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观察诊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的观察诊断浙江教育学院张孔义zhangkongyi@yahoo.cn一、课堂教学观察诊断的理论含义:课堂教学观察诊断是指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教学评价的理念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指导,由教学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及被评教师等组成诊断小组,运用科学的观察手段来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发展方向。从传统的听课、评课转向现代的课堂教学诊断理论依据:有效教学研究课堂观察技术行动研究方法教学评价理论(一)、课堂教学观察的内容分类观察诊断组织者预先培训并指定几位听课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分类分析与诊断。如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统计,教师提了哪些问题,学生提了多少问题,问题的针对性,问题的质量,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处理这些问题等。由不同诊断者进行统计、分析、诊断,在研讨活动中分别交流。分类诊断有利于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总结经验提升理论。(二)、课堂教学观察诊断维度1.教学目标观察诊断2.教学内容观察诊断3.教学方法观察诊断4.教师反馈观察诊断5.思维教学观察诊断6.教师表扬行为观察诊断7.教师检查行为观察诊断8.教师巡视线路观察诊断9.课堂管理观察诊断(三)、课堂教学观察诊断步骤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主要步骤如下:确定观察诊断的目的、内容设计和制作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专项信息记录表确定观察诊断对象观察记录课堂教学(听课、视频录像、分类诊断)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描述课堂教学与执教老师访谈、看教学设计、教后反思、完善记录内容各专题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交流结论和分析意见写出课堂教学诊断报告。(四)、课堂教学观察诊断的原则常态课原则,即任课教师的备课和上课都要在常态下进行,不做特殊加工,以保证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是真实的。小组合作原则,即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参与,大家都是诊断者又都是被诊断者,以保证教师共同提高。就事论理原则,即对教师教学行为要进行理论分析,不能就事论事,以保证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同步提高。重在改进原则,即诊断的重点要放在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上。(五)、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诊断能力水平教师诊断能力划分为4个水平:水平1:零诊断水平,表现为意识不到教学问题的存在,没有诊断出任何一个教学问题。水平2:模糊诊断水平,属于这一水平的教师,虽能意识到教学问题的存在,但不能准确指出教学问题是什么,所诊断出的教学问题都是不恰当的。水平3:部分———准确诊断水平,属于这一水平的教师,明确意识到了具体的教学问题,能准确诊断出部分的确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水平4:全面———准确诊断水平,属于这一水平的教师,全面、准确诊断出了的确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六)、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现状能力因素:教学目标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教学方法教学问题诊断能力、师生互动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根据曾拓等人的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总体水平偏低。4个方面教学问题诊断能力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教学方法教学问题诊断能力、师生互动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教学目标方面的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显著低于其他3方面的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3方面教学问题诊断能力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还表明,教师的教学问题意识、教师条件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教师的背景变量职称、学历、教龄对教师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原因分析:这主要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反思水平较低有关。正是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缺乏深入反思,反思理论肤浅,在教学上常常满足于采用大家普遍认同、自己常年使用、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而不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及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所以才出现了中小学教师教学问题诊断能力偏低这一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现象二、教学目标观察诊断1、教学目标确定是否恰当(符合课标;结合教材;适合学生;是否具有整体性或系统性;是否可操作)2、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师明确与学生明确问题;呈现方式)3、教学目标是否落实(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具体化、充分展开;怎样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三、教学内容观察诊断教学内容清晰: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阐述处于或稍高于学生目前水平上1、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学生需要(《两小儿辩日》)2、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如何(低于学生、等同学生、略高于学生、远离学生;充分挖掘学科特有的价值;案例:“0”的认识、1000是什么)3、教师教师怎样组织内容:教学内容有多少项,各项内容如何联系:无联系、有什么类型的联系、这种联系学生是否感受到、呈现本课内联系、呈现本课与学生已学和将要学的联系(前提性知识)、怎样联系(过渡、教师作结构性陈述,既紧密联系且学生感受到)4、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学是否集中和充分(陈述知识、程序知识、条件知识)5、教师怎样向学生阐释学习内容:是否易于理解,语言是否简明清楚6、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所教的与学生实际学到的是否一致《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课文感悟的方法指导。2.学生能多角度、多侧面说出故事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教学程序】一、导入:感悟准备1、朗读,理解文意:2、从记叙六要素解读课文。二、感悟行动:1、感悟指导:感悟格式——…………,告诉我们…………。感悟角度——人物、事情;语言、神态;全文内容、具体语句。感悟示例——2、学生感悟:选择角度,寻找感悟触发点,写出自己的感悟。教师评价。三、感悟须知:学生小结经验,教师归纳。四、感悟再训练(备用):翻译下文,并多角度写出感悟: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深层含意,理解文章主题。教学过程:一、比较题目:亲爱的爸爸妈妈、克拉库耶伐次之行、沉重与美丽、纳粹·人性、呼唤和平……(梳理文章内容)二、寻找对立,理解文意: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引文与正文、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历史”与“现实”:参加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四、改写遗言,品悟生命1.聆听汶川地震场景(ppt):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2.示范:原句“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改句“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呼唤你们了,可是我不想离开你们。――鲁比沙。”3.学生改写,全班交流。4.小结拓展。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上课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小朋友们,知道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吗?学生急忙举手回答:“零”。老师似乎不满意其回答,暗示起坐下。启发道:谁再动动脑筋,0又像什么?生2:像轮胎。老师:你真会动脑筋,想得非常好。生3:“0”像太阳。生4:“0”像十五的月亮。生5:“0”像西瓜。……与此同时,教室里的学生都是抡起手臂把桌子敲得震山响,纷纷抢着发言,各种想象应有尽有。(老师分别予以表扬,表扬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课堂的气氛持续了将近20分钟。学生所描述的都是有关“0”像什么。即将下课,老师进行着课堂小结。老师: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生1:我们学习了“0”,我知道“0”像鸡蛋、像地球、还像……学生还想说,老师马上暗示其坐下,让其他的学生回答。生2:我知道了“0”像太阳。生3:我还知道“0”像车轮胎。连续叫了4个学生,学生的回答都是“0”像什么。老师只能作罢,草草说了有关“0”的作用与意义,就宣布下课了。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堂很热闹的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启发,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这堂十分贴近生活的数学课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是从最后的小结可以看出明显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几乎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物理题开普勒在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1.科学家是否有丰富的情感?2.没有十六年的艰辛探索(例如,对火星轨道的七十余次尝试,对8′角度偏差的苦苦思索,对几千个数据的整理验算),开普勒的情感体验能否达到这样强烈?3.在你十多年的生命经历中,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吗?4.面对开普勒十六年的艰辛探索与那一刻的幸福感受,你觉得值得吗?四、教学方法观察诊断教学多样性是指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多样而灵活。1.使用多种手段吸引注意力2.随教学发展变换活动(举例、讲授、提问、练习等)3.变化提问和探索的方式(集合问题、发散问题,阐释、寻求、再指导,有多少问题需要学生记忆事实、分析、综合、评价问题解决?)4.奖赏和强化相结合(语言赞扬、奖励卡)5、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的适应性1.教师教学方法观察与评价表2.从认知维度观察诊断教师提问v冰心的《小桔灯》,其中描写小姑娘的房间摆设是这样的:“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的旁边,不住地打量我。”v小姑娘家中有些什么东西?v文章描写小姑娘家中的用具有什么特点?v了解问题类型及其认知功能(1)v记忆性问题,要求识记和回忆文章中有关的事实和知识。例如“文章中描写什么人物?什么事件?”v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板书课题、作者)。v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v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v师:(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v生:(齐声回答)都德。v师:为什么?v生:我们曾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问题类型及其认知功能(2)v解释性问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文章表达的意思,例如“作者运用这个词语表达什么意思?”标题说“不死”,文末又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不矛盾吗?v分析性问题,要求分析事实、结论、价值及其内在联系,例如“文章可以划分多少部分?”“文章为什么按这顺序来写?”《皇帝的新装》:文中两个骗子并不高明,他们的谎言只要有一点点的头脑,便可识破,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受骗,这些人受骗的原因是什么?v比较性问题,要求比较多个事物、观点的同异,如为什么用“死海不死”这样的短语做标题?改为“死海”行不行?“朝鲜防空洞里的战士三次答话时的笑有什么不同?”(《谁是最可爱的人》),“黄世仁对扬白劳三次不同的称呼有什么共同点?”(《白毛女》)v整合性问题,要求把文中不同部分的内容概括起来,使之成为有意义的连贯的整体,如“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v问题类型及其认知功能(3)v推测性问题,要求推论出含蓄的言外之意,例如,“家里很穷,为什么还要‘衣冠整齐’地去散步?”v运用性问题,要求把文章中的概念、观点、价值等运用于新的情景中去,如“世界上还有哪些动物属于两栖动物?”(《两栖类》)v评价性问题,对文章所写的内容作出评价,如“应当怎样正确对待老孙头这个人物?”(《分马》)v创造性问题,要求展开想象,重新组织文章一些信息来获得创造性的答案,“布鲁诺惨遭火刑时,凝望遥远的天空,他在想什么?”问题类型及其功能总结v记忆性问题低级认知水平v解释性问题中级认知水平v分析性问题v比较性问题v整合性问题v推测性问题高级认知水平v运用性问题v评价性问题v创造性问题v问题的合理分布v在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三级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1.8%、44.7%和19.7%。这比例是较为合理的,它表明了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事实材料,更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中、高级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评价文章的能力,发展智力课堂教学的观察诊断(二)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