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用准确迁移实现从积累到运用的飞跃Ⅰ如何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一、多义实词:溯源辨流,紧扣语境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某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1.巧记本义引申解(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本义:比喻义: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本义:比喻义:(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史记·魏公子列传》)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清除,废除,除掉,去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⑤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逝去(《元日》)义项间的联系:点拨2.紧扣语境推敲解试写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帝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例如: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过”的意思。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二、古今同形异义词:了解词义演变特点1.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并说明其古今词义的变化特点。(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2)沛公居山东..时古义:3今义:词义变化特点:(3)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5)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6)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7)颜色..不少变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今义:4词义变化特点:(11)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词义变化特点:精要点拨古今异义是。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2.(1)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体会这一特点。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④(吴汉)及得召见,遂见亲信..:⑤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统过幹(并州刺史高幹,袁绍甥也),幹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2007年上海高考题,有删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博涉书记..B.幹善待遇..C.访以当时..之事D.可以..自娱点拨5三、活用实词:找规律、析特点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名词活用1.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规律和特点。(1)东犬西吠:(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5)而相如廷叱之:(6)常以身翼蔽沛公:(7)人皆得以隶使之:(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规律和特点:2.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②二月草已芽: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君子不齿:规律和特点:(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左右欲刃相如:③云青青兮欲雨: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规律和特点:(3)①沛公军霸上:②鹪鹩巢于林:6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规律和特点:(4)①驴不胜怒,蹄之: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④塞者凿之,陡者级之:⑤填然鼓之:规律和特点:(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②道海安、如皋:③大楚兴,陈胜王:④范增数目项王:⑤籍吏民,封府库:规律和特点:(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②缇骑按剑而前:③客逾庖而宴: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规律和特点:点拨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2.名词用作动词7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3.名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二)动词活用3.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和特点。(1)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5)而其见愈奇:(6)不敢复有株治:(7)司马子反渴而求饮:规律和特点:点拨1.动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3.动词的为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所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的意思。(三)形容词活用4.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并试着找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8特点。(1)穷山之高而止:(2)不耻相师:(3)始指异之:(4)阙秦以利晋:(5)何必劳神苦思:(6)齐彭殇为妄作:规律和特点:点拨1.形容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2.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尽头”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5.试找出下列句中数词活用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其一犬坐于前:点拨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某个具有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1.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兹”是否通假。如通假,试说明其通假理由。①总此十思,宏兹.九德。9②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父没.,或劝之仕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C.星队.、木鸣,国人皆恐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点拨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为:;②。五、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特殊实词多关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判断下列句中有无偏义复词。如有,请指出并释义。(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词。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10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如何掌握呢?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