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讨语文味这个词,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使用。特别在评价一节语文课时,常常会说某节课的语文味怎样怎样,但是当被别人问起:“什么是语文味?”时,却又是欲说无辞。近年来,我校申报了一个大市级的语文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探索与实践,作为主持人的我,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试图说出我心中的语文味。但是,还是觉得——语文味,想说清楚不容易。今天就欢迎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心中的“语文味”吧。讨论主题: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讨论提纲:1.怎样理解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的定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您认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什么?您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语文味”的?2.当前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还存在哪些缺失?造成缺失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进?3.结合人教版三上《盘古开天辟地》,谈谈一节语文课,上到什么层面才算是真正上出了“语文味”?湖北徐爱枝:记得张祖庆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盘古开天地》时,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然后指导学生尝试运用抓住重点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读成一句话,也即是找出课文中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阅读的要求,在初读环节根据课文的特点给予恰当的方法指导,扎实训练,凸显了语文味。江苏姚年旺:徐老师的这个例子找得好,能够说明一点:那就是语文教学要教出了语文教材本身的语文味。河北沧州张东兴:“概括”出了语文味。江苏姚年旺:概括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江苏鲁海彬:课堂上的听说读写最能体现语文味江苏姚年旺:是的,这才像语文课。现在有些课堂,花样多,忽视了语文本身。甘肃顾建平:——当然程老的理解更为具体,科学,是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进行阐述,而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的角度我认为“语文味”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扎实有效的干“语文”的事。通过字词句段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并通过这一过程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安徽马金鹏: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寓听说读写书寓字词句段篇之中。湖北徐爱枝:是的,在解读文本时,不仅要理解内容,还要咬文嚼字,重锤敲打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体悟文字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词句所呈现出的表达方式。江苏姚年旺:顾老师、马老师的观点相似,都抓住了语文的本体。甘肃顾建平: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的舒明老师在《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语文性”,站稳“基础性”,让词语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笔者认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抓住“词眼”进行教学,让关键词语如一条根,深深扎进泥土里,牵一发而动全身。安徽马金鹏:泛语文、非语文远离语文课堂。注重语文的语言、文字、文化意识。江苏鲁海彬:现在的许多的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思品课、环保课,真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没能够从课文中发现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内容,着眼于语言的表达形式,着眼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江苏姚年旺:这是说的教材解读的问题。每篇教材在教学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解读,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不是空泛的,而是与具体课文的特点紧密联系的,是区别于其他课文的。甘肃顾建平: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的舒明老师在《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低年级学生掌握词语的心理过程,更近于原型加工厂的方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词语放在一定的语言实践中,与认识事物相互结合,与学习文本水乳交融,使学生在学词的同时,发展语言,让词语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生根开花”,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江苏姚年旺:有的老师上课,不考虑教材的特点,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语文味肯定会大打折扣的。甚至是做了些无用的工作。河北沧州张东兴:我再举一个“读”出语文味的例子吧:在昨天的培训中,我列举了《比尾巴》这首儿歌。儿歌的文本特点是有问有答,三问三答,又三问三答。我引导老师们采取“刘三姐和秀才对山歌”来处理。一部分男老师是“秀才”,其他人是刘三姐及乡亲们。秀才们问,大家回答;大家问,秀才回答。后来,我让老师们再想想其他办法,老师们想了很多:男女问答,师生问答,同桌问答,左右问答,前后问答,学生和家长问答,一问群答……后来,我问,这样的课文还用分析不?老师们说不用了。我问孩子们喜欢不?老师们说喜欢。我问还需要朗读指导不?老师们说不需要了。我问还用布置孩子们背诵课文不?老师们说不需要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有了“语文味”,这就是我主张的“享受语文”的教学思想的体现。根据文本的特点,读出语文味,学出语文味。现场上老师们玩得很开心。江苏姚年旺: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一点:只要教学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来展开的,就一定是省时高效的。甘肃顾建平: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的张利群老师在《在诗行间寻觅情趣,邂逅文化》一文中指出:——只有有情趣的课堂,学生才能受其感染而敞开心扉,才能在语言的世界里自在游弋,才能主动、生动地动眼、动口、动脑、动手。情趣带来的欢乐,就是学习热情的心理支持。江苏姚年旺:根据我的体会,语文味,想说清楚不容易。要说的角度很多,还是请老师们围绕拟定的提纲来进行为好。河北沧州张东兴:如果理论的抽象的不好说,就可以多举例子让大家增加感性的体验。甘肃顾建平:是的。站的角度不同理解就不同,这就是差异。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应是一个性情中人,对世界、对生活始终保留一份浪漫、热烈的赤子情怀,以最敏感的灵性、最柔软的心,会晤语文的风花雪月和山温水暖;再以最“语文”的课堂方式,斧凿无痕地渗入学生的生命感觉。江苏姚年旺:这个话题的提出,背景是当今语文课上语文味不足或者缺失,正如有识之士所说: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江苏沈松明:语文味不足,那多了什么味?江苏姚年旺:由于课文的不同,上出了品德味、科学味、环保味等等。我们在2010年底申报了一个语文味的课题,做了一个探索。今天就是来向各位做个汇报,期待得到大家的指点。河北沧州张东兴:有些语文味就从汉字的这一笔一划中体现出来。江苏姚年旺:现在的课堂有两种不好的现象:一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热衷于把教材分解成若干知识点,把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枯燥无味的训练场,把学生异化为一个个答题机器;二是:追求所谓的“人文性”,在课堂教学中架空文本语言,脱离学生的言语训练,一味追求出奇创新,乐此不疲地探讨语文文本之外的话题。于是乎,空洞的道德说教挤进了语文课堂,炫目的媒体展示挤进了语文课堂,无关的实验验证挤进了语文课堂,花哨的歌舞表演挤进了语文课堂,海量的知识拓展挤进了语文课堂……这些“非语文”的东西挤占了大量的原本属于言语训练的时间。到头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信息技术课、自然常识课、艺术欣赏课、课外阅读课……江苏沈松明:我个人一直觉得语文味是一个荒诞的提法。福建黄瑞夷:很多人说教课文是语文味的缺失。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课文内容分析就没语文味。其实课文分析也是有语文味的,问题在于是谁在分析。如果是学生分析,那也是学生在用语文。如果是老师分析,那就没语文味了。重庆廖纪元:要有语文味,必须做足这几个点上的功夫: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增长点、情感熏陶点、语识渗透点。江苏姚年旺:刚才大家对语文味都谈了各自的观点。现在讨论第一个题目:怎样理解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的定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您认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什么?您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语文味”的?早在2001年,程少堂就率先在学术界把“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正式提出,程少堂先生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河北沧州张东兴:我自己觉得:在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不给“语文味”下定义。因为我们心目中都有关于“语文味”的认知,我们就可以多举例子:原来这就是语文味,那样就没有了语文味……这样,具体的案例多了,对语文味的认知就会越来越理性了。甘肃顾建平:好像就是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什么协调统一就那么难?问题在哪江苏姚年旺:程老师提出时,大家觉得提得非常及时,但是等到大家去做时,又发现无从下手,也就是操作性不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江苏姚年旺:根据对程老师研究成果的跟踪发现,他研究是中学语文教学。甘肃顾建平:是的,理论太多,操作层面的东西很少,有理论的实践少,实践多的没理论!就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样!山东栾庆新:语文味到底是一种什么味?是诗味?情味?还是……其实,语文味并没有一定之规,它味出自然,贵在纯真。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必须抓住“语言”不放。语言内容的感悟与语言形式的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离开了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的赏析便成为无本之木;舍弃了语言形式,语言内容的感悟就显得失之依附。江苏姚年旺:这就需要我们去丰富啊。甘肃顾建平:果戈理说:每一个字都是无底的深渊。语文的确是一门怎么说它丰富都不过分的学科。一个汉字,就是一种文化。一个词语,就是一种精神符号。在捧起一个文本的时候,既看树木亦看森林。不一定告诉学生,文字背后有什么,但是教师可以告诉自己:我应该读出什么,我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我能以怎样的方式让他知道。因为教师的眼光决定了学生所得的大小、多少、长短、厚薄。反之,一个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缺失了文化视角的老师,带给学生的课堂生活必然是寡淡索然,削减甚至丧失语文本身的文学力量。因此在完成基本的知识理解、能力培养、思想熏陶之外,我以为老师还应兼顾教学审美,恰如其分地链接起散落在文本字里行间的“珍珠”,将语文素养的触角扩大、延伸、勾连,组合成一个广阔深远的气场,让学生沉醉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情呼吸它的美。江苏姚年旺: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发表了《“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一文,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语文味就是语文本色的回归。吉春亚老师认为,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大家看看吉老师的观点。江苏鲁海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语文就是语文的本色呢?江苏姚年旺:应该比程老师的指向更为具体些了。甘肃顾建平:语文本色又是什么?重庆廖纪元:学生学语文就是学习用语言“言语”,我们教学时致力于此,可能就有语文味了。江苏姚年旺:语文就是语文的本色,这句话没错,但是等于没说。山东栾庆新:不如随堂学习词语,要让学生在感受词语内容、词语形象、词语情感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运用词语表达语言情感的方式方法,感受语言文字自身潜藏的美,语言文字运用表现的美——这才是真正香喷喷的语文味。江苏姚年旺:栾老师说得对。甘肃顾建平: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什么”和“学什么”比“怎么教”和“怎么学”更重要。现在有些教师始终把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停留在“怎么教”和“怎么学”上,试想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为突破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其结果是收效甚微,进步很慢。江苏姚年旺:但是还得与具体的课文结合起来,一节语文课不可能都把这些活干一遍。山东栾庆新:想起了薛法根老师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河北沧州张东兴:我们可以针对程少堂先生的语文味的概念来思考: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1、语文味只体现在“语文教学”的范畴内吗?2、如果不在师生共享的前提下就没有语文味了吗?3、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他们带来的仅仅是语文味吗?如幽默点染,如义理阐发。……所以,我主张与其定义不科学,或者不完善,不如,先模糊着。多具体案例,多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