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举出《道德经》中你最喜欢的10章节的内容,解释其含义。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解释】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顺,能象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内省,能没有缺点吗?爱民治国,能不耍小聪明吗?五官与外界接触,能甘于示弱吗?什么都明白,能不妄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自己无所仗恃,统领万物而不自居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解释】尽量使心灵空虚到极点,坚守清净。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看到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尽管变化纷纷,最后都各自回到他的根本。返回根本叫做静,也叫使命。使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认识常,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认识了常才能宽容,能宽容才能大公,能大公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解释】大道被废弃了,才显示出仁义。聪明智慧出现了,才有狡诈虚伪。家庭不和睦了,才看得出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忠臣。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解释】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了巧和利,盗贼就能自然消灭。这三条作为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认识有所从属:保持朴素,减少私欲。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解释】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破旧才能生新,少取才有收获,多取反而迷惑。因此圣人用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和模式。不固执己见,才能看的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才显得有功,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争得过他。古时所说的委屈才能保全等话,怎么能是空话呢!真正能全部得到它。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解释】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出生在天地之前。无声啊,无形啊,不依靠外力而永远存在。不停地循环运行,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到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并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到无边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可返回本原。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大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解释】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沟溪。甘作天下的沟溪,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初生的婴儿的状态。明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黑暗,甘作天下的模式。甘作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就不会丢失,回复到最终的真理。明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作天下的川谷。甘作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回复的纯朴,纯朴分散就成为器具,圣人们用它们是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大的器具是完整的。3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解释】道永远没有固定的名称。朴虽然小,天下没有谁能支配它。到侯王的如果能守着它,万物将会自动归从。天地之气相合,就会下雨。人们没有指使它,它却自然均匀。开始有制度就要有名称,名称既然有了,就要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险。比如道为天下所归,就像江海为一切河流所归一样。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解释】道是无为的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侯王如果能保持无为这一原则,万物将自动向他归化。归化后如果有欲望发作,我就用“无名之扑”来镇服他。无名之扑也就是根绝欲望。根绝欲望可以安静,天下自然就会稳定。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解释】上士听了道的道理,就努力去实践;中士听了道的道理,觉得好象是有道理又好象没道理;下士听了道的道理,就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所以古人说过:明显的“道”好象暗昧,前进的“道”好象后退,平坦的“道”好像高低不平,崇高的“德”好像低洼的川谷,洁白好象污垢,广大的“德”好像有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是怠惰,质地纯净好像是浑浊。最大的方形反而没有边角,重大的器具往往制成得很晚,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无声,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道”幽隐而无名,只有“道”,才善于使万物得以完成。2.请认真阅读并解释《道德经》第16章的内容,阐述如何通过致虚守静的功夫达到“知常”。“虚”就是虚无,“极”就是极点,“致”就是达到、做到。“笃”就是非常真诚,非常专一,“静”就是安静,心平气和。但是“静”也不能只是单纯的无所事事,所以又有了“守”,“守”就是很专心的意思。“守静笃”是指保持心境的空明宁静,这是达到致虚极的方法,只有保持内心的清明,排除外界的扰乱,才能达到虚极境界,认识到万物的共同本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一种这样认识道的方法。“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之后语句就是具体解释致虚极守静笃的步骤。世间万物一起生动,回到其本根,回到万物的本根,就是静的状态,就是回到其本真自然的状态,复命在春秋战国时即指此义,这也与道家一贯的追求自然本真的主张相符。常就是道的特点,永恒,不变,复命曰常即是回复到本真状态就是回到了道这个本体。认识道,从而认识万物本根都是虚,在这虚无的世界里才能心胸广阔,心胸广阔的人就会处事公平,处事公平就会遵从万物的本性自然,这样的人就不会失败,也就达到了“知常”的境界。3.《道德经》第19章、28章、32章、37章都提到了“朴”,请阐述这表达了老子什么思想。在我看来,“朴”,有三层含义,蕴含的思想也不同。第一,指单纯、淳厚这种心理状态,取引申义,老子用它描述理想人格,如“见素抱朴”(十九章)。“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从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糜糜的音乐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所以,老子提倡,“圣人”不要多积蓄,自己的财富要用来济众,完全为人民;给予别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第二,指宇宙自然本体,客观世界发生发展中呈现的难以名状的浑沌状态,老子称之为“朴”。如“复归于朴”(二十八章),“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三十二章)。老子认为,“朴”是统治者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这是“朴”治的前提。“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河上公注为“言侯王若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以“朴”治国的前提是侯王守“道”。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万物的表率,百姓才有效法的榜样第三,朴也就是“朴”治,根绝欲望。如“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37章)。“朴”在以“道”治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大。老子认为,“朴”又是统治者镇压百姓人欲,使他们重归于“朴”的重要工具。当统治者以自身的“朴”来教化百姓时,他们很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达到“朴”的心态。但由于物欲的诱惑,百姓又起私欲之心,远离“朴”,那么统治者仍用“朴”来镇压人欲,使百姓重归于“朴”。4.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道德经》第25章和第41章是如何阐述“道”和“道家特性”的?老子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意思是有一种东西在万物形成前都有了,是一种模糊不定的东西,它始终存在,悄无声息但无所改变,时时刻刻进行着自身的运动变化,可以算作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即道。老子眼中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具体形状的抽象物,是万事万物要遵循的规律和原则。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人遵循地而运动,地遵循天而运动,天遵循道而运动,道遵循自然而运动。句中的自然并非人们理解的自然界,其实指的是万事万物自身运动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总规律和总原则,宇宙万物都必须遵循这个道。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同样可以运用到领导者们的治国之道中。治理国家时,一定要遵循社会的客观规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里的大指的是道,道为永恒,遍及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时时刻刻进行着运动和变化发展中,超越了自身状态,不断地向前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复归到道的本原。41章前面先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对道的反映。“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成其为“道”。在后面所引的十二句成语中,前六句是指“道”、“德”而言的。后六句的“质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指“道”或道的形象,或道的性质。所以引完这十二句格言以后,用一句话加以归纳:“道”是幽隐无名的,它的本质是前者,而表象是后者。这十二句,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意识、自然与社会各个领域多种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中,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出辩证法的真谛。5.《道德经》第27章中多次提到“无”,请解释本章内容并分析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合道境地的人,他的行为无辙迹可追寻,他的言谈无瑕疵可指谪,他的谋划不必借助于筹码的演算,他的关闭不用栓梢而不可打开,他的束缚不用绳索而不可松解。因此,圣人通常留心于救护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通常留心于修复物,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可以说有了含而不露的明。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师范;不善人,又可以作为善人的凭资。不懂得标榜师范,不懂得善待凭资,虽然对善不善的知见有很深的认识与把握,行为举措仍将是糊涂之至。懂得这一点是非常精要玄妙的。“自然无为”是道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老子针对当时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伸张自己意欲的“有为”而提出的施政纲领,呼吁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效法天道、清静为本,其目的是实现天下大治。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而“自然无为”的思想始终贯穿在老子对“道”的阐释之中。老子解决政治问题所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政治原则,是源自“道”的“自然”、“无为”等特性。这里的“自然”是指一种不受强制力量控制而顺应自然的状态,它是“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意思。对道而言,它创生万物,周流而不息,是“自己如此”的;就道对万物而言,它生养万物而不居于主宰地位,处于辅佐的地位,任凭万物“自己如此”地自然生长。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不是无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