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顺论文网论文摘要随着近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日递增,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将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应负的刑事责任和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及对策等反面进行阐述,反映出在“主题属儿童向成年人过渡”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极大危害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与预防管理,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原因预防对策宜顺论文网目录前言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5二、未成年人犯罪的表现形式····························5(一)闲散未成年人等群体违法犯罪凸显·························5(二)未成年人犯罪由单独作案向集体性的共同作案转化···········6(三)侵犯财产犯罪严重·······································6(四)因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导致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6(五)校园暴力犯罪化·········································6(六)侵犯对象同龄化·········································6(七)家庭问题和失学辍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6(八)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呈现反复性·······················6三、未成年人犯罪的产生原因····························7(一)主观因素···············································7(二)客观因素···············································8四、未成年人犯罪应负的刑事责任························9(一)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确立·································9(二)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10五、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及对策·························11宜顺论文网(一)必须提高对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11(二)全社会必须构建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进行综合治12(三)要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预防工作································································12(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2(五)要有针对性开展“严打”、禁毒禁赌、扫黄打非等专项斗争,净化社会空气,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13(六)要成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会,针对其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法制及思想品德教育························································13结束语···················································14参考文献·················································14宜顺论文网前言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我国未成年人占全国人口近半数。其中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以上。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今天的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对他们寄予厚望。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一个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怎样度过,谁引路,周围哪些东西进入他们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应付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4-18周岁。这种刑事责任年龄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少年刑事立法的合理性,因为少年刑事责任年龄的确立所依据的应该是人的心智成熟程度,而在不同文化、地域,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少年的心智发育程度是有所差异的。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与其他国家也有所不同,未成年人犯罪这个概念,在我国还不是法律术语,只是一种习惯性称呼,因此对其内涵、外延有一些不同意见。我国刑法上所说的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11。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步上升,除具有犯罪成员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方式团伙化、作案方式成人化、智能化的特点外,又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这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未成年人犯罪的表现形式(一)闲散未成年人等群体违法犯罪凸显。2003年,团中央对2361名青少年罪犯调查后发现,闲散未成年人为1445人,占61.2%,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在大中城市,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也比较严重,最新统计,该群体违法犯罪占一些城市违法犯罪总数的60%左右。(二)未成年人犯罪由单独作案向集体性的共同作案转化。未成年人渴望友情、乐于合群,容易相互影响。只要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共同作案,形成共同犯罪。据统计,60-70%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属于团伙作案,纠集多人,相互利用。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去年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共同犯罪的案件占犯罪总数的一半以上。少年团伙犯罪中,有些属于一般性结伙犯罪,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犯罪团伙向犯罪集团发展,并且有的青少年犯罪团伙己经成为1陈嘉卉:《浅谈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载法制与社会2008版第10期。宜顺论文网完整意义上的犯罪集团。从近几年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发展趋势看,团伙作案惯做大案要案,一旦团伙加入了“两劳人员”或“惯犯”、“累犯”等成员时,团伙便很快从一般性结伙犯罪发展成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甚至成为一种带有黑社会色彩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三)侵犯财产犯罪严重。根据公安部有关统计,2003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并且在过去6年中,盗窃、抢劫始终排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前两位。(四)因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导致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最新统计,因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5倍多。到2003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青少年占72%,而且男性吸毒者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者80%从事卖淫活动。(五)校园暴力犯罪化。过去未成年人犯罪,只是勾结社会上的人才能作为,而目前大多数在校生独立性犯罪,存在的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抢劫在校学生的钱财;二是团伙型近似黑社会发最;三是早恋而引发的矛盾导致的暴力伤害。(六)侵犯对象同龄化。从未成年人犯罪所侵犯的对象来看,主要是相当年龄的未成年人。“欺软怕硬”在这里就是个很好的体现。表现在:未成年人绑架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抢劫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七)家庭问题和失学辍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近年来,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等家庭逐渐增多。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据中央综治委在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中,有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家庭,有近一半的青少年罪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八)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改造呈现反复性。未成年人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易于接受教育改造,但也存在较大的反复性。有的未成年人犯过去作案手段单一,但从劳改、劳教农场出来后,作案手段更加复杂化。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所犯新罪比以前犯的罪严重得多,当前我国许多大案要案和恶性案件,多系重新犯罪分子所为。特别是一些未成年累犯、教唆犯及犯罪团伙头子,虽然经过多次处理和教育挽救,但他们经多次作案强化了犯罪动机,成为熟练犯,一旦犯罪行为受到制裁或不切实际的需求受阻后,不但不思悔改,不予收敛,反而疯狂地报复社会。三、未成年人犯罪的产生原因(一)主观因素1、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宜顺论文网未成年时期是由儿童到成年的过度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心理上总的特点是: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具有很大的动荡性和可塑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1)自我认识发展的特征未成年人在实际的生活中,经过各种锻炼,认识能力有了新的发展。他们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各种事物都愿意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评价。但总的来说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还比较低,认识带有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所以就形成了独立性意识发展快而认识能力发展跟不上的矛盾2。(2)情感的特征情感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未成年人的感情体验是丰富的,动荡性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缺乏应有的理智,感情冲动时就容易犯错误。在这一时期,男性的冲动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男性的犯罪比例也明显高于女性。其中男性犯罪人数占81.6%,女性占18.4%(3)未成年人的意志特征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处于发育过程,意志性格也处于形成过程之中,所以未成年人的认识有相当的片面性,有时感情多于理智,感情和情绪都对意志发生影响,相互作用。从未成年人的认识、感情、意志特征来看,它们都处于发展变化中,未定性,不成熟,有可塑性。任何一方面的不利影响都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注重在此阶段培养起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情趣,使他们能自觉的远离犯罪、抵制犯罪。2、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对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每个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堕落的总根源都能从他们的人生观那里找到答案,人生观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1)享乐主义享乐主义的形成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的结果,这些思想侵蚀了一部分思想意识不健康的未成年人,使他们狂热的追求物质享受,爱慕虚荣。在统计的案例中因受享乐主义而犯罪的占22.7%(2)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意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侵蚀是相当深的,当他们满足不了对金钱的欲望时,他们就去盗窃、抢劫,所以在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盗窃占案件总数的45.4%,抢劫、抢夺占案件总数的34.3%。(3)哥们义气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道德上是非颠倒、善恶不分,把哥们义气关系奉若神明,受哥们义气的腐朽观念危害极大,极易使未成年人因哥们义气而步入犯罪。2黄万兴:《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载平原大学学报2001版第1期宜顺论文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成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各方面尚未定性,处于发展变化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要创造有益的健康环境,才能使未成年人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真正的远离犯罪。(二)客观因素1、社会原因。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城市就业的困难,一些家庭因此陷入生计困境,无力管束子女而导致各种财产犯罪。受不良影视及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道德意识不巩固,导致不断滑坡,从而引发犯罪。目前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只能保证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教育,初中以后升不上高中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孩子书读不了,也工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