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外国经济史主讲人:邵喆静联系方式:13752881660参考书目: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1~3册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何炼成,《中国经济史》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分析史》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课程框架导论第一章英国第二章美国第三章法国第四章德国第五章俄罗斯第六章日本第七章印度、埃及和巴西学习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五个主要国家各自经济发展历程的主线,并能根据此作出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简单比较。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科简介第二节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三节学习意义第一节学科简介一、经济史经济史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一门专史,是一门边缘学科。二、经济史和经济学经济史指经济的历史、历史上的经济、过去的经济实践三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萨缪尔森1、经济学的任何假设和命题,都必然来源于经验和事实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3、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三、经济史的假定方法1、人性假设经济史“以最显著的方式随着每一个时代而变化着”经济学“经济人”的假设2、“反事实假设”(美国经济史学家福格尔首创)四、外国经济史与中国经济史相对应的一门学科。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共同的发展规律、各自的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主客观因素。第二节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外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的是从地理大发现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以机器做动力的现代生产方式如何在欧洲产生、发展,又如何向全世界传播的历史过程。现代新生产方式如何破坏传统农业旧生产方式,如何克服自身弱点以及巩固自己的过程。二、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几大板块进行研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1)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特点和规律;(2)在工业化带动下各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具体过程、特点与规律;(3)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形成、演变与特点;4)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国政府的政策与作用。三、研究及学习方法1、大料阅读有关经济史的著作2、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3、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物,来理解国外,尤其是欧美经济发展进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三节、学习外国经济史的意义:一、把握和加深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二、学习历史上后发展国家成功进行现代化的经验三、有助于新的经济理论的提出,“实践出真知,历史出理论”。航海大发现航海时代人类社会的三种社会形态一、自然形态人口稀少,自然资源非常富裕,全世界人类缺乏增长的动力。2万年以前,全球人口30万,自然界供给的食物,足够维持人类的生存。自然和人类是融为一体的。二、传统农耕社会传统农耕社会,没有民主国家。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因此获取财富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掠夺,而不是创造,由此就有了战争。三、现代工业文明人口增长了,民主国家建立起来了,独立宣言发表了,人生而平等了,因此,通过掠夺获得财富不再成为可能,唯一生产财富的方法只能通过创造财富。因此,就有了经济增长。第二节资本主义的兴起一、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的兴起东西方的文化、制度、思想等等一系列的不同产生的根源是生存环境的不同决定的。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起因)1,对黄金的渴求(1)、东西方贸易的变化,造成西欧对黄金的渴求(2)、技术进步: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东方造船技术传到欧洲火药引进欧洲地圆说三、国家支持资金地理大发现的主要经过1、葡萄牙人:亨利亲王迪亚士,1487——1495(向南)穿过非洲,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2、西班牙人: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3、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来说,启动商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商品流通范围扩大和商品种类增多:可可,烟草、咖啡——大米、蔗糖、茶叶等亚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出现期货、股票、特许公司等2、完成了原始积累3、输出文化资本家学术上指:占有生产资料,使用雇佣劳动力,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人.资本家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并有一定发展后才出现的,因为他们使用的是雇佣劳动力,剥削的主要是工人而非地主所剥削的农民.而且地主一般只有土地.2.封建制度下,从劳动力方面:农民被土地束缚,无法从事其他行业,使劳动力减少.市场方面:封建传统的自然经济,自己自足,大大阻碍统一的市场的形成.资本方面:竞争少,使得生产力发展缓慢.思想方面:封建思想重农抑商是很明显的.资: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或社会制度.封:在封建制度下,地主阶级霸占有的土地出租给农民,剥削农民.第二章英国第一节:工业革命前期第二节:工业革命第三节:经济缓慢发展与强国地位的丧失第四节:两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危机第五节:20世纪经济的曲折发展第六节:20世纪70——90年代经济滞胀、改革与增长第一节工业革命前期一、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国土面积较小、资源丰富二、近代农业革命、人口及圈地运动1、马尔萨斯陷阱2、农业革命——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休耕改为轮耕,英国成为“欧洲的粮仓”农业革命——扩大市场、促进市场交换3、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三、科学——开启工业革命的钥匙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依据——牛顿力学、数学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687)四、海外活动(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各种行业的出现新的商业组织的出现:合伙制、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价格革命促进社会分化(新兴农场主和工商业者开始壮大)重商主义思想(把货币当做财富的唯一形式)的出现五、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市场、制度君主立宪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分工理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1624年《专利法令》、《合伙契约法》、《货物买卖法》、第二节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方面: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社会阶级结构: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社会经济结构: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浪潮的出现社会生活结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改革运动的高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厂制发展起来。从世界格局方面:政治格局:极大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经济格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工业革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新行业的出现: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等等交通运输与通讯业贸易与金融业自由贸易政策与金本位制城市化金本位1、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2、含有一定成色、重量的黄金金币为本位币,可在市场上流通,流通中的其他货币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3、居民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黄金4、对黄金的输出和输入没有任何限制金本位制的调节作用:一国国际贸易逆差——黄金流失——减少本国货币供给量——降低物价——刺激出口——维持国际贸易平衡第三节:经济缓慢发展与强国地位的丧失英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0%5%10%15%20%25%30%35%1870年1913年系列1英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英国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22%15%0%5%10%15%20%25%1871年1913年系列119世纪90年代被美国超过,20世纪初被德国超过,落为世界第三位。1913年,英国的钢产量为778万吨,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不足德国的1/2。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一、自由贸易政策本身的弊端——农业衰落——农业及农业原料依赖于进口二、自由贸易体制的动摇: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1789年《关税法案》2、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1841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3、其他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三、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向电气化、自动化转变;涌现出的新行业:电气设备、汽车、飞机、石油采炼、化工;新能源的出现:电力、石油、天然气热衷于传统工业,没有加大对新行业的投资;殖民地开拓、大量资本输出国外;1911年,英国的国外投资收入为19400万英镑,而该年英国国内的工业收入仅为5000万英镑四、其他原因1、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丧失了工业科技的优势2、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3、企业家精神的丧失4、一战前期英国经济被美、德超越,市场优势丧失5、开始出现生产过剩,经济严重依赖外部6、每隔十年会出现一次经济危机第四节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时代的经济一、一战中的英国1、国有化2、工业结构的变化:传统部产出下降,军事相关部门产出增加3、物价高涨、罢工4、内部市场的混乱5、国际贸易中断6、对外投资严重受损二、一战后的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优势1、英国从站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2、一战中,商船损失,使得其航运业遭受重创,英国贸易质量下降3、国际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4、战后完成殖民领土的最后一次扩张,但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耗而大大减弱5,海外市场的萎缩和国内生产能力的下降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发起的经济大危机波及到英国生产过剩信用危机1931年放弃金本位制1932年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四、二战期间的经济军需工业的增长及技术更新传统工业和民需工业的落后粮食危机增加税收,贸易保护主义采取计划手段控制经济世界贸易下降第五节50-60年代英国经济一、马歇尔计划目的: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参与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西德、英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土耳其和美国同时,美国向欧洲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敦促欧洲一体化战后的境况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国家马歇尔计划的结果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西欧各国政治环境得到了稳定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行业日益衰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科技革命带动的新行业:航空航天、电子、核能、通讯等蒸蒸日上三、国有化运动:1、从1945年到1951年,艾德礼政府先后通过8个国有化法令,将英格兰银行、煤矿(1945)、航空(1946年)、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1947年)、煤气(1948年)和钢铁(1951年)等行业实现国有化。2、1974年3月,再次上台的威尔逊工党政府把国有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国有化带来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弊端:一是“公共性”与“企业性”的对立。问题:1、国有企业的低效率2、国有企业挤占大量资金,加速了英国的通货膨胀和巨额财政赤字3、工会势力的膨胀加剧了劳资关系的紧张四、社会福利制度-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1、概要介绍了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2、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

1 / 1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