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出现失误的主客观原因,评价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探索的成败得失?一解:答: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地实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阶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对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所犯的错误。分析其原因,最根本的是超越阶段。一是如上所述的“摸石头过河”的实践经验不足。邓小平指出:“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所以,这一评价全面公正、实事求是,为深入分析八大以后的历史提供了指导。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认识不足。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三年到1956年即顺利完成,给人一个错觉,似乎中国没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较软弱,反而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更容易建成的一个条件;而对另一面,即生产力水平较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管理大生产经验欠缺、文化水平总体较低等弱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是个不利条件,却认识不够。三是没有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一种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了解,另一种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所以很有必要正确体现对这段历史的客观评价。一是不能把这一时期的历史说成全是错误。这时期与以后的历史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要把肯定我们党能够自己纠正错误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历来有自我批评、自我纠错的能力。这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能力之一。自己纠正错误,是我们党伟大、光荣、正确的重要方面。二是正确理解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认识是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的认识规律,就是从认识不正确到正确,随着实践的发展,又有新问题出现,为了认识新问题,又从不正确到正确,这样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让我们以此为指导,正确对待党在历史上犯过的错误,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并将此作为宝贵财富,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真正发挥党史、国史资政育人的巨大作用。二解:主客观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和挫折有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2)“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3)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4)十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主要原因是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等。群众运动性的经济建设模式,经济决策主观性强,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强调公有化的程度,忽视了中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用政治统率经济,要求经济建设服务于阶级斗争。得到的重要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意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勿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的成果,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阐述。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根本点:第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第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总体战略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就是最终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目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具体而言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保证,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和新成果。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在这些制度基础上,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一个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是一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和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三重科学内涵之间是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它们融合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3、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请谈谈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答: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赶超型战略。履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转型过程中的结构调整产生再生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原因之二:转型对人的主体性的解放。原因之三:转型使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创业潮。原因之四:转型中的制度融合。做法: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从物质领域进入到文化领域,非物质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超过物质生产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技术竞争、品牌竞争、自主创新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加强经济立法;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中外的合作。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2.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4.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请大家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原因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性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日程表。政治体制改革还特别需要共产党人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因此,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这是对党的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党性和执政能力的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