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报告课程结构课程与教学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期末报告课程结构第十组英文科夜外五38943001廖宜成夜外五38943104郑涵外文四48912034林黎晖外文四49012038吴蕙姗外文研一79312002杨雅雯黄政杰—课程设计—课程的结构学校课程的结构:首先我们可将课程划分为「实有课程」和「空无课程」两部分。其次在实有课程之下,可再分为「外显课程」和「潜在课程」,而外显课程包含了「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正式课程又分成各类教学科目,每个科目之下又有单元、章节或课。非正式课程则包含学校有意安排的正课之外的各种学习活动。学校课程的结构图如下:相关概念及各名词解释如下:课程结构=校内课程+校外课程校内课程:正式课程(课表排有授课时间表的学习活动)+非正式课程(课后活动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潜在课程正式课程:formalcurriculum乃学校依据中央规定实施的课程,内含许多空间由学校安排设计。非正式课程:informalcurriculum乃学校规画、安排的典礼、比赛、表演、运动与仪式等各种校内外活动。外显课程:explicitcurriculum将课程发展者、决策者等人的意向纳入,并陈述出来的课程,这可从课程的内容中发现。(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乃教育人员的身教,学校的境教,及其它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的副作用。实有课程:学校之内实实在在存在的课程,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这三者可合称为「实有课程」。空无课程:Nullcurriculum在众多有待学习的内容中,经过审慎考虑,决定排除的学习内容(缺乏的而又重要的课程)學校課程實有課程空無課程外顯課程潛在課程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空无课程是和实有课程(包括正式与非正式课程)合为课程探讨的整体,空无课程它是指由空缺而未规划的角度去检讨充实既有课程,可以为既有课程的一部份,也可以与已发展的课程平行设计。黄炳煌—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结构大部分课程注意的焦点均在保持各别学科本身之逻辑的完整性,至于各科彼此间的关系,以及各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所占的地位,很少顾及。课程设计者不单要关心个别学科本身的结构,也应关心整个教学方案的结构。如何去发展一种课程的一般性结构,使各个独立自主的学科不会导致整个课程的分崩离析,是个不简单的任务。简单说,学科与学科间的关系,乃是整个课程的结构中心。根据ArnoA.Bellack的看法,各学科间的关系至少有三种:1.同质或同盟指处理类似问题或现象的学科,例如各种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间的关系,有其共同目标。像是都在描述并解释人类的社会文化,或是解释物理现象等等。2.广域知识相互间的关系例如文学与科学两大领域间存有极大的鸿沟,唯有透过对教育的探讨,才有可能弥补这两种文化间的鸿沟。3.知识与人间事物的关系通才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成为各科的专家,而应该是能使学生利用文化中的各项资源,协助他们在所处的复杂世界中创造出意义和秩序。教育上所谓的科技整合意指在学习的组织上能顾及上述三种关系。我们应寻找可以导致许多不同的「教与学」的结构,让每一个教与学的结构均适合于某一或某群学科。在设计课程和准备教材时,也必须顾及这些不同的教与学结构。王文科—课程与教学论:结构理论取向—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取向论者,关注课程的组成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采取分析的途径,描述与解释诸项课程因素在教育情境内交互作用的方式。课程结构取向论者采宏观或微观层次分析课程,宏观层次的理论家以古拉德(J.Goodlad)为代表。微观层次的理论家以彭斯纳(GeorgePosner)跟史跩克(KennethStrike)为代表,说明如下:一.宏观层次:主要是在探究决定课程的影响因素与下列四领域彼此之间,且与周遭环境产生之交互作用。1.社会的领域或层级。主要是涉及联邦、州或地方在政策上所作成对课程决定的影响力。2.机构的领域或层级。主要是学校层级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后课程内容与安排的决定。3.教学的领域或层级。主要是教师在教室层级决定的课程因素。4.个人或经验的领域或层级。主要涉及学习者本人经验经验的课程因素。二.微观层次:主要是分析课程结构中的细微因素,并用来揭示排列课程内容顺序的五种原理。1.与世界有关原理。即课程内容结构反映出人、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2.与概念有关原理。即课程内容顺序反映出概念界的组织。3.与探究有关原理。即课程内容顺序的安排须与特定的探究方法有关。4.与学习有关原理。即以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决定课程的顺序。5.与效用有关原理。即学习的顺序须与社会、个人及生计的脉络有关。黄光雄、蔡清田—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课程的结构课程组织的结构:垂直组织: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前后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纵贯排列的问题。课程组织的垂直结构:学校时间的划分,提供一系列的时段安排,以组织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课程组织的垂直结构层次:学习方案、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学习单元、题目、日课。学习方案(学习程序、学程):学校为特定种类的学生计划、发展、设计的学习经验与课程内容。1.以年龄区分:如高一课程2.以学门领域类别区分:如高工汽修课程3.以专长性向、学习类别区分:如高中美术班课程学习方案=学习领域=学习科目由大至小排列,学习方案包含各种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包含各种学习科目。学习科目:学校规划的学习方案和学习领域之下,一套学校提供的学习经验。学习领域跨越连续多年,学习科目为一学期或一学年。学习科目的组织方式与步骤:1.学校根据政府颁布之课程标准,规划学科类别:如国中英语科2.学校将学科细分为年级、学期的单位:如国一英语3.教师组织内容,设计为学习单元以学科结构作为课程组织及课程设计核心的实例:布鲁纳在《人的研究》的课程大纲中,提出三大问题:1.人类的人性特质是什么?2.人类如何发展其人性特质?3.如何让人性特质更进一步发展?课程设计人员为尝试解决上述三大问题,将以下五种人性发展驱力作为学科结构:1.工具制造2.语言3.社会组织4.人类儿童时期的养育与管理5.人类意图解释其生活世界的努力进行课程单元设计时,如果师生一起设计,将可带动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理解,提高学习动机,设计课程单元时,应注意下述原则:1.弹性原则2.动机原则3.容易原则课程组织单元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决定一般的课程架构是何种课程组织型态2.决定采用何种一般性组织原则3.决定所要采用的单元4.发展设计弹性的资源单元5.师生共同设计每班所要进行的课程活动实际的教学单元,应随着实施的进行而弹性调整;课程组织类型包括科目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等。范围和顺序是课程设计人员要考虑的组织途径,范围指课程单元的安排,顺序指根据时间所做的课程安排。考题题目(D)1.老师表现出希望学生照做的行为,像「准时」这一点,只要随时能够做到准时,学生也会跟着准时是属于下列何种课程?(A)正式课程(B)非正式课程(C)学校课程(D)潜在课程(C)2.时代变迁迅速,实有课程变得陈旧且赶不上知识爆炸,导致学校课程缺乏了该有而未有的成份,这简称为甚么样的课程?(A)实在课程(B)非正式课程(C)空无课程(D)外显课程(C)3.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或潜在课程,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学校之内,这三者合称为:(A)学校课程(B)学习经验课程(C)实有课程(D)外显课程(B)4.学习经验的教学如运动会、竞赛活动、周会、、班会等课程控制较少,学校的自主性较大,基于学生的影响是较自然的,因此这课程的名称为:(A)正式课程(B)非正式课程(C)课程潜在(D)学校课程(C)5.下列何者在设计课程时,会关注于课程的组成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采取分析的途径,描述与解释诸项课程因素在教育情境内交互作用的方式?(A)技术—科学取向论者(B)非技术—非科学取向论者(C)结构取向论者(D)以上皆有。(A)6.课程结构取向论者采宏观或微观层次分析课程,宏观层次的理论家以谁为代表?(A)古拉德(J.Goodla(D)(B)泰勒(Tyler)(C)彭斯纳(GeorgePosner)(D)史跩克(KennethStrike)(D)7.宏观层次主要是在探究决定课程的影响因素与各领域彼此之间,且与周遭环境产生之交互作用,下列何者为其探究之领域?(A)社会的领域或层级(B)教学的领域或层级(C)个人或经验的领域或层级(D)以上皆是(D)8.微观层次主要是分析课程结构中的细微因素,并用来揭示排列课程内容顺序的原理,下列何者为其揭示之原理?(A)与世界有关原理(B)与学习有关原理(C)与效用有关原理(D)以上皆是(A)9.下列何者非新课程的缺点:(A)强调知识的统整(B)强调个别学科本身逻辑的完整性(C)忽视各科间的关系(D)没顾及到各科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地位(C)10.下列何者非课程设计者需关心的:(A)学科本身的结构(B)整个教学方案的结构(C)如何发展一种课程的一般性结构,使整个课程能分开独立(D)如何发展一种课程的一般性结构,使各学科独立自主,又不使整个课程分崩离析(D)11.学科间的关系不包含下列何者:(A)同质或同盟(B)广域知识相互间的关系(C)知识与人间事物间的关系(D)异质或抗衡(B)12.关于学科结构对教育的重要性,下列何者为非:(A)为教育人员必须处理的问题(B)应寻求出学校中最好的「教与学之结构」(C)应寻求可以导致许多不同的「教与学之结构」(D)在设计课程和准备教材时,须顾及到不同的教与学之结构(A)13.将学校时间的划分,提供一系列的时段安排,以组织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是为课程组织的什么?甲、垂直结构(B)学习领域(C)学习科目(D)学习单元(B)14.学校为特定种类的学生计划、发展、设计的学习经验与课程内容,如高一课程,是为一种什么?(A)学习领域(B)学习方案(C)学习科目(D)学习单元(D)15.学习方案包含各种学习领域,领域包含各种学习科目,而何者是教师选择组织内容之后,设计而成的?(A)学习领域(B)学习方案(C)学习科目(D)学习单元(C)16.学习方案可以年龄区分、以专长性向、学习类别区分,而何者以学门领域类别区分?(A)高一课程(B)高中美术班课程(C)高工汽修课程(D)国中资源班课程(D)17.以下何者为课程设计人员提出之人性发展驱力,以作为学科结构:(A)工具制造(B)语言(C)社会组织(D)以上皆是(B)18.以下何者非课程单元设计之原则:(A)弹性原则(B)应用原则(C)容易原则(D)动机原则(C)19.实际教学单元应随着实施的进行做何调整:(A)应用调整(B)情境调整(C)弹性调整(D)活动调整(B)20.以下何者非为课程组织类型:(A)科目课程(B)应用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