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制定一整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预防为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坚决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第一节安全设施及注意事项一、平整场地及搬迁中的注意事项1.大钻机的地基必须平坦、稳固、适用。在山坡上修建地基时,其上方坡度不大于600,并要及时除掉坡上险石。2.雨季修建地基时应酌情加高,以防洪水,或修筑排水沟、防洪堤。3.设备搬迁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以防乱中伤人,严禁在高压线下方或有地下管线地段上方立钻。4.运输时车上物品要用绳索捆绑结实,以防车辆行驶时货物在车箱内滚动、滑落。5.禁止利用山坡下滚放工具器材。二、安装及拆卸1.拆建钻塔时分工要明确,塔上塔下须由机长或安装队长统一指挥,上下协调,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密切配合。2.拆建钻塔前,应严格检查塔材、工具、绞车、绳和挑杆是否牢固,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准使用。现场人员一律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