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教学内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教学设计项目具体内容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反应获得的溶液漂白原理。2.通过对过氧化的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3.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原理的探究,加强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重点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及实验验证的设计。2.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难点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教学用具试管、烧杯、胶头滴管、过滤器、铁架台、火柴、酒精灯、小木条Na2O2、MnO2、H2O2、蒸馏水、酚酞试剂。教法对比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我今天是来讲故事的,我讲的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故事,一个如何通过已知知识的整理、研究获得新知识,获得好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故事。[板书]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板书]探究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物探究。探究第一步,猜想:理论推导阶段。查阅资料和利用已知知识推导,思考、回答:(1)一种元素形引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数学排列组合的思想穷举所有的可能情况。在通过已知的知识(必要时查资料)筛选出最大的可能组合。[板书]最可能的产物组合是:O2和NaOH或H2O和NaOH[板书]探究第二步:实验验证。[教师引导]首先请同学们设计实验验证第一种组合:O2和NaOH[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观察现象。[提问]大家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物?[提问]请大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板书]2Na2O2+2H2O════4NaOH+O2↑[设疑探究漂白原理]刚刚变红的溶液现在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板书]探究二:过氧化钠漂白原理探究。[讲述]不是过氧化钠,因为它已经完全反应了;不是水和氧气,我们初中就知道它们没有这个性质;也不是氢氧化钠,应为低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只能使酚酞变红。那么溶液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引导]诱导学生回忆探究一的过程,得出可能存在中间产物H2O2,并设计实验验证想法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探究]成的物质:(2)两种元素形成的物质:(3)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设计实验并完成,观察现象。回答:木条复燃;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得出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氧气,写出方程式。学生回答:过氧化氢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渗透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实验1:向酚酞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滴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实验2: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Na2O2与水反应后形成的溶液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过滤,向滤液滴加酚酞试剂,观察现象。[板书]探究小结: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先反应生成NaOH和H2O2,H2O2再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即:A:Na2O2+2H2O=2NaOH+H2O2B:2H2O2=2H2O+O22A+B得:2Na2O2+2H2O=4NaOH+O2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中间产物H2O2使酚酞溶液褪色。设计、完成实验观察回答:实验1、混合溶液褪色。实验2::木条复燃,溶液变红,不褪色。结论:存在中间产物H2O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对照实验来研究问题。通过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原理的探究,加强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板书设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探究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物探究。探究第一步,猜想,探究第二步:实验验证。结论:2Na2O2+2H2O════4NaOH+O2↑探究二:过氧化钠漂白原理探究。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先反应生成NaOH和H2O2,H2O2再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即:A:Na2O2+2H2O=2NaOH+H2O2B:2H2O2=2H2O+O22A+B得:2Na2O2+2H2O=4NaOH+O2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中间产物H2O2使酚酞溶液褪色。【课堂作业】已知过氧化钠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反应,与湿润的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若CO2中的氧元素用18O标记,那么在产物碳酸钠中有18O。【课后作业】研究性作业: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探究。【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安排,我认为使教师起到了学生学习的向导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获得新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首先,探索过程,符合创新精神培养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学基础,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领悟到前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破除了对创新的神秘感。其次,通过探索过程,学生获得“创新”的成功感,易激发起学生的竞争心理和自信心理,从而使“获得创新成功”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强化了激励性原则在创新精神的形成中的作用;再次,通过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巩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反思,我认为,在新的形式之下,化学课堂教学应该走向探究化,班级教育应走向小班化,才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