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3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建设研究姓名:魏方皓学号:22131131班级:电科13-1班得分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设策略,有利于促进高校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最快,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网络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道德;网络道德;影响;建设一.网络生活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一)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内涵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为此网络道德就是一种依靠网际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有人认为,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属于“亚道德”范畴。它源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体系,又有别于现实道德。原因在于在网络社会,人们的交往在虚拟的状态中进行,行为主体有了摆脱现实社会道德约束的条件。从而使传统道德在网络社会的作用有不断弱化的趋势。网络生活中,有悖传统道德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网络调查发现,有18.8%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6。3%的大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大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笔者认为,在高校网络信息环境中,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也是同样存在的。因此加强对校园网络主体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二)信息环境下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1.网络容易削弱大学生的现实社会道德观现有的用以消除道德失范现象、维护伦理道德秩序的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在现实社会中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依靠熟人(家人、老师、同学等)的监督,慑于道德自律手段(社会舆论、校纪校规等)的强大力量,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相对严谨。然而,一旦“进入”虚拟网络社会领域,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筑成的防线就很容易崩溃。正因如此,有些学生才能随意地浏览黄色网站、剽窃他人成果、甚至散布消极信息。2.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模糊。产生网络综合症网络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交流提供巨大方便的同时,又在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孤立了个人,限制和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使自我形象变得虚无和抽象。青年学生情感脆弱,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3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2受害尤甚,极易产生网络综合症。有的学生因上网成瘾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状。由于过分迷恋网上生活而失学,失去朋友,乃至犯罪的事例已屡见报端。[2]3.网络容易削弱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在信息社会,信息生产具有多元性,其生产也无法由法律加以有效的控制,因而在网络上不仅具有庞大的有用信息,也具有无数的虚假和消极信息这就造成大学生用以判断世象真假和对对象的整体认识被淹没在杂乱无章的庞大信息量中,从而削弱了其对社会道德的判断能力,导致难以辨别真假而做出道德失范的行为。因而,有些迷恋于网络的大学生缺乏正义感,甚至运用网络中的消极信息规范自己的行为,视校纪校规而不顾。4.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的紊乱和道德选择的迷惘,以至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因而,大学生对于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往往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紊乱状态。不仅如此,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使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传统所倡导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社会主流道德规范的支配性作用被削弱,由此造成道德评价的失范,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的迷惘。正因如此,有些学生认为黑客行为并不违背道德,只要不是蓄意破坏,则恰是展示自己高超技术,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5.人际淡化长期沉溺于网络这就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对师生关系而言,由于高校教学方式正处于变革期,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迷恋和对传统授课方式的反感将使师生关系日渐疏远;对学生之间关系而言,由于他们将大量时问用再网络上而疏远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漠。以上网络影响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大量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这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已成为构建网络文明的最大阻力。[3]二、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的建设策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越的技术平台,抢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何改革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新挑战,是每一个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做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积极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博,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一)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更多的要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的吸引效应,围绕年轻的大学生群体,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让他们合理地安排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玩网络游戏,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挖掘;把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去,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二)提高网络思想教育者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新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是“网盲”,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3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3起来。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素养,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利用网络中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要主动研究现有的社会道德观念中哪些是适应网络社会的观念,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价值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三)拓展教育时空,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强堵”,改为“疏导”。大学生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的内容,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鼓励学生进行意志锻炼,坚持现实人格与网上虚拟人格的协调一致,尽量克服对网络过度迷恋和依赖的不良心理倾向,勇敢面对现实生活,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因此高校可利用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教育。(四)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和培养内部动机。[4]随着网络的逐步延伸,信息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生力军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必然要借助生涯规划,尽早地认识自我,完善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设计一生的事业发展路径。而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能被很好地激发,则对于其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有一种迫切“赢”得“战”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象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一切就会变得不同。(五)教育管理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思想教育必须与适当的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高校应当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订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把对学生的伦理劝戒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国内外高校都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③通过制定、完善并执行如《校园计算机网络用户行为规范》、《大学生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制度化道德规范,将网络伦理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既有利于明确用户职责和权利,也有利于查证和追究用户责任,对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是非常有益的。网络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一先进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换教育观念,利用网络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大学生能够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在网络环境下遵守规范的伦理准则,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发展自我,勇于创新,全面发展。参考文献: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3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课论文4[1]熊梅.梅英.教育与网络道德问题谈[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6).[2]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1).第796-798页.[3]吴秋红.廖岸催.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迟滞与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学报.2005(6).[4]杨泽泉.钟金雁.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认识与网络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第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