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21世纪称为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别化。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小学阶段如何进行学与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发展步伐,关系到能否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的完成,为信息环境下教育教学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培养和提高人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必然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各种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究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积极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途径、模式、策略和方法,实现把信息技术的教育任务和学科教学的优化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将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举一反三”,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较好地发现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说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概念是如何建构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关。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而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外部世界的知识既可以同化到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又可以通过顺化机制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2、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并非是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极活跃的因素。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肩负着“传”的使命,还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对于学习者的许多开放着的知识结构链,都是要能让其中最适合追加新的知识单元的链活动起来,这样才能确保新的知识单元被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的结构。学习的发展是依靠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都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有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世界不相吻合。此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可能达成共识。既然学习者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可以是各异的,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3、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对知识记得很“熟”,却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这种学习只做到了单向的内化建构,而忽视了逆向的外化于物,这显然是一种无效的学习。基于以上的理论指导,我们可以得到在各种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建构和尝试了许多典型的教学模式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整合的基本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等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教科书运用讲授、板书及其他的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像海绵吸水般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动的接受者和输对象;教科书是学习内容的载体;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新的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与手段。新的媒体的介入使“书灌”变成了“电灌”,并没有引起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如下图所示传统多媒体环境的教学模式结构图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作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四个要素,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成为稳定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结构,如下图所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结构图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八种典型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在网络环境下可分为八种典型模式:信息技术课在校园网环境下的讲授模式、个别学习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和信息技术课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讲授模式、个别学习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1)校园网环境下的讲授模式讲授模式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常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要求,学生做作业。教师能否把问题讲清,把知识讲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水平、业务能力、表达能力、讲课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能否听懂学会也要受到其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讲授效果差异很大。有了校园网,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采用一种新型的讲授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新型讲授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集体讲授模式。网管员把专家教授设计相关软件和本校教师自行制作的相关课件压入资源服务器。上课时,教师在教师机上随时调用资源服务器中课件,通过大屏幕给学生讲授知识,图文并茂,声像具佳。这种模式只需教师机联网即可。第二种是个别讲授模式。这种模式必须教师机、学生机都联网,每台电脑都要配置多媒体设施。上课时,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教师指定的路径在网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自主听讲。(2)互联网环境下的讲授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为扩大教育规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上可直接共享远程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教育网授课主要有两种讲授模式:第一种模式,教师通过互联网,连接远程教育网站,寻找到相关教学内容,一次性下载到校园网资源服务器,通过大屏幕对学生进行即时讲授。这种模式比较经济,但它存在一些弊病:学生不能同专家教授交流;不能根据自己理解能力等差异自主调整讲授进度和重复次数。第二种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校园网通过光纤与互联网连接,上课时,每一个终端机都能以较快速度接收网络信息.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路径直接登陆远程教育网,点击相关教学内容,听其专家教授的讲解;不懂的地方,可随时通过BBS公告牌,把问题发送到远程教育网站,等待专家解答,可反复点播,反复提问,直到全部学懂为止.(3)校园网环境下的个别学习模式教学单靠教师的讲授或单单依赖课堂40分钟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更多的时候要靠学生个别练习实践.例如:要求学生完成一幅电脑作品——制作一组幻灯片、一个网页或者一个课件等,学生随时就可能需要调用一些现成资源,也可能在制作过程中,发现还有些技巧还没掌握,要找一些范例来参考等,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在校园网上进行个别学习的技巧,这种技巧也就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在校园网环境下的个别学习模式是这样的:校园网要配备强大的资源库,把日常教学所用的素材都储存在资源服务器里备用;教师教会学生如何调用这些资源(指明路径,点播方法等),上课时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校园网上个别自主学习。(4)互联网环境下的个别学习模式校园网资源服务器不管怎么强大,必定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包罗万象,要想学到更丰富的知识还是登陆互联网。互联网环境下最适合学生个别自学。浏览新闻,阅读书刊,软件下载,网上购物,观察商业动态、股市行情,了解异国文化、风土人情等等,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信息技术课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个别学习模式:教师确保网络畅通,给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为确保学生浏览内容健康、网络安全,教师必须在每台终端机上对浏览器进行分级设置管理),学生自主上网学习。(5)校园网环境下的讨论学习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讨论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校园网络软件研究者模仿互联网功能,开发了校园网工作平台,在校园网环境下设置了聊天室。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都可以参入网络聊天,交流讨论。信息技术课在校园网环境下的讨论学习模式:应是师、生一起进入“聊天室”进行知识问答、交流谈心、专题探讨等活动。这种聊天式的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学习新知,培养技能,提高打字速度。当然,这种讨论学习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能够象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表达流畅,输入高速,语言风趣、幽默,随时能够巧妙回答学生的提出的问题,随时能够纠正学生发言中的不足,随时能把学生引向中心议题。(6)互联网环境下的讨论学习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讨论学习途径多种多样、方式非常灵活、内容更加广泛。第一、最直接的是光顾聊天室。每一个大型网站都设有聊天室,可参加网上专题辩论,可以同网友个别交谈。第二、可以通过可视网络交流信息。可视会议式网络讨论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网实现校校通以后,在终端机上配置一个摄像头,讨论双方就可以通过话筒、耳机面对面地交谈了。第三、远程教育网设置了BBS公告牌,专家教授随时把学员提问的答案展示在公告牌上供学员参考,学员也可随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BBS公告牌下的问题栏里,发送给对方。第四、最保险、最经济、最常用的是收发电子邮件。发送电子邮件适合专题性探讨。发件前,在其它文字编工具下拟定草稿,发送时将草稿复制粘贴到发件箱里发出,几秒钟后对方就能够收到邮件。(7)校园网环境下的探索学习模式所谓探索学习是使教育对象成为教学的主体,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模式。也就是说:学生要投破教师的讲解,投破已有知识的表象,要批评地接受现成知识,创造性地探索新知。探索的前提是认知,探索的过程是创新。例如:上课时,教师从校园网上调出一幅题为《乡村美景》的画,让学生欣赏。画的内容是:蓝蓝的天空,鲜红的太阳,碧绿的山川,金黄的田野,静谧的农家小院,真可谓“乡村美景”。一位学生欣赏时,在原画天空中添了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鸟,“农家小院”里画了几只鸡、鸭、鹅、猎等小动物,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在校园网环境下的探索学习模式:教师首先交给学生一棵“网络资源知识目录树”,指给学生进入各个环节的路径,教会学生运用各类点播媒体;上课时,明确学习目标任务,限期完成学习任务。(8)互联网环境下的探索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课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探索学习模式很多,不局一格,可以概括为:新闻浏览式、信息搜集式、资料查阅式、网络交流式、软件下载式等五种主要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是一种探索新知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探索学习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完成某一任务可以采用多种途径,也可在校园外进行。如:要了解某一类产品的商业信息,可查找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家,从生产厂家了解产品信息;可查找某类产品的销售市场,从销售市场了解有关商品信息;可查找有关消费对商品的评价反馈信息,从而了解产品信息。互联网环境下的探索学习不受时间空限,可通过校园网登陆互联网,可在家庭电脑上网,也可在公用网巴上网等。但是,这些模式不是孤立的、一尘不变的。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在一节课上几种模式可以交差运用;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经验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用学习模式。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周希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