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专业知识中国美术史第一节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制陶工艺的代表: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黑陶。陶器的重要遗址:仰韶文化主要分部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高。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高。《人面鱼纹彩陶盆》《三鱼纹盆》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代表作。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主要分部在甘肃、青海地区,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马家窑类型的绘画代表。二、玉雕艺术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出土的碧玉龙是北方红山文化代表作。第二节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类别:礼器、乐器、兵器、杂器礼器主要在祭祀,宴会和各种礼仪式活动中使用,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被奴隶主职位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发展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突出。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1)四羊方尊,湖南出土,现存商代青铜方尊最大的一件。(2)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2(3)三星堆铜面具,是三星堆青铜雕像中的一件。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4)春秋莲鹤方壶,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特色,反应了春秋中期新旧思想的交替,被誉为时代精神的象征。(5)战国牛虎青铜案,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出土。是战国青铜艺术中的杰作。(6)采桑宴乐攻占铜纹壶,是时代特色鲜明的战国青铜器。(7)大型铜编钟,湖北随州曾侯墓出土,战国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二、先秦绘画最能代表战国时期绘画艺术成就的有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两幅帛画。这两幅世界上最早的丝织物绘画具有送死者灵魂升天的含义,表达了楚文化中简朴的道家思想。内容上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艺术特点:(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2)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3)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正确。《人物龙凤图》帛画所绘的墓主是位贵妇,侧身而立,双手合掌。在她的头顶上方有神龙祥凤,全图表达了祈神引导,使墓主灵魂升天这一主题《人物御龙图》帛画正中绘一有胡须的男子,侧身御龙。龙身前下方有一鲤鱼开道,龙尾企立一鹤,表示龙正在天河中行进,显示主人的华贵。第三节秦汉美术一、秦汉绘画壁画:汉代墓室壁画的重要代表有河北望都1号东汉墓壁画。帛画:长沙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东郊,出土的T字形“非衣”帛画,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断绘墓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3二、秦汉雕塑(一)秦兵马俑秦代雕塑代表性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坐落在陕西省现实临潼区骊山北麓,于1974年至1976年在秦始皇陵东垣外的临潼西杨村南边,先后发现三座埋葬大型陶塑兵马俑的从葬坑,这项重大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号坑象征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是统领一、二号坑的军事指挥部。它们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艺术特点:(1)以群雕的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4)象征秦王朝国力和武力强盛,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二)青铜铸像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是甘肃出土的一批东汉末年的青铜车马仪仗俑中杰出代表作,它表现一匹撒开四蹄飞奔着的马,一只落地的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飞鸟。马的动作很轻盈,一起翱翔在半空,整个重心都落在了踩飞鸟的那只足上,无论是造型的高度完美,还是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都称得上是一件杰作。(三)汉代石雕与陶俑汉代大型纪念性雕刻,以西汉汉武帝茂陵陪葬墓之一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为代表,目前现存大型石刻14件,代表性石雕是《马踏匈奴》。马踏匈奴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还象征骠骑将军。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站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艺术特点:石雕采用整石雕刻,形式语言简练、夸张、在形体大的转折处进行了大胆而简洁的削凿,并在细节表现上采用了浮雕和线刻的手法,使得整个雕塑更加雄浑大气,充满生命力。在对马下的匈奴人的特征处理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整个人物形象造型简练,艺术家以立马的彪悍和马下匈奴人的狼狈来暗示马上将军驱敌胜利的威武姿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汉代陶俑是秦汉雕塑的一部分,主要分类有王侯兵马俑和民间日用俑。东汉的《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汉墓,塑造了以为坐姿老年说书艺人的形象。他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一副幽默滑稽的样子,使观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此俑造型简括,形体动态略加夸张,面目生动传神,表现了一个诙谐幽默的艺术家形象,反映了汉代人注重内在神韵表达的艺术特色。4马踏匈奴击鼓说唱陶俑三、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根据资料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画像砖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代的画像砖用模印和刻划两种方法制成,形状分为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在汉代,人们用画像石、模印烧制的画像砖建造墓室、祠堂、石阙等,以装饰炫耀地位。代表有山东嘉祥武梁祠之车骑、西王母、历史故事巨型画像石;河南南阳出土的《斗牛》画像石;四川大邑出土的《弋射收获图》画像砖等。四、秦汉工艺美术代表作有《羊形灯》《长信宫灯》《错金博山》《漆棺》《云纹漆鼎》《汉代长乐明光文锦》《羽人骑天马》玉雕等。五、秦汉建筑秦汉统一,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总体风格豪放朴拙;木结构趋向完善;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和陵墓为主。有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第四节魏晋南北朝美术一、魏晋南北朝画家(一)曹不兴是东吴有记载的第一位有影响的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时使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二)卫协西晋画家,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5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他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三)顾恺之东晋人,出身士族家庭,是个典型的士大夫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以“画绝、才绝、痴绝”驰名于世。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睛的刻画,作画数年不点眼睛,人物“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同时擅长以绘画艺术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面貌。其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现今传世的顾恺之作品摹本有歌颂曹植与甄氏神人之恋的《洛神赋图》和劝诫妇女德行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顾恺之的绘画特点(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2)明确提出“传神”的重要性;(3)加强了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构思;(4)创造了“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5)在画法画理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洛神赋图》简析(1)士大夫人才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图画。(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4)体现了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画家通过对当时贵妇的生活描写,展露出她们的神采,注重用线条造型来创造绘画形象是其主要的特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四)陆探微南朝宋明帝时期画家,擅长人物画。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他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是对崇尚玄学、重清淡的六朝人士形象的生动概括。6(五)张僧繇南朝萧梁时期画家,他的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他的画风“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被称为“疏体”,不同于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风格。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被称为六朝三杰。(六)曹仲达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能将佛像的人体比例画得与真人一样,被誉为“曹家样”。据记载“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的“曹衣出水”。代表作《维摩诘图》《释迦牟尼说法图》等。(七)杨子华唐代画家阎立本认为他“自象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绘有《北齐校书图》传世。二、魏晋南北朝的绘画理论(一)顾恺之的画论及主要论点有:传神论;强调以形写神;迁思妙得。(二)宗炳与王微的山水画论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肯定了山水画艺术的美感享受作用,提出山水画具有“畅神”功能。王微在《叙画》中说“忘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认为绘画的功能是从观赏表现春秋美景的山水画那里得到精神享受,将“畅神”功能进一步深化。(三)谢赫与《古画品录》谢赫是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他的《古画品录》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家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书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的标准,即“六法”。六法:(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6)传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与复制。《古画品录》中还指出绘画具有“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社会功能。三、魏晋南北朝壁画与石窟艺术(一)壁画艺术1、敦煌壁画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以佛本生故事为主。72、河西魏晋墓室壁画(1)吐鲁番晋墓出土的《地主庄园图》是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2)甘肃酒泉丁家闸墓室壁画,描绘天地人间三种境界,是十六国时期难得的绘画遗物。3、高句丽墓室壁画朝鲜半岛安岳冬寿墓壁画与中国壁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二)石窟艺术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昙曜五窟规模宏伟,主佛造型顶天立地,后背有华丽的顶光和背光,气势壮观肃穆。第二时期佛像开始变得慈祥和悦,服饰变成冕服。第三时期多位小型创作,多瘦骨清像的佛像造型含蓄的微笑表现了对现世的关爱。2、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南的伊水河畔,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代表石窟:宾阳洞、古阳洞、莲花洞、石窟寺洞等。北魏时期最宏伟的是宾阳洞。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四、魏晋南北朝书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代表人物:(1)钟繇,字元常,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代表作《宣示表》《荐季直表》等,(2)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丧乱帖》等。(3)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代表作《中秋帖》《鸭头丸帖》等。(4)王珣,字元琳,东晋琅玡临沂人,署名书法家王导的孙子,王洽之子,王羲之再从侄。代表作《伯远帖》等。其中《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被乾隆珍藏在紫禁城养心殿三希堂,被视为中国书法最珍稀的作品之一。第五节隋唐五代美术一、隋唐书法代表人物:(1)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2)欧阳询:楷书,代表作《九成宫礼泉铭》;(3)柳公权:楷书,代表作《神策军碑》《玄秘塔碑》;(4)颜真卿:楷书,代表作《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行书《祭侄稿》;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二、隋唐五代绘画(一)隋唐五代人物画代表人物画家:81、阎立本绘画特点: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擅长政治题材,多取材宫廷生活和历史事件,他的绘画创作毕生密切适应着初唐巩固政治的需要。歌颂帝国强盛,成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