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实证研究》课题成果应用试点措施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农村发展委员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秘书处二○○九年十一月2目录一、试点执行措施.............................................................................-3-二、统筹规划原则.............................................................................-3-三、统筹规划和层面深度归类.........................................................-5-四、结合已有科技成果应用的试点措施.........................................-6-五、在山东试点执行方案.................................................................-9-六、组建“富民基地”筹建工作领导小组...................................-13-七、成立“富民基地”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4-八、成立“富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管理委员会...................-15-九、“农民新城”拟规划项目.......................................................-17-十、“现代服务产业园”拟规划项目...........................................-18-十一、“农业科技产业园”拟规划项目...........................................-19-十二、“循环经济产业园”拟规划项目...........................................-20-十三、“科教文化产业园”拟规划项目...........................................-21-十四、拟完成时间与验收程序...........................................................-22-附:图一:中国新农村科技富民()示范基地组织机构系统图................23表一:中国新农村科技富民()示范基地筹建工作三落实流程表....24一、试点执行措施1、《课题》的实践示范研究,要本着“三个结合”的原则执行。即: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选点,要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规划和拟建基础设施项目(能源、交通、水利等)相结合;理论成果实践选题立题,要与区域民族文化、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现实状况相结合;科研成果示范选项立项,要与开发利用当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采取“统筹规划、分项实施、滚动投入、逐步发展”的指导方针,在《课题》理论实践示范的同时,全面推进区域“三个整合”(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存量资产)与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2、推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示范工作,本着“政府行为推动、市场行为实施”和“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发动农民整体参与”的执行原则。按照“理论结合实践、成果结合示范、推广结合应用”的执行措施,在全国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选一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市、区)合作,开展理论成果实践和科研成果示范,通过成果的实践示范总结经验、完善标准、制定规范,再进行区域推广应用,指导《全国新农村科技富民示范计划工程》的实施。3、《课题》成果的实践示范措施,按照“抓东部、促中部、带西部”的选点、试点思路,首先在东部沿海省(市)选点建设区域“富民基地”,搭建《课题》研究成果整体实践示范平台。在东部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拓展到中、西部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建立东部与西部对口支援、优势互补、同步发展的合作机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二、统筹规划原则-4-(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不同区域位置、经济发展状况、民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水平、自然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县域近、中、远期发展规划。(二)遵循生态,基础先行作好农民新城的水、电、通信、道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污水循环利用、垃圾再回收利用等新技术、地温、太阳能取暖新技术等。利用生态、节能、环保技术建设成布局合理、设施全面、环境良好、生活方式舒适的农民新城。(三)集中居住,便于生产在规划的农民新城辖区,结合种植、养殖、畜牧、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建设若干个便于农民生产、生活的专业化、集中居住的社区,有利于产权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业工业化发展。(四)集约建设,节约土地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流转“三个原则”(不改变使用性质的原则、农民能持续增收的原则、政府具有调控能力的原则)和耕地保护制度。通过规划,建设现代化集中居住社区,推进农村土地股权化流转、资本化利用,彻底改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五)发展经济,因地制宜县域村镇集约化建设,本身就是农村城市化改造项目。它在改善人居环境、生产、生活面貌的同时,还应在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复兴地域文化和商业、信息流通、增加就业及为国家创税等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村镇建设规划”则应以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创造地方民族独有物质特色(建筑、景观、街区)、人文特色(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传统产业、商业氛围、社区网络)为前提,以挖掘、提炼历史文化,突出区域农村特色形态为重点,进行差异化规划;对区域历史文化遗产、近代建筑街区特色风貌,要进行整体保留和修缮维护,对普通村镇改造建设,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全面更新,对矿产资源开发、自然景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进行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综合性利用。三、统筹规划和层面深度归类。(一)规划层面归类研发为社会服务的系列标准软件,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系统,为构建“标准化科学管理施政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县域经济发展五年规划3、资源科学开发利用规划4、产业发展布局规划5、村镇集约化建设规划6、现代农业发展规划7、现代工业发展规划8、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9、具体项目建设规划(二)产业型居住区建设规划归类区域村镇集约化建设规划,要结合民族文化、自然风俗、资源条件、产业发展等特点,在全国每个试点区规划若干个产业发展类型的农民居住区:1、以农业种植为支撑的居住区2、以林果蔬菜为支撑的居住区3、以水产养殖为支撑的居住区-6-4、以畜牧业为支撑的居住区5、以食品加工为支撑的居住区6、以科教、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为支撑的居住区7、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居住区8、大中城市带动周边发展型的居住区9、民族资源特色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区(三)具体项目设计归类围绕“三板一钢生态建筑体系”的开发,完善规划设计、工厂生产、吊装搬运、现场安装、施工验收的整套标准体系与应用规范软件,为区域新农村建设提供标准规范的技术支撑系统。1、农民新城建设项目规划设计2、现代服务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3、科技农业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4、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5、科技教育、老年度假产业园规划设计四、结合已有科技成果应用的试点措施在十多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集聚了多部门、多学科专家、科研人员、企业家,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一套即适应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又适用于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化合作、标准化操作、规范化服务的“标准化科学管理服务体系”,利用农村资源和工业矿渣、农作物秸秆、石化废液、盐化苦卤、麻纤维、龙须草等为原材料,开发出“五类产业技术新标准体系”、“七个系列再生资源产业成套新技术”,可在全国的农村进行推广应用。(一)“标准化科学管理服务体系”1、用标准科学建立“三落实工作”(组织机构落实、计划指标落实、执行措施落实)标准化执行体系,为企业制定“划线、分层、包片”和“定岗、定标、定责”的经营管理标准及“有职、有权、有责、有利”的执行措施。指导企业编制“工作计划”,按标准分解计划指标,按规范制定完成措施,按措施落实岗位责任,按责任确定分配收益,建立“双分双掛百分指标考核体系”,保障计划按标准完成。2、将企业领导的财务管理权,与本企业会计、出纳的工作职权从隶属关系上“分开”;将企业的资本金帐户设在银行营业部,由企业投资、担保人(或委托会计师)管理,只收款不对外支款,经营帐户设在“富民基地”管委会的经营管理中心,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理、厂长)管理,只支款不收款,按资金使用计划对外支付生产和非生产所需资金,使企业的资本金帐户和经营帐户“分开”;将企业固定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维护使用权“分开”,投资人将资产经营权托管给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将维护使用权给企业法人或经理、厂长使用。通过经营管理模式的三个“分开”,实现会计记账“社会化”,资金管理“专业化”,资产经营“市场化”,建立“三分三化”投资监管服务体系”,规避人为造成的投资经营风险。3、依托“农民新城”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汇集会计师、工程师、律师等智慧型中介服务人员与机构,搭建区域企业经营业务外包服务平台。制定“投资咨询、技术服务、投资融资、招标投标、法律服务、投资保险、资产托管、会计师记帐、专业理财”等社会服务项目的执行标准和操作规范,建立“社会化合作式标准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发展科技含量,实现标准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发展的目的。(二)“五类产业”新技术标准体系1、“三安农业系列标准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含200多个世界农业最高标准,被全国近20个省、市、区推广应用);-8-2、“生态节能建筑标准技术体系”(含“钢结构复合三板住宅标准”、“太阳能住宅标准”体系,已经在全国推广应用);3、“能源环保新技术系列标准体系”(含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处理再利用技术标准);4、“高强耐热纳米超导玻璃系列产品标准技术体系”(该技术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生产,正在组织各项技术标准的汇编工作);5、“超强吸水材料保水、保肥、治沙标准技术体系”(该技术已经完成了试用、正在组织各项技术标准的汇编工作)。(三)“七个系列”再生资源产业成套新技术体系1、利用粉煤灰、矿山废渣等,生产“轻体保温节能装饰墙体”技术与成套生产设备、产品(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已在市场推广应用);2、利用农作物秸秆,“高效快速清洁制浆法生产优质造纸草浆”技术与成套生产设备、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新成品,已经工业化生产);3、利用再生材料,生产“高效治污絮凝脱色净水剂”技术与成套设备和系列新产品(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已在市场推广应用);4、利用石化废液,生产“民用燃气及精细化工产品”技术与成套设备和系列新产品(国家新型、发明专利,已经完成工业化生产,产品已在市场推广应用);5、利用盐化苦卤,生产“海洋化工系列产品”技术与成套设备和系列新产品(国家新型、发明专利,已经完成工业化试生产);6、利用纺织废纤维,生产“纤维复合保温材料”成套技术、设备和系列产品(国家发明专利,已经完成工业化试生产);7、利用山野龙须草,“生产高性能纤维新材料”成套技术、设备和系列新产品(国家发明专利,已经完成工业化试生产)。五、在山东试点执行方案(一)选点方案在山东省的鲁东、鲁南、鲁西、鲁北、鲁中五个区域,各选一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市、区)合作,由“基金会”、“农发委”会同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办公室)和“区域新农村科技富民示范基地管委会”(以下称管委会)与试点区农民,共同搭建《课题》研究成果实践示范平台,集聚多部门、多学科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共同组建“理论成果实践专题工作组”(以下称专题组)。汇集多个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当地科技带头人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