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1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北金融学院教案课程名称:财务会计1教材名称:基础会计学教案编写人:林妍授课专业(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2014.9-2015.1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一周课题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企业与会计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作用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简单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职能、内涵方法与手段讲授与讨论实践性环节通过讨论加深对“会计”职能、涵义的理解课外要求网上搜集会计法、会计准则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25分钟25分钟10分钟20分钟20分钟一、会计的起源和发展:会计是适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及世界漫长的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的几个阶段。△二、会计的职能: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包括各自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职能如预测、决策等。三、会计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四、会计的特点:1.会计对经济活动主要以价值形式进行管理。2.以真实、合法的凭证为依据。3.会计对经济管理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五、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价值形式管理活动。课后心得努力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一周课题第一章第三节会计对象与与方法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五节会计学及其分支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理解和掌握会计对象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学及其分支方法与手段讲授与讨论法实践性环节案例课外要求做《基础会计习题》、课后练习、阅读相关教材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20分钟30分钟35分钟15分钟一、会计对象(一)概念会计对象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二)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三、会计方法的概念: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一)会计方法的构成:信息处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预测决策方法、监督方法等。△﹡(二)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记录、计算和反映而采用的方法,具体包括: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注意此处应将每种方法予以展开。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以下八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五、会计学及其分支课后心得采用案例教学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二周课题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性环节案例教学课外要求做《基础会计习题》、课后习题、阅读相关教材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50分钟50分钟一、会计要素△﹡资产指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我国会计准则按照负债的流动性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课后心得多采用案例教学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二周课题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实践性环节案例教学课外要求做《基础会计习题》、课后习题、阅读相关教材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30分钟20分钟30分钟20分钟△﹡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的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种总流入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债务的清偿。△﹡费用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利润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课后心得多采用案例教学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三周课题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掌握会计等式及扩展式,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方法与手段讲解与实务结合实践性环节实践性环节业务练习课外要求《基础会计学》练习题、课后练习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50分钟50分钟一、会计等式的含义,掌握基本等式和扩展等式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恒等式或会计方程式,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1、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2、扩展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影响情况的分析,包括四种情况:(一)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二)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减少的经济业务;(三)引起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经济业务;(四)引起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经济业务。课后心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三周课题第二章第二节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第三节会计假设第四节会计基础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通过本节学习,理解和掌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方法与手段案例教学法实践性环节案例教学课外要求阅读《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部分,课后练习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15分钟35分钟50分钟第二节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一、确认与计量的涵义1、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程序。2、主要包括:一个项目应否确认、如何确认和何时确认。二、确认与计量的要求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第三节会计假设会计假设的含义: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做出的合理判断。包括:△﹡1.会计主体: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2.持续经营:指当会计为某个会计主体服务时,是以该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间内按预定方针持续经营下去为前提。△﹡3.会计分期: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主体进行核算和监督时,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期核算为前提,而不需要等到过程终止。△﹡4.货币计量与币值稳定: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第四节会计基础△﹡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2、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现金制)相对应的一种记账基础,亦称应计制或应计基础,它适用于企业会计,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课后心得案例教学法的授课效果极佳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四周课题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科目以及账户的意义、设置原则,掌握会计科目的内容、级次和编号方法方法与手段讲授实践性环节业务练习课外要求会计基础习题集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25分钟25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一、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概念会计科目指的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项目。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3、会计科目的分类(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五大类。(2)会计科目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总账科目、子目和细目。二、账户的概念△﹡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其共同点在于相同名称的会计科目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会计科目只是一个名称,只表明某类经济内容,而账户既有名称又有结构,可以记录和反映某类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不加区别地把会计科目与账户作为同义语。△三、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要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变化情况和结果,在结构上就应该有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和减少数两个部分。同时,还要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结果,即结余数。这样,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减少数和结余数三部分就是账户的基本结构。课后心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四周课题第四章复式记账法第二节借贷记账法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掌握借贷记账法方法与手段方法与手段讲解和实务结合实践性环节实践性环节实务练习课外要求课外要求仔细阅读课本实务部分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50分钟50分钟一、记账方法1、记账方法的含义2、记账方法的分类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其特点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各账户之间没有严密的对应关系,账户记录也不可能相互平衡。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即作双重记录);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二、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1)记账符号:“借”、“贷”。“借”表示账户的左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2)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课后心得实务讲授法效果佳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五周课题第四章复式记账法第二节借贷记账法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掌握编制会计分录的方法方法与手段讲解和实务结合实践性环节实务练习课外要求仔细阅读课本实务部分课时分配内容(其中:重点划“△”,难点划“﹡”)25分钟50分钟25分钟△(3)账户结构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4)会计分录1、会计分录的概念2、会计分录的格式3、编制会计分录时,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最后,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5)试算平衡课后心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河北金融学院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林妍授课班级:14会计甲乙丙丁班、14工管甲班授课时间:第五周课题第四章复式记账法第三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教学基本要求与目标理解和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以及平行登记方法与手段讲解和实务结合实践性环节实务练习课外要求仔细阅读课本实务部分课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