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说课流程板书设计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教学体会1、本节教材的地位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了环境能够为生物提供空气,水,食物等必要的生存条件。本节在学生了解了食物中的六大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吸收过程,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也为后面《能量与呼吸》的学习打下基础。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㈠知识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的要求、切准学生的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因此,根据本节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2)通过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的活动,指导学生尝试制订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探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㈡能力目标:㈢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3、重点、难点的确定和突破策略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保健意识。突破策略:1.有机处理教材,使复杂图片文字化、数据化。2.学生动手实验,亲身体验。4、教学对象的分析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对营养物质的成分、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还未得到完全的发展。本课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课时安排:2课时6、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相关的教学资源,如一些图片、动画等,并制作成课件。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旧知回顾导学法、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创设、教师引导、互动探究、合作学习、比较法等。二、教法分析1、指导观察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用系统表、表格、图解来总结知识的能力。三、学法分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学习的基本形式,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指导,采用“分析图片及课本上的材料——深入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融合自主分析、讨论法、比较法、归纳交流法等多种方法,实现生生互动,学习新知识。四、教学程序设计第一课时(一)创造情境,引入课题1、温故而知新。2、提出问题:合理的膳食能提供人体一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做到膳食合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就一定能为人体所用吗?(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还需要人体的消化和吸收。)3、出示课题。(既巩固了上一堂课的知识又引出了课题,一举两得)(二)讲授新课1、为什么要消化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P59,思考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能被直接吸收?(2)哪些营养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3)什么样的营养物质能够被直接吸收?(明确食物需要被消化的原因,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食物消化的部位(1)食物在人体内“旅行”都经过哪些地方?是不是最后都留在了人体内?(2)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图3-5,小组讨论,尝试绘制食物在人体内的行军路线图,说说它们在行军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器官的帮助。(3)利用投影仪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并补充修正。(4)播放食物在消化道“旅行”的flash动画。(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交流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画直观、有趣,感官刺激强,有利于学生对消化道组成的了解)3、怎样消化(1)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59页图3-4,结合下面的思考题来理解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这些营养物质被什么分解?2)食物为什么要经过牙齿的咀嚼?3)消化可以分为几个过程?4)消化液是在哪儿产生的?(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行军”过程中食物成分和含量的变化,提取课本P63页图3-7中的信息,了解食物消化的场所和最终产物。(3)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儿?(此处在教材信息的选用上做了处理,目的在于使复杂图像文字化、数据化,降低学生获取信息的难度)4、吸收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3页内容,了解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2.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哪儿?(让学生先了解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以激发学生探究小肠结构的热情)(三)小结与巩固1.播放“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flash动画。2.组织学生创作并表演“食物的人体旅行”。(通过创作和观看表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四)拓展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以什么样的启示呢?思考:吃饭为什么要细嚼慢咽?肝病病人为什么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呕吐时为什么会有酸味?……(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第二课时一、新课引入问题导入: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2.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请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扮演三大营养物质,描述各自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全过程。3.用PowerPoint和Flash动画展示: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从学生较熟悉的已学知识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易被学生接受。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二、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体验。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得出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2.资料呈现:人体小肠大约长5-7米,直径约3厘米,以此可计算出小肠的外表面积大约是0.67平方米,然而小肠的内表面积则有200平方米以上。3.组织学生观察小肠内表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结构图。4.引导学生总结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5.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通过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三、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人的消化系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组织学生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得过哪些消化系统疾病呢?(用身边事作为话题,学生参与热情高,主动性强。)青少年暴食暴饮常常会引起诸如消化不良这样的消化道疾病。设问:暴食暴饮为什么会引起消化不良呢?引出问题的探究指导学生查阅P67-68关于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和P69关于唾液、胆汁消化作用的介绍,分析为什么暴食暴饮会引起消化不良。小组内讨论,尝试作出假设。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评价学生的探究设计。四、课堂小结:1.回顾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2.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知识巩固,既体验了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又懂得了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五、板书设计第四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二、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口腔)(小肠)(胃)(小肠)(小肠)三、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实验;5、得出结论。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少量水和无机盐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本节知识脉络清晰,知识点集中,虽然比较抽象,但经过教师精心设计,仍然能够顺利完成课时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必须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充分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堂六、教学体会食物大米、猪肉、马铃薯、豆腐、菠菜、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水维生素无机盐含量33.6g41.8g102.6g325g56.78mg816.2mg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水维生素无机盐含量33.6g41.8g89.2g325g56.78mg816.2mg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水维生素无机盐含量14.7g41.8g89.2g308g56.78mg793.2mg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水维生素无机盐含量2.6g6.4g3.9g172g16.25mg52.7mg你成分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死细菌其他含量0.05g0.25g75g0.25mg12g12g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蛋白质氨基酸淀粉葡萄糖脂肪脂肪酸、甘油部分淀粉初步消化小肠绒毛皱襞小肠结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放大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肠腺唾液对淀粉糊的消化提出问题:为什么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不良?作出假设:暴食暴饮,过多的食物不能被有限的消化液全部消化目的:试管加入物质碘液实验现象解释12ml唾液+2ml淀粉糊22ml水+2ml淀粉糊337°C2ml唾液+6ml淀粉糊水浴加热提出问题:为什么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不良?作出假设:暴食暴饮,过多的食物不能被有限的消化液全部消化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问题:1.各组设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什么?2.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淀粉糊都变蓝,什么原因?得出结论: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进行全班交流。提出改进实验方法,重新设计实验,在全班交流,再次进行实验,实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