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侯鑫)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试题(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学生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③习近平主席参加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④宿州市某中学定期开展学校运动会、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2.过去在陕北地区,由于交通不方便,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民问艺术具有持久的魅力3.人说“经济中有文化,就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软实力。”这句话表明①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经济的基础③文化给经济以重要影响④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总是同步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4.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这反映了A.经济是政治的基础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D.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5.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是因为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③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优秀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已经深入民心,说明了①在推进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②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③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7.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执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③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漫画《嘱托》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嘱托A.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B.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D.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能力9.“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山东省淄博市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做到文明观看演出,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文明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经济、政治生活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人生的经历D.科学文化素质1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一位工兵上尉用一个通宵写出了《莱茵河军队战歌》。马赛营志愿军率先唱着这支歌向巴黎挺进,所以后来此歌被称为《马赛曲》。歌声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很快传遍了全国。l795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材料反映出优秀文化作品①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②是充满爱国热情的人才能写出的③能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④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A.①②③8.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儒学在17和18世纪的法国导致了“精神的革命”,“使得整个西方世界逐渐地再次朝向了东方,走向了民主”,伏尔泰竟将耶稣画像改为孔子像,晨夕礼拜,更作诗赞美:“孔子,真理的解释者,他使世人不惑,开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材料表明①儒家文化曾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③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巨大影响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③8.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2006年5月起,清明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清明节这一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这是国家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这启示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A.承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D.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14.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开展文化贸易;促进各国文化交流,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材料提到的文化传播途径有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15.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判断正确的是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16.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A.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B.能够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C.是各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标志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7.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9.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除了保留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传统习俗外,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下列对传统习俗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B.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C.它是一成不变、对人们影响深远的文化D.它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由来已久。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应该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1.虽然《大闹天宫》依然能唤起很多人美好的记忆,但“《西游记》都看了几百遍啦”这句话足以让现在的儿童文学家汗颜。孩子的评价很残酷:“我不要看孙悟空,我就要看哈利·波特!”这启示A.我们的古老文明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B.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适应现代文明C.我们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容易为世界所接受22.韩国一些媒体最近几年,先闹出孔子是韩国人,之后又有西施、屈原也是韩国人,李时珍是韩国人;汉字、“端午节”、“风水”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韩国的;甚至把汉字、风水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韩国人的无耻之举倒逼中国政府加快申遗步伐。加强国家层面的申遗工作有利于①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文化遗产③重塑国家和政府的形象④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3.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A.①②④8.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4.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③8.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有明显的下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3年暑期隆重推出了《中圉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倡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进而爱写汉字。推广汉字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发展。据此回答25~26题。25.上述活动有利于①提高中小学生对汉字传承中华文明的认识②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汉字,了解中国③中华文化以更大步伐走向世界④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A.①②④8.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6.钱伟长老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C.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27.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②它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方面③它有利于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和谐相处④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对外来文化的排斥A.①②③8.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出塞》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中国传统文艺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④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9.下列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地位和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③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具有重要作用④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爱国主义精神②公民自由民主精神③拜金享乐主义④自强不息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在北京代表团讨论会上,讲述了人艺的一些发展和困境,王岐山说他也偶尔看过韩剧,“韩剧走在了咱们的前头,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韩剧火,因为他们的制作团队有先进的制作理念,有敏锐的市场观念,更在于他们注重伦理道德,善于将剧情与韩国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他们输出的是文化产品,更是伦理道德,这是最高明之处。有识之士曾感叹,“中国五千年文明不敌好莱坞、架不住‘韩流’冲击”。文化是软实力,我国历史文明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何不能更好地输出文化产品,这值得思考。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韩剧的成功对我国文化创新的启示。(20分)32.国家需要梦想,梦想凝聚民族力量;个人需要梦想,梦想引领人生航船。“中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我们的梦想,值得每个人为之追逐,需要每个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宿州市某中学高二某班准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