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基础知识应用1、给加点字注音。岱.宗()决眦.()凌.绝顶()烽.火()不胜簪.()逾.墙()邺城戍.()老妪.()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⑴齐鲁青未了..——————⑵造化钟.神秀————⑶浑.欲不胜簪————⑷天明登前途..——————3、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4、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按课文原句默写。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⑵《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⑷《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7、按课文原句填空⑴————?齐鲁青未了。⑵烽火连三月,————。⑶夜久语声绝,——————。8、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⑴三男邺城戍生活贫困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兵役苛酷课文精段赏读(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诗是诗人远望所见。是借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齐天耸立的形象。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诗是诗人细望所见。“荡胸”即心胸摇荡,“决眦”即眼角几乎裂开,写出诗人长时间睁大眼镜观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诗人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写。虚实结合,写尽泰山之风韵。D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距离由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最后顺理成章地表达了要登上顶峰俯瞰众山小的豪情。3、有人说“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妙,你能说明理由吗?————————————————————————-4、诗的最后一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豪情壮志?——————————————————————————————————5、根据这首诗的描写,加上你自己的想像,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泰山,力求生动、细腻。(50字左右)————————————————————————————————————————————————————————————————————————————————————————————————(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源:Z+xx+k.Com]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春望”这一题目的意思是————————————。2、诗中哪几联照应了题目中的“春”字?————————————————————————3、诗的第一联为借景抒情,你能具体说说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吗?———————————————————————————————————————————————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怎样理解?————————————————————————————————————————————————————————————————-5、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作于诗人陷在被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之时,诗中充分的抒写了诗人伤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借物抒发忧国之情。本来人们平时喜爱花鸟,但在“国破”、“草木深”的今天,却见之而垂泪,闻之而惊心。C“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争时间之长,“家书抵万金”写出跟家人通音信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唐王朝发动战争的憎恨。D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情景交融,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来源:Zxxk.Com](三)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解释加点的词。⑴三男邺城戍.——-——⑵二男新.战死————⑶请.从吏夜归———⑷犹得.备晨炊——-——2、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⑴老翁逾墙走——————————————⑵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4、给第三段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5、老妇人被抓走了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6、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这是指—————和————两人发动的叛乱。拓展阅读:(一)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诗的开头两句,点明看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选出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A)“独看”写妻子独自观月思亲的情景,“未解”写儿女幼稚不知思念长安的父亲。(B)“云鬓湿”“玉臂寒”写诗人想象中月下的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以至雾湿云鬓,月寒玉臂。(C)“倚虚幌”是说夫妻双双倚着帷幔看月,“何时”表示出妻子对这一刻的盼望之情。(D)“双照泪痕干”是诗人想象中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情景交融,余味无穷。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借看月抒写离情,深刻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真挚感情,是写景抒情的佳作。(B)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通过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苦,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C)诗人从妻子儿女着笔,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思念和惆怅。(D)全诗均是想象之词,想象妻子对自己的思念,着力描写妻子“独看”思亲的情景。4、这首诗属于唐诗中的———(体裁)。5、古诗词中有许多借月思亲的诗句,请写出两句。(1)——————,————————。(2)——————————,————————。(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却看妻子..愁何在B青春..作伴好还乡C白日放歌..须纵酒D却.看妻子愁何在2、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作者寓居梓州,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狂喜而作。你能具体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体现自己的“狂喜”吗?————————————————————————————————————————————————————————————————————————————————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⑴剑外忽传收.蓟北——————⑵漫.卷诗书喜欲狂————————4、说说下列诗句的大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5、对全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A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B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初闻涕泪满衣裳”,突出了狂喜欲绝的感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给人一种不够真实的感受。C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作返回故乡的准备,突现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D作者用“忽”、“初”、“却”、“须”等虚词结构全诗,使全诗转折自然,舒缓自如,生动活泼。(三)江南逢李龟年①杜甫岐王宅②里寻常见,崔九堂③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释:①李龟年:唐开元、天宝间著名歌唱家。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每逢节日,为人唱歌,听者都感动流泪。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出蜀至湖南潭州(今长沙市)遇到旧识李龟年,诗即作于此时。②岐王:睿宗第四个儿子李范。③崔九:与玄宗关系极密切,用为秘书监。1、诗的前二句写过去,表现李龟年——————————2、诗的后二句写————————,点明了相遇的时间:——————————,相遇的地点:——————。3、“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又”字表明——————————————。4、末句的“落花时节”仅仅是写景吗?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还有什么深刻含义?[来源:Zxxk.Com]——————————————————————————————————————5、诗的末二句借景抒情,含蓄蕴藉,蕴含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我们学过的杜甫诗作中,也有这样的名句,可以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知道是那几句诗吗?请写下来。写作训练文题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一幕短剧。参考答案基础知识应用1、dàizìlíngfēngzānyúshùyù2、⑴不尽;⑵聚集;⑶简直;⑷前面的路。3、唐,诗圣,诗史,杜工部。4、D(A“层”应为“曾”;B“河山”应为“山河”;C“骚”应为“搔”,“剩”应为“胜”,所以应选D)5、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⑶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⑷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6、A(A项错在:《望岳》不是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而写于杜甫青年时期,即“开元盛世”时期)7、⑴岱宗夫如何?⑵家书抵万金;⑶如闻泣幽咽。8、⑴三男邺城戍——兵役苛苦;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生活贫困。课文精段赏读(一)1、D(D应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C(上句是用虚笔,下句用的是实写)3、“割”字用的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4、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5、略。(二)1、春天登高远望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国都长安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那个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借写景痛切地传达了忧国伤时的感情。4、诗人因为忧愁而经常“搔”头,使满头白发越来越短少,稀疏得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诗人者一年仅45岁,其苍老之态如此,可见他忧国、伤时、思家之切。5、C(C项:“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唐王朝为平叛而发动战争是正当的,杜甫他支持平叛。所以说“憎恶唐王朝发动战争”不妥,故C错)(三)1、⑴防守;⑵最近;⑶请让我;⑷能够。2、⑴老翁越过墙逃跑了;⑵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3、对偶;“小吏大声呼喝多么凶恶!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痛苦!”这两句描写真切地表现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