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水的净化教学设计课题水的净化授课人肖明国学校巧家县东坪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3.会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重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难点硬水的蒸馏。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法。仪器、药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酒精灯、火柴、石棉网、导气管、试管、锥形瓶、胶塞、简易水过滤器、明矾、河水、水、多媒体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自然界中的清澈的水和污水实物图,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吗?观察并说出纯水与自然界的水的区别。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讲解:自然界中天然水含有许多不可溶的杂质、可溶性的物质、细菌等。设问:我们每天喝的水从哪里来?这节课我们一起做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把它净化成自来水!回答。从生活走向化学。为学生提供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板书:一、净化水的方法请把你们各组的工作过程记录下来。养成实验记录的习惯,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设疑:想把河水净化,需经过哪些处理?实际净化前先加絮凝剂,为什么?板书:净化水的方法――沉淀思考、回答。实验1:向两个盛有河水的烧杯中加入明矾,和另一杯河水对比,观察现象,讨论加明矾的作用。培养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表达能力。指导并检查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展示过滤操作示意图。实验中,如果滤液出现浑浊,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板书: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实验2:各组成员根据生活经验设计过滤装置,分工合作进行过滤操作。根据实验成败,讨论总结过滤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思考、讨论使化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设疑: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经过不同程度处理的水,有什么不同?小结:沉淀、过滤这两种方法主要除去什么样的杂质?概括讨论、小结。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多媒体展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介绍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设疑:用活性炭进行过滤有什么优点?板书:吸附(除杂质、除异味、除色)实验3:各组动手自制简易水过滤器;各组展示过滤器并互相评价。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组装简易水过滤器,把生活的体验用到化学学习上。设问:现在我们得到的是自来水吗?缺少什么操作?用简易水过滤器得到的天然水,没有消毒。板书:消毒设疑:常用于水的消毒方法有哪些?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示意图!多媒体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讨论回答。观看并思考。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使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设问:家中的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有什么现象?解释:这是因为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在加热或长时间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什么样的水叫软水?板书:二、硬水和软水回答。阅读教材并回答。引出硬水和软水的概念。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设问:如何检验硬水和软水?设问: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麻烦?实验4:把肥皂水分别加到盛有软水和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阅读教材并回答。教会学生利用简单的方法检验硬水和软水。设问:怎样使硬水软化?讲解:1.加入化学试剂除去硬水中的钙、镁离子;2.加热煮沸。思考。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板书:三、蒸馏水的制取设问:水壶盖上的蒸馏水是经历了哪些过程得到的?设疑:能利用桌上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吗?实验5:通过迁移水壶盖上的蒸馏水的得到过程,讨论设计组装仪器。各组展示设计的蒸馏装置。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选出其中一组较好的装置进行实验。介绍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原理及注意事项。设问:制取蒸馏水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回答。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指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小组对比讨论各自的失败和成功之处,做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促使学生取长补短,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小结:水的几种净化方法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通过了解自来水制取过程,渗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思想。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尚存疑问,相互解答。渗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教育。设疑:是不是饮用越纯的水就越好?课后作业:收集一些资料,从卫生、健康角度对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提出自己的看法。思考查阅资料概括总结。把学习延伸到课下。【板书设计】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课题水的净化授课人肖明国学校巧家县东坪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分子的特点。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分子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现象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将一块儿喷有香水的手绢在教室里抖一抖,提出问题:为什么同学们的鼻子没有碰到手绢,却能闻到气味?【引导】物质都是由一些微小观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等。给出图片学生思考,然后按自己的想法作出解释。学生倾听、观看图片并体会。创设真实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看图片,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接触微了解观世界。活动一播放视频材料。【引导】分子的特点分子很小: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点拨】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放大镜也看不到,要用精密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活动二演示实验:①介绍酚酞和氨水,先取少量酚酞滴入于水中,再向酚酞中滴加氨水。②如图所示实验,小白花(即棉花团)上滴加酚酞,小烧杯中盛放氨水。【提问】为什么小白花变红了?【点拨】分子的特点: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过渡】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变化?演示实验:将品红同时放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点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活动三【提问】:50加50一定等于100吗?观看视频谈谈感受填写学案学生倾听领会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并记录现象,作出思考小组讨论然后发言,各抒己见将学案填完整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填写学案学生先作出猜测学生小组实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对实验现象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发言解释现象用注射器分别压缩一定用数据更形象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分子很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切感受分子很小让学生知道酚酞与水接触不变色,酚酞与氨水接触能变色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实验的能力开始酚酞与氨水没有接触,但是放置一会儿却变红色,学生会很有兴致,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给学生提供实验药品和仪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点拨】分子的特点:分子之间有间隔拓展: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的分子间隔一样吗?你认为空气和水哪个更易被压缩?【点拨】一般来说,物质的分子间隔由大到小:气态液态固态让学生用分子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问】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过氧化氢制氧气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点拨】播放动画【总结】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分子的定义3.用分子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体积的空气和水。组内交流展示交流抢答学生思考回答直观的理会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各抒己见,通过对比试验,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温度与分子运动快慢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学生会有真实的感受,提高学生分析现想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及小组间的交流,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提问】: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检测教师点拨疑点并评价完成情况作业:练习册《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相互订正答案,讨论不一致的答案。各组统一答案,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检测学生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课题原子的构成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直观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像力,增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感性认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原子结构及粒子间关系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了解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张青莲教授事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活动元教学仪器药品电教资源:水分子分解的flash动画;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动画演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回顾讨论)。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创设情景(图片展示)这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的图片。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一个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为什么原子弹有那么大的威力呢?(讲述)1897年,在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以后,人们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交流资料后发言。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课前由学生收集资料,课上组织学生展示讨论,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投影出来,很兴奋,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构成。(屏幕演示)原子的构成的动画。(讲解)根据刚才的动画演示,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指导阅读)P70页第一段,想像一下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原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我的手上有无数个原子;原子核更小,在原子里,原子核外的空间很大;电子绕核做高速运动……自主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投影展示、评判讨论(教师引导)原子核很小,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原子核还可再分,在动画中已经显示出来,大家仔细观察原子核的构成。(屏幕演示)重放动画,引导学生动手用大括号的形式将原子的结构表示出来。仔细观看动画并积极讨论,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归纳学习能力,积极性有所提高。知识巩固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几种?2.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思考并回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着手,自主归纳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主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8的表4-2;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认真阅读表格中有关几种原子的构成,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质子数等于核电子数;注意氢原子内无中子。肯定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思考)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可精确地测出原子的实际质量。(阅读)课文表“几种原子的质量”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读数、记忆和使用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小麦的质量一样不方便。所以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仔细阅读课本,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1.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计算的?2.相对原子质量是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吗?这部分内容没有太大难度,可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练习巩固(阅读)课文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内容及旁白课文附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