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联想叠加的基本模式及反思—基于相关案例的综合分析2015-05-1110:19:14作者:郭小安摄影:新闻学院编辑:admin注:原文已经发表在《现代传播》,2015年第3期。[摘要]从网络自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点来看,网络舆情的联想叠加能使议题序列化、集中化呈现,不断衍生出新的热点,延长事件的兴奋周期。联想叠加模式主要围绕“时空”和“符号”两个维度展开,时空是形式,符号是内容。从形式看,网民主要采取纵向、横向、纵横向同时挖掘三种形式;从内容看,网民往往运用文本和符号资源,激借助敏感词和情感的交叠,引发强大的动员效应,这是网络公共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逻辑。网络舆情热点联想叠加的素材往往围绕敏感词和情感动员展开,是网民借势造势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进行特殊的利益表达、社会监督甚至政治抗议。[关键词]舆情热点、联想叠加、时空模式、符号模式在网络自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时代,网络议题的转换速度令人目不暇接,仅靠单个网络议题很难维持公众的兴奋度。从近几年的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来看,网络热点舆情的传播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单线型传播路线,愈来愈趋于走向关联化和序列化,产生所谓的联想叠加效应。本文尝试通过多起案例综合分析,从时空和符号两个维度,对网络热点信息的联想叠加模式进行梳理,力求探索其中的深层诱因。一、相关研究综述及核心概念界定网络舆情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吸引了管理学、情报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如传播学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政治学和社会学探究网络舆情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信息管理学侧重网络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等,计算机科学则热衷建构舆情信息的相关模型。积累的研究成果也谓汗牛充栋,中国知网仅2011年到2014年相关的文章已超过1万篇,但综合来看,大多数以单个孤立事件为切入点,对舆情事件的关联研究寥寥,方付建认为,近年来出现了舆情热点事件同类样本间断或持续发生的独特现象,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不再单个出现,而是批量生产和同类复制,进而提出“系列化呈现”的概念。[1]刘晓娟等人在对微博的海量数据分析基础上,认为任何网络热点信息传播都有一定的兴奋周期,由此提出了“生命周期”概念,并将生命周期划分为负指数型、平缓型、爆发型和锯齿型四种类型。[2]姜胜洪认为,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多个波峰和波谷,其缘由既可能是外在阻力结果,也可能是关联叠加结果,“依照舆情自身的变动规律,那些影响深远、关系重大的事件对网民的刺激和引发的舆情,只能说是‘阶段性沉寂’,一旦有新的诱因关联性的事件发生,极有可能被网民旧事重提,再度成为热点。”[3]高承实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一事件、一连串事件、一组事件和混合事件四类,由此提出了“舆情叠加”的概念,他认为:“根据生活经验和某一种聚类原则,人们很容易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作为同一个事件共同看待,尽管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单独的事件,在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也许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由于这类事件在某一方面的高度相关性,往往产生舆情叠加的效应。”[4]曹劲松将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规律划分为“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在集聚阶段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网民访问和参与集聚,相关舆情信息的点击量快速上升,在网上形成普遍关注的态势;二是网站议题设置集聚,多个网站特别是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将相关舆情信息在显要位置加以呈现,形成多维信息链;三是网民意见集聚,新闻跟帖、论坛发帖评论及跟帖等迅速集聚,将网民的意见和诉求集中地呈现出来。[5]王国华等人根据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舆情关联类型,从网民心理的视角分析了“类诉求”、“类情绪”叠加的现象,他认为,突发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网民和媒体以此作为表达某种“类诉求”的机会;而对于涉及权力、金钱等强势群体的事件,网民会“启动”某种“类情绪”,如“仇官”、“仇富”、“仇警”等。此外,网民或媒体会不失时机将“门”、“最牛”、“史上”等类概念引到新事件标称中,从而使相异事件成为事件关联体或“事件群”,由此还会诱发系列记忆,这种记忆促使网民对某些问题或现象进行再认知或再反思。[6]郭小安在分析中国网络抗争事件时,提出了“以势抗争”的情感动员分析路径,并指出网民的情感叠加、敏感词叠加等是网络抗争的重要策略与剧目。[7]概而言之,上述研究提出的“舆情叠加”、“序列化呈现”、“类情绪化”等概念,为研究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舆情叠加既包括计算机操作下的智能化链接(如网页相似内容的超链接技术等),又包括人为操作的信息关联,具有强烈的主观选择性。本文的研究侧重后者,由此提出“联想叠加”的概念,以区分计算机超链接的智能化信息叠加,突出网民的选择性和主观性,由此把“联想叠加”纳入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中考察。本文认为,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生态背景下,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矛盾、网民刻板意见和集体记忆的投射,与网民的认知框架和主观意图相关。因此,本文尝试以时空、符号作为研究维度,探析网络热点信息联想叠加的基本模式和规律。二、网络舆情热点信息联想叠加的时空模式时空模式是指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公共事件,因共同包含了某些敏感要素,导致一个事件发生后,网民从时间、地域等深挖出同类事件,以强化舆论效应,延长事件的兴奋周期,它包含以下三种类型。(一)横向联想叠加模式横向联想叠加模式也称为共时叠加模式,是指在一定时间段(舆情的兴奋周期)内发生一件重大事件后,同时段的相类似议题不断被挖掘的现象。如2013年5月15日,媒体曝光了海南省万宁市第二小学校长陈在鹏带学生开房的丑闻,迅速引发舆论热点,同时,全国各地有关教师强奸猥亵学生的报道如开闸洪水般倾泻,如:安徽潜山校长12年性侵9女童(5月15日),安徽舒城男教师猥亵7岁女生(5月18日),山东青岛幼儿园保安猥亵儿童(5月20日),河南桐柏54岁教师猥亵女生(5月21日),湖南嘉禾小学老师猥亵多名女生(5月21日),广东雷州小学校长性侵2女生(5月22日)等(具体详情参见下表1)。共时段的联想叠加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场,使得校园未成年女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教师的师德风尚等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焦点,甚至有极端的网友发出“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的口号。此口号一出,诸多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照片,上面均写着“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联系***”之类的内容,调侃讽刺教师的不良行为。表1:2013年5月校园强奸猥亵案的相关报道(资料来源:百度新闻搜索资料整理)又如与“城管”相关的公共事件也容易引发联想叠加。从每年的舆情统计情况来看,有关城管的负面舆情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城管由此成为敏感词汇,城管暴力执法的形象也成为公众的“刻板印象”和“集体记忆”,一旦有新的事件发生,在“围观就是力量”的逻辑下,网民们为了吸引更多人更长久的关注,联想叠加成为常用的借势造势手段,旨在形成舆论合力,引发公众的情感动员,安抚弱者、打击强者。2013年6月,有网友曝出5月31日陕西延安城管踩踏商贩人头的视频,城管的残忍另人触目惊心,立即引发舆论高潮,根据人民网舆情报告显示,“延安5.31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舆情兴奋周期持续了半个月(6月4日至6月18日),该事件的总关注度成为当年6月份舆情排行榜第一位,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图1: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舆论关注度(资料来源:人民网:《今日舆情热点:延安“城管打人”事件责任人被拘留》,2013年6月4日)在“延安5.31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热度持续周期内,为了扩大该议题的关注度,同时段其他城管暴力执法的报道也被反复曝光,甚至有网民不惜用造谣手段来完成,如6月12日,有微博称在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四条菜市场门前,一个卖鸭蛋的农民和城管执法人员发生冲突,遭到城管执法人员的殴打,该微博还附有一组现场图片,引起网友关注。但事后,西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辟谣否认,一名自称为当事小贩的男子在视频中确认自己并未遭到城管队员殴打,此则信息为谣言。[8]但不管怎样,这种同时段、同类议题的联想叠加模式确实起到了聚焦的效果,提高了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表2:2013年6月4日-6月18日全国各地城管行为的相关报道(资料来源:根据百度新闻高级搜索资料整理而成)(二)纵向联想叠加纵向联想叠加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不同时段同类事件集体记忆的激活,这种同类事件的集中化呈现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一种既定的认知框架,影响道德判断和现实行为。以“彭宇案”为例,发生在2006年的“彭宇案”虽然历时以久,但它遗留的集体记忆却在不同的时空被反复激活,由此还形成了“做好人得不到好报”、“远离老太太”的认知框架,催生出“伤不起”、“扶不起”、“撑腰体”等网络流行语,影响了公众的道德判断,现实生活中还导致了多起老人倒地无人问津的惨剧。如在2011年9月2日下午4时许,一名拄着拐棍的老人在上海市黄浦区尚文路中华路口不慎摔倒,血流满面,尽管当时有许多路人看见,但竟没有一个人上前搀扶老人起来。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武汉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公众有关道德的大讨论,18个路人的集体冷漠到底是由于道德沦丧还是现实环境所迫,迅速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此事件也被认为是“彭宇案”舆情不断累积发酵的后果,是公众道德判断出现偏差后的一次集中爆发,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道德的全国大讨论。表3:“彭宇案”至“小悦悦事件:全国各地上演的不同版本的案例(资料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三)横向纵向交织联想叠加模式横向与纵向交织联想叠加模式是指事件的发展呈现共时与历时热点素材交叠的现象,它既从同时段的素材中进行横向联想,又从历史素材中寻找新的舆情热点。以“复旦投毒案”为例,2013年4月14日,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到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此事件由于包含“复旦”、“研究生”、“投毒”、“死亡”等敏感词汇,迅速成为舆论焦点,从人民网舆情报告分析来看,该事件在4月17日达到舆论顶峰,共有5101篇媒体关注,如下图所示:图2:复旦投毒案的舆情兴奋周期图(资料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反思“复旦投毒案”中的舆论表现》,2014年02月24日)需要指出的是,复旦投毒案发生后,其舆情的走向在横向和纵向都衍生出相关的兴奋点,如横向的联想使得公众的关注点转向了高校的校园安全和大学生素质问题,纵向的联想叠加则牵扯出19年前一个相类似的投毒案—“朱令案”,该舆情继复旦投毒案后,成为另一个舆情焦点。从横向来看,“复旦投毒案”发生后,在同时段有关其他大学校园安全事件反复被挖掘,如“南航学生被室友刺死”事件、“江苏高校刺伤案”等,此种舆论的集中化呈现方式确实起到了舆论聚焦的作用,但也容易导致妖魔化后果,如有人将大学比喻为“屠宰场”,[9]有人用“感谢当年室友的不杀之恩”、“学生猛于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防火防盗防室友”等讽刺方式,来表达对校园安全的担忧。表4:2013年4月媒体针对校园恶性事件相关报道(资料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从纵向来看,“复旦投毒案”发生后,有网民不断从过去的历史素材中挖掘出校园投毒的案例,如“清华大学朱令案”(1994年)、“北京大学铊投毒案”(1997年)、“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2004)、“中国矿业大学投毒案”(2007年)等,其中以“清华大学朱令案”受到最多关注,由于此案中的“官二代”、“腐败”、“包庇”等敏感词汇不断刺激网民的兴奋点,一时间,人人争当“福尔摩斯”,竞相以“真相”自居,导致流言和“阴谋论”四起,昔日的作案嫌疑人孙某遭到集体声讨。根据人民网舆情统计数据显示,“清华大学朱令案”作为“复旦投毒案”的衍生舆情,在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