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撰写一、课题的提出背景二、课题的界定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四、研究的假设十一、课题组组织及分工十、预计成果形式七、研究内容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六、研究的目标八、研究的步骤九、保证措施一、课题的提出:主要陈述课题提出的理由,说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研究的背景:研究现实意义,尤其是研究的迫切性;研究的必要性,特别是本单位或本人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二、课题的界定:(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课题界定是课题研究的基础性、核心性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课题的设计水平和质量,是理性思维水平最高的工作,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课题界定的实质是:将原生问题进行恰当转换和重新描述,使之成为课题所需要的表述和呈现方式,为课题进入“清晰化、具体化、操作化”的状态提供基础。(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2)课题界定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视角的界定、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式的界定。核心工作是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的界定、主要概念的界定、相关概念的辨识与界定、相同概念的不同理解。不能停留在概念界定上:更进一步要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构成课题所要呈现的规定情景或空间……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概念解释:更要通过概念界定提出你对课题的独到见解,体现你的思想和观点。课题:《批评策略的研究》的界定:“批评”原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和判断,这里单指教师、家长、同学等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提出评价和意见。“策略”,原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行动计划,此指学校教育中有效使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批评策略的研究”就是研究教育情境中有效使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课题:《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及转化指导的研究》的界定:“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界定:小学生学习障碍在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差、理解能力低、智力活动存在缺陷、阅读与计算等技能的缺乏、对一些考试测验的过度焦虑、性格上过分的执拗和固执、学习中注意集中困难和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等;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及其转化指导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诊断、预防、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补救和对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三、明确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目标就是课题研究希望解决的问题和将要取得的成果,即通过研究获得的对某一教育现象及其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科学认识。明确研究目标,第一要把课题目标与日常教育工作目标区别开来,前者是为了获得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为了完成具体教育教学任务。其次是对研究课题进行目标责任制分解。成果目标通过对各种指标定性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研究过程中编写的教材、各种具体操作方法;研究后产生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综合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思维加工产生新的知识体系。例:《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目标分:1、教师评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现状;2、由所获资料分析造成教师评语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种种因素;3、指出教师评语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改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又如:省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操作组织形式、形成其操作流程;2、研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引导调控作用;通过研究,培养一批名师,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会学习会交际、会竞争的学生。研究目标:1、研究批评的理论依据、功能作用、心理机制等;2、研究批评与表扬的相互关系;3、重点研究有效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前两项是研究的基础,后一项是研究的重点)三、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是指课题在理论上下班的可行性。如果说“问题的提出”是交代课题研究在实践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理论依据”就是告诉人们进行该项研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包括研究的政策法规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依据;学科教学法的依据。课题:《批评策略的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之一:教育学班级组织原理。班级是学校的一个正式的基层组织,为了完成教育目标,教师必须有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正当权力,或批评,或表扬,激发学生的动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理论依据之二:心理学品德态度形成与改变原理。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一种是直接压力,奖励是肯定性压力,惩罚是否定性压力;还有一种是间接性压力(情境压力),是特定的环境、群体舆论、成员态度所形成的压力。批评要注意学生自尊心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注意批评的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四、研究的假设研究的假设:是研究课题确定后依据一定的知识事实和资料,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推断和假定性说明,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研究假设的作用:1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研究假设使研究目的更明确,研究范围更确定,研究内容更具体,把研究数据的收集工作限定在一个更特定的方面和范围,因此起到一种纲领性作用.2保证课题研究直指成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假设的过程,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注意假设与课题设计的其他环节不同,课题包括关于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表述;而假设是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合乎科学的猜测,是对课题中所提问题的尝试性解答.3使研究者能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具体研究假设的提出,使研究者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针对要收集的数据设计研究方案和选择检验方法.案例:“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可以提出三种假设:1、接受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法二的学习成绩:2、接受法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法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3、接受两种教法的学生学习成绩没有差异。案例2、“主体性教学管理应用模式研究”假设:1、通过高效的信息网络,建全信息交流制度,建立科学的主体性管理调节反馈系统。2、通过规范教学管理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执行过程,建立定期交流、答辩、问卷调查和调研等工作程序,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为主体性教学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3、建立体现主体性的分层管理目标体系。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以理解和尊重为基本原则,发挥不同层次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依据管理主体的不同职能与现状制定有层次的发展目标责任。4、初步构建“主体性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对主体性教学管理“与以往教学管理理念的批判性、继承性研究,逐步深化对”主体性教学管理“真正内涵的理解,为其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做出贡献。5、通过研究实践总结提炼出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主体性教学管理策略。案例3、初中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促进研究”的假设: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的研究假设:改进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促进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分析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用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该课题通过假设把研究内容具体化:一、是设想通过改进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促促进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研究假设将该课题研究的多元思维能力“定义在”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用性思维能力“三方面。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研究的对象:应根据课题来确定。2、研究的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观察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的分类:A、按照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分,可以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C、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预设有明确的目标、所要观察的问题以及大致范围,有较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以及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能获得翔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非结构式观察则是一种开放式的观察活动,允许观察者根据当时的情境调整自己的观察视角和内容。观察者可以事先设计一个观察提纲,但这个提纲的形式比较开放,内容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形进行修改。(2)、观察法的步骤:A、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些方面的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B、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对所要观察的条件有一个一般的认识。C、编制观察提纲。对观察内容进行明确分类,并确定观察的重点。D、实施观察。该步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地观察。E、记录并收集资料。F、分析资料,得出结论。(3)、观察法的记录A、“实地笔记”,专门记录观察者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性内容;B、“个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个人在实地观察时的感受和想法;C、“方法笔记”,记录观察者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D、“理论笔记”,用于记录观察者对观察资料进行的初步理论分析。3、行动研究法(1)、“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进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2)“行动研究”有这样两个鲜明的特点:A、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B、主要研究人员就是实践者,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行动研究法可采取这些步骤:.选择问题即对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问题作出归纳、分类,形成一定时期内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教师从众多的问题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和研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形成各年级或各门学科以及各人的主要问题,形成一个时期学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群。.理论探讨即从教育理论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最合适的内容,为解决筛选出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规范,从而保证行动研究的正确性。如有专业人员参与,则专家要根据教师选出的问题,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向教师介绍,让教师了解与问题相关的教育理论,通过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从中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论。.实施和反思即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在实施和反思这一阶段实现的,它是行动研究的关键阶段。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撰写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论文,为继续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4、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凭借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对一些教育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六、研究的目标研究目标所表述的,是通过具体而确定的方式解决具体而确定的问题,而不是全部问题:在规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在确定的程度或层次上解决问题;在特定的方向上或角度上解决问题;选择独特的过程与方式解决问题。研究目标的特征:1.清晰。可进行状态或指标的描述,可依据特征或属性进行识别;2.可分解。可以被分解为阶段性、过程性、内容性等方面的次要目标;3.概括化。具有一定的抽象程度,并能够被整体把握。追求什么研究目标作为一种研究结果状态的表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理论性目标,描述的是理论研究的结果状态;2.实践性目标,描述的是实践研究的结果状态;3.中介性目标,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二者兼有的结果状态。:1.有思想,以体现先进理念;2.有个性,以突出研究特色;3.有选择,以显示研究重点明确研究目标,注意:第一要把课题目标与日常教育工作目标区别开来,前者是为了获得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为了完成具体教育教学任务。其次是对研究课题进行目标责任制分解。成果目标通过对各种指标定性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研究过程中编写的教材、各种具体操作方法;研究后产生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综合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深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