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特点及治疗进展陈秀红摘要: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是高血压的多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因此其发病率明显上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掌握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特点;治疗进展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老年人是高血压的多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因此其发病率明显上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掌握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展,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1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1.1症状不典型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器官逐步退化,基础疾病较多,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肢体麻木的症状比较常见,多数患者没有在意,高血压的症状不十分典型,往往是在体检、大病住院时才检查出来。1.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在老年高血压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其中两极分化型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70mmHg)占40%[2]。其发病机制在于动脉壁结构改变,表现为弹力纤维的断裂和钙化及胶原纤维的增加,导致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1.3晨峰高血压现象显著即早晨起床后血压达到峰值,此时,患者多有跌倒等情况发生,也是导致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原因是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压力调节功能减退有关夜间高血压即非杓型及强杓型血压增加,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常提示严重高血压并靶器官损害,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3]。清晨高血压为清晨时段(6:00~10:00)血压骤升,平均收缩压与夜间最低收缩压差值可达50mmHg以上,即血压晨峰[4]。其机制为清晨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使血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加大,血小板聚集活性增加及纤溶活性增高,可能与清晨较多发生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有关[5]。1.4脉压增大脉压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长收缩压明显增高,而舒张压却逐渐下降。收缩压主要反映大血管顺应性,舒张压则受大血管顺应性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大血管硬化及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可导致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因而脉压增大。近10年来.国外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显示,随着脉压增大,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冠心病与脑卒中的危险性也随之上升,脉压及昼夜血压节律能更可靠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6]。1.5餐后低血压进餐2h后血压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90mmHg,或餐后收缩压下降虽未达上述水平,但超过自身耐受力而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机制可能与餐后内脏血液灌注增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及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不全有关。1.6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收缩压下降≥30mmHg和舒张压下降15mmHg,同时出现低血压症状。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判断靶器官损害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1.7并发症多而且严重由于机体老化及动脉粥样硬化、加上运动减少、代谢减慢,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并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减退、脂代谢紊乱、糖尿病等[7]。2治疗进展【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2.1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合理运动、改掉不良习惯等方式对高血压进行调节,有的患者喜欢吃大鱼大肉、高盐饮食、油炸食物等,让他们改变饮食结构,以素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降低盐的摄入量,戒烟限酒,适宜运动,降低体内脂肪,这是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也是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基础[8-11],多数患者经过上述非药物治疗,血压能够维持在比较理想的范围。2.2常用药物治疗①利尿剂:这类事比较常用的降压药,利尿剂仍是老年高血压肯定的首选用药。临床上多采用联合用药,能够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②钙拮抗剂:该类药物可降低周围血管的阻力,改善动脉顺应性,并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阻止和延缓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单纯收缩压高的患者,是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一线药。临床应用表明钙拮抗剂降压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率与病死率。该类药物对电解质、血糖、血脂等代谢无不良影响,有效、安全。临床应用时应避免使用短效制剂,宜选用长效制剂。③β受体阻滞剂:由于老年患者用药耐受较多,临床治疗效果较差,也与体制衰老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β受体数目减少,且敏感性也降低,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不如年轻高血压患者[12]。但对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将更有益。卡维地洛对血脂、血糖代谢无不良影响,还可减少尿微量蛋白的排泄,抑制心肌损伤和逆转心肌重构,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高血压病、心室肥厚的远期预后[13]。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应避免突然停药,以免血压反跳发生严重的停药综合征。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改善动脉顺应性和心室舒张功能,延缓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进展,非常适合于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糖尿病、心力衰竭及肾脏损害有蛋白尿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14]。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降压效果好、作用时间长、降压平稳,不影响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尚可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较少出现咳嗽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对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具有强适应证。⑥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但该类药可使血管过度扩张,易出现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眩晕、晕厥等,故应慎用。合并糖脂代谢障碍或前列腺疾病的老年人可谨慎选用此类药。⑦其他:一些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降压欣等含多种降压成分,包括利血平、可乐宁、甲基多巴等,一般不宜使用。2.3联合用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人员,单一用药降压效果不明显,需要联合用药,目前,临床成熟的治疗经验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或ARB、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或ARB、钙拮抗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15]。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使用降压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观其疗效,逐步增加药量,确定合理的药物剂量,达到控制的最佳效果。这样既能以免影响重要脏器血供,又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老年人心功能已有减退,应避免单独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和影响传导系统的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差,尽量避免使用交感神经阻滞剂,以防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多伴有肾动脉硬化和肾功能减退,用药剂量宜小,一般控制在常规量的1/2~1/3。尽量避免用襻利尿剂,以防水电解质紊乱。高度重视并存疾病的治疗,遵循并存疾病原有的治疗原则,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高血压必须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患者应定期随访,全面评估,及时制定并修改治疗方案。3总结与展望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是高血压的多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因此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该病病程多漫长,病情进展缓慢,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用药,合理用药,由于老年人对逐渐升高的血压多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又出现了治疗效果欠佳的现象,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易造成病情的延误,且多出情况会导致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上去几率。目前在治疗高血压方面,配合合理的饮食、戒烟限酒、适宜的运动,控制体重,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让患者参加适宜的活动,调节情操,保持开心的情绪,少吃高脂肪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坚持联合用药、合理用药,不擅自停药、换药,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从点点滴滴做起,提高患者对预防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水平,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的难度就会降低,临床疗效也会明显升高。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01-1115.[3]周建华,黄欣,肖欣荣.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及昼夜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西南军医.2011.13(1):1-3.[4]郭艺芳,胡大一.血压的晨峰现象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9:521-523.[5]黄绮芳,李燕.血压晨峰[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1:91-93.[6]王继光.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1-3.[7]唐新华.重视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5):285.[8]王倩,张丽,陈长香.河北省城乡居民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11(11):2058-2064.[9]杨晶,王建华,职心乐,等.天津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5):472-475.[10]向全永,潘晓群,吕淑荣,等.吸烟与高血压相关关系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1):112-1131.[11]熊友珍,王璇.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7-10.[12]CampbellNR,KhanNA,HillMD,etal.2009Canadianhypertensioneducationprogrammerecommendations:thescientificsummary-anannualupdate[J].CanJCardiol,2009,25(5):271-277.[13]许丽娃,崔晓红,周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医药,2007,7(2):404-405.[14]付文静,邓英辉,贾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蛋白尿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85.[1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