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农田水利建设建设(2010年—2020年)规划报告彝良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二〇一〇年四月核定:审核:校核:编写:1目录2前言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和要求,2009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以发改办农经〔2009〕2348号文下发了《关于印发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10年1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以云发改农经〔2010〕94号文下发了《关于转发国家五部委关于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文件的通知》;2010年3月,昭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以昭市发改农经〔2010〕103号文下发了《关于转发省五厅委关于转发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文件的通知》,要求各县于2010年4月8日前上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成果。本次规划任务重、涉及面广、时间紧、要求高,根据中央、省、市的指示精神,为做好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绥江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国土五家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水利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各成员单位抽调专业人员进行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10月起,规划编制人员即开始了规划编制工作。首先,对全县社会经济、土地资源、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现状等进行调查;然后认真分析研究,摸清现状,找准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再结合县情,特别针对今年特大干旱对我县社会经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情况,提出明确的规划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建设项目;力求做到工程布局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估算投资符合实际。按照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要求,编制人员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负责地进行规划编制工3作;2010年4月初完成了《彝良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并经县级预审后报市级进行审查。4月22日,昭通市水利局组织市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国土五家单位负责人及专家组对我县的规划报告进行了评审,按照市级评审意见,规划编制人员对规划进一步作了修订和完善。本规划与《彝良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彝良县中低产田地造规划》、《绥江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进行了衔接。通过审查并修改后的《彝良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一旦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随意改动。如确需修改,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修订、审查、批准。规划批准后,对公众发布,接受社会监督,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经批准的《彝良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指导农田水利建设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为了保障农田水利规划的实施,县政府各部门在安排或申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以及协调与农田水利建设有关的事项时均要以《彝良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4综合说明一、项目背景及依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进一步把发展农田水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田水利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我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分别编制了一些涉及农田水利内容的专项规划并付诸实施,农田水利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政出多门,缺乏统筹规划,重叠立项,多头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比较效益较低,影响了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于2009年11月以发改办农经〔2009〕2348号文下发了《关于印发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以县为单位编制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作为申报项目和资金安排的依据以及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投劳的必要条件。为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农田水利的要求,以县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工作就必须立足于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合理的水土资源配置和工程布局,综合考虑防治水旱灾害、水资源节约保护、灌溉排水、农村饮水安全、水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工作,统一编制县级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分步实施。编制《县级农田水利综合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从制度上、机制上协调相关部门,整合涉水项目,大幅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农田水利发展。这既是贯彻中央和省里文件的实际行动,也是县级人民政府自身工作的迫切需要。二、规划范围及主要建设内容彝良县地处滇东北高原,属昭通市中部,位于东经103°51′12″~5104°45′、北纬27°16′~27°57′之间,东靠镇雄,西邻昭通,北与盐津及四川的筠连县,南与贵州省的赫章威宁县接壤;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国土面积2796km2(2008年统计)。2008年共有15个乡镇,其中3个县辖镇,村委会(居委会)137个其中居委会4个,农业社2912个,全县总人口561736人,平均人口密度200.9人/km2,有汉、苗、彝等八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5019人,农业人口531223人,非农业人口30513人,耕地面积604095亩,人均耕地1.08亩,生产总值(当年价)209758万元。彝良县现有水利工程共12319件,主要分布在二半山区和河谷地带,蓄水工程共8399件,小(1)型水库工程3座,小(2)水库工程17座,蓄水塘坝111座,设计总蓄水量1468万m3,年总供水量809万m3,彝良县农田水利规划,根据2008水利设施现状,结合2015年、2020年各水平年规划灌溉面积,以重点渠道改造、新建渠道、新建小水窖等几个方面进行布局。结合流域规划和行政区划以乡镇为单位进行项目区划分,各项目区根据水平年规划灌溉面积布置工程内容,到2020年全县总体规划布置灌区31件,受益17.684万亩,新建或改造渠干渠31条369.8km,支渠及以下328条291.26km,渠系建筑物分水闸、节制闸327座、量水堰186座、人行桥348座、防洪桥370座;新建小型水池40000个、容积120万m3,受益2.0万亩。新建田间道路66条、长155.2km,农艺措施15.346万亩(其中:绿肥种植2.511万亩、聚土垄作3.751万亩、秸杆还田2.45万亩、测土配方6.634万亩),土地开发整理1.643万亩,山区坡耕地整治2.695万亩。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010-2020年我县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68192.1万元(水利工6程规划投资57474.82万元、其它投资10717.28万元),工程资金筹措采用上级补助与受益区群众投劳折资的方式解决,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85%,市县配套5%,群众自筹10%。即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57963.281万元,市县配套3409.605万元,受益区群众投劳折资6819.21万元。2010-2015年总投资40222.06万元(水利工程规划投资32633.69万元、其它投资7588.37万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34188.754万元,市县配套2011.103万元,受益区群众投劳折资4022.206万元;2016-2020年总投资27970.03万元(水利工程规划投资24841.12万元、其它投资3128.91万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23774.53万元,市县配套1398.50万元,受益区群众投劳折资2797.00万元。四、工程效益分析彝良县农田水利规划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内部收益率EIRR=17.5%>12%(社会折线率),经济净现值FNPV=7417.90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30>1.0等主要指标均满足要求。彝良农田水利规划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环境因子单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轻避免;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表现为噪声、废水、废弃物的影响,因其影响范围小,时间短,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措施,施工结束后可自行消失和减免。整个规划项目利大于弊。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不存在制约工程实施的环境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五、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划实施专门机构,二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责任制和督办制度,三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四是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促进工程尽早上马。7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彝良县地处滇东北高原,属昭通市中部,位于东经103°51′12″~104°45′、北纬27°16′~27°57′之间,东靠镇雄,西邻昭通,北与盐津及四川的筠连县,南与贵州省的赫章威宁县接壤;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国土面积2796km2(2008年统计)。1.1.2地形、地貌彝良县位于滇东北高原的东北部,乌蒙山脉边缘,由于地形的抬升和河流的冲刷切割作用,大部分地区为侵蚀山地,属中山深切割侵蚀地貌。境内地形比较复杂,仅在南部与贵州接壤的奎香,中部的荞山、钟鸣、小草坝、龙安等地区有少量的平缓地带,属残存的高原平坦面,其他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为主,最高点为西南部与昭通市接界的海拔2840m的韭菜坪梁子,最低点是西北部与盐津县接界的白水江的出境点海拔520m的大坡,境内相对高差2320m,属典型的山区县。山脉呈东西走向,属“多”字形构造的横断山脉纵谷。根据我县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境内地貌类型大致可分为:构造侵蚀山地地貌,深切割中山、丘陵台地地貌,构造侵蚀与溶蚀相间的中、高山峡谷地貌,岩溶地貌。1.1.3气候水文8本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影响,气候差异大,垂直变化显著。地势自南向北倾斜,故在境内中部的钟鸣、龙安、三道一带,形成明显的气候分界线,此线是昆明静止锋停留处。线以北,多雨潮湿,日照少,具有四川盆地降水丰沛.气候温和的特点,线以南,温高少雨,日照较多,干湿季较分明,属云南高原型气候,家之地势起伏急剧,使本县气候更趋复杂多样,俗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形成了典型的立体气候,有彝良县气象站47年的观察资料可以查用。洛泽河有国家水文站马路村水文站,白水江有牛街水文站。雨量站南部有龙潭、格拉河、荞山。北部有小草坝、龙海等雨量站有35年以上的观察资料可以查用。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7毫米,北部多年平均降雨为1200毫米,根据海拔高程在高处降雨多,最大的到1692毫米,海拔底的降雨少,最小到481.3毫米。2008年国土资源从新核查后改为2796m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7.12亿m3,平均降水深969.9m3;由降水形式的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4.547亿m3,其中地下水6.962亿m3,径流模数为53.647万/年.km2。1.1.4区域地质彝良县位于华夏系构造体系,北东—南西向扭动构造体系中彝良向斜与底武向斜之间百里短轴背斜南东翼,褶皱构造较发育。百里背斜核部为二叠系地层,向斜两翼主要分布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三叠系,其次为新生界第四系及上古生界二叠系,区域西北及东南侧分布古生界泥盆系及志留系地层。区内构造复杂,属南北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交接部位,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据统计1917年以来,附近地区共发生过破坏性地震22次,其中8度以上有6次,地震活动受南北向构造控制,大致作北西30°方向9展布,东南起彝良往西经大关进入永善、雷波至马边等地,构成一条强烈活动带,据《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1.2社会经济状况全县国土总面积2796km2(2008年统计数据),2008年共有15个乡镇,其中3个县辖镇,村委会(居委会)137个其中居委会4个,农业社2912个,全县总人口561736人,平均人口密度200.9人/km2,有汉、苗、彝等八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5019人,农业人口531223人,非农业人口30513人,耕地面积604095亩,人均耕地1.08亩,生产总值(当年价)209758万元。第一产业72078万元;第二产业81815万元;(其中工业67589万元;建筑业14226万元)

1 / 1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