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结课作业__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与植物配置赏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与植物配置赏析目录1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2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3审美意境4造景植物的基本类型与配置应用中国建筑史PART.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背景概述佛教早在东汉时已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是为“汉地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广泛盛行,随之出现大量寺庙,由城市及其近郊而遍及于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随着寺庙的大量修建,相应地出现了寺庙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它包括三种情况:毗邻于寺庙而单独建置的园林,主要作为寺庙的附园;寺庙内部各个殿堂庭院的园林绿化;地处郊野地带的寺庙外围大环境的园林绿化。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发展时期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类型之一,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并重。北魏时代许多著名的寺庙、寺塔都选择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兴建,形成了一种自然风景园式的寺庙园林。其主体是风景优美的自然山水,其中的建筑采用散点式的分散布局方式。每一组建筑群分别控制一片具有自然环境特色的景域。建筑物随山势地形起伏,使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寺庙园林从一开始起就具备了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的特质。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东晋时代庐山佛学和佛教活动的领袖人物慧远在公元386年建立东林寺,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国第一座寺庙园林。寺建在庐山西麓,风景绝佳。据记载,寺院中栽松植树,累石铺路,并布置清泉环阶,布局已相当完美。《洛阳伽蓝记》中所举66所佛寺大部分都提到园林。如景乐寺“堂庑周环,曲房连接,轻条拂户,花蕊被庭”;永明寺“庑连亘一千余间。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阶砌“等等。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庐山东林寺隋唐时期佛教普遍兴盛,佛寺的建筑制度已趋完善。长安城内的佛寺,多数都有园林或者庭院园林化的建置,几乎每一座寺庙之内均莳花植树,往往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著名的慈恩寺尤以牡丹和荷花最负盛名。宋代禅宗盛行,佛寺园林由世俗化而更进一步地文人化。《东京梦华录》与《洛阳名园记》中对寺庙园林各有具体描述。当时游园活动已成为除宗教法会和定期的庙会之外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使得寺庙园林多少具有类似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元代以后,中国宗教日趋多元化,佛教相对失色,但佛寺园林仍比较注重自身的庭院绿化,其内部的植物造景风格以清幽淡雅为主,以配合僧侣的修身养性之道。明清时期寺庙园林主要表现出以下2个特点:1)功能比较单纯,注重山水花木的分量,较多地保持着宋、明文人园林的疏朗天然;2)虽为宗教活动的中心,但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公共园林的职能。例如,北京法源寺原名悯忠寺,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所建。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寺内花木繁多,初以海棠闻名,今以丁香著称,至今全寺丁香成林,花开时节,香飘数里,为京城艳丽胜景。中国寺庙园林发展简史PART.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共同特点1)寺庙园林的选址多位于环境幽雅的山林中,尽可能地利用天然环境进行园林绿化,如条件有限则必附设小型庭院。2)寺庙园林的基地地形多为东西狭窄而南北纵长,具有中轴线,一般建筑规则为坐北朝南。3)寺庙园林的建筑格局严整、规范,其典型配置为伽蓝七堂制(如附图)即用七堂前后围合成3个院落。其中主体建筑采用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布置方法,即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及藏经阁等)位于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则设置在东西两侧。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4)作为营造佛教庄严肃穆气氛的辅助手法,水景和植物是寺庙园林中不可缺少的2个要素。水寓意佛经中的”八功德水“,旨在宣扬修持正道、普渡众生的法意,多以池、湖、井、塘等静水形式出现;植物则与寺庙主体建筑相辅相成,既可作为建筑的配景,又可作为寺庙园林局部的主要景观。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主要类型寺庙园林按照其位置、布局、功能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寺庙庭园,在寺庙建筑布局的各进院落中,或植以树木花卉,或引清泉水溪,或为池,或叠以山石,或筑以亭台廊榭,使寺庙建筑与庭园组成要素融为一体;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北京法源寺庭园洛阳白马寺庭园第二种是寺庙附属园林,于寺旁专辟园地,根据造园意图设计营造,虽有建筑和宗教设施,但以得景构成园林意境为主;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洛阳白马寺最后一种为山林寺庙,这种寺庙坐落于风景幽美的山林之中,寺庙成为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本身或仅随形依势构筑庭园,或傍山依水另辟附属园林,或兼而有之。中国寺庙园林的特点与类型寺庙园林的出现,是中国古典园林自汉代以来的延伸和拓展。寺庙园林在美学上形成了声、光、色相融洽相交辉的境界,在绝佳的自然景色中,用精舍、佛塔和石径,构成了极美的境界,推进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庐山东林寺峨眉山寺庙群峨眉山寺庙群PART.审美意境禅宗哲学禅宗哲学从兴起到成熟的过程,与寺庙园林的兴盛发展,大致是同步的。禅宗是中国佛教的精神核心,寺庙园林则是秉承这种精神的中国僧众的理想天地。审美意境名士的庄玄之道的体味中吸收了佛家万法皆空的意识,形成了对淡泊隐逸的崇尚,僧人在佛理视尘世如梦幻般的彻底出世观念中,也融进了名士优游山水的简淡情趣。于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玄佛交融而产生的中国化佛教思想,后来成为蔚为大观禅宗的萌芽。到了唐朝,禅宗造就了这一时期佛寺兴造重点开始向自然山水的转向。禅宗兴盛后,几乎各处寺庙园林都留下了禅者的足迹。庐山东林寺、黄梅东山五祖寺、“佛门四绝”、“禅院五山”等都以其清幽天趣启示参禅者悟觉禅机。下文以狮子林和寒山寺两例来进行具体分析。审美意境狮子林——中国早期禅寺的艺术范本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名菩提正宗寺,元末至正二年,天如禅师改称至今。其含义,元代欧阳玄这样解释:“林有竹万千,竹下多怪石,有状如狡貌者,故名狮子林……”狮子是佛国神兽,佛为人中狮子,称佛说法为“狮子吼”;林为“丛林”之约称,唐代怀海禅师始称“寺院”为“丛林”。狮子林最大特色在于形象地体现了中国化佛教禅宗的教义和《禅门规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审美意境1“心无外佛”,不设佛殿,无偶像膜拜。泥塑造像与中国原始宗教祠庙同步,三国时期,在寺院塑像已经成为定制,其后日盛。据《元代画塑记》称,元时寺院泥塑造像极其盛行,但狮子林既无佛殿,更无造像,反映了禅宗寺院的本色。2禅宗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兼融了中国本土的儒道精神,狮子林也融进了大量的孺道文化信息,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3“凡圣交参”。与苏州其他园林相比,狮子林的“世俗情趣”更浓郁。“人人皆有佛性”和破除戒律等禅宗教义都与世俗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更共开放性的特点。审美意境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宋代嘉佑中称“普明禅寺”,相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曾住此,故唐人称之为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是描绘该寺环境及秋夜氛围的千古绝唱。枫桥渔火,禅寺夜钟,夜泊枫桥的人,闻禅院钟声,虚空的禅境映衬着人生的奔波劳累,使人顿悟禅心。枫桥与夜钟,成了寒山寺境界的标志。审美意境PART.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古来朝山礼佛往往与寻景探幽相联系。寺庙园林不仅能够表现出人文的建筑美,而且伴有青山秀水、茂林流泉、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以及富有诗情画意的审美艺术享受,使人们在观佛的同时尽情分享大自然的恩赐。植物配置植物配置因建筑环境功能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寺庙园林主要殿堂的庭院多栽植松、柏、樟、银杏、七叶树等姿态挺拔,此枝古干,叶茂荫浓的树种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玄,同时也在客观上丰富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如北京潭拓寺雄伟的大雄宝殿两侧植以高大的银杏树与七叶树,杭州灵隐寺影壁前配置的古朴参天的香樟,殿外高耸的枫香等,气氛肃穆而协调。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灵隐寺杭州虎跑寺翠械堂庭院以桂花、玉兰作为主调树种,并间以红枫等色叶树,卜植书带草,突出了季相的变化,使庭院更富有自然风趣。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灵隐寺许多寺庙园林中设塔院,塔院的绿化应更好地表现其崇拜和寄思功能。因此,塔院内常以七叶树、龙柏、香樟等为基调树种,并适当点缀花灌木,如北京潭拓寺塔院中的七叶树,其塔形的花序与塔院环境极为协调。临济塔寺虎跑寺山体植物配置园林寺庙多建于天然山林中,有野居之趣,其所处的环境多为群山环抱,林木掩映,即所谓的“深山埋古寺”,一般均保持其山林景观,很少加以人工雕饰。如碧云寺,山上多为松,柏、槐、榆、银杏、枫、黄护等,深秋霜红,山林寺庙在这些植被的映衬下更显美丽。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碧云寺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大觉寺水体植物配置寺庙内水体多为方形水池,池旁一般不种树,而多在池内种植莲花。如北京大觉寺水景是整个寺院的特色,引流泉绕阶下,花木扶疏,缀以竹石,方形的功德池内通植红白莲花,北京卧佛寺的放生池也是种植荷花。杭州的黄龙洞其特点是园林的分量比宗教建筑的分量要大得多,水池为自然式,岸边种有杜鹃,南天竹、山茶、桃叶珊瑚、棕相以及香樟、枫杨、广玉兰、沙朴等,显示出水池区域的幽静与古拙。黄龙洞水景园路的植物配置寺庙周围往往古树参天,郁郁葱葱,为了吸引香客和游人前来朝拜,在入日道路导引的安排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即运用园林的手段,变朝山拜佛的香道为景观序幕,变自然景物为园林景观。杭州云栖寺的竹径长约800米,弯弯曲曲地穿行于浓密的毛竹林中,并借地形起伏,溪涧涓流及园林建筑,形成“夹径箫箫竹万枝,云深幽壑媚幽姿的竹径景观,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万竿绿竹影参天”的深邃、优美、雅静的感觉。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云栖竹径配置特点1充分利用周围天然植被创造“禅林”气氛山林寺庙多坐落于风景幽美的山林之中,其天然植被极为丰富,而寺庙的园林环境则借此充分体现其“禅林”的主题,如潭拓寺遍山青翠,树种繁多,姿态各异,翠竹名花点缀其间,使古刹在庄严之中隐现着瑞彩,苍翠之中显出娇媚。2注重寺庙庭园内部植物景观的创造中国的寺庙不仅注重外围环境的绿化,还十分注重庭园绿化“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庭园植物景观常常被用作僧侣悟道的自然对象,他们借这有限的庭院空间引向无限的空间境界。峨眉山报国寺中有联道:“翠竹黄花皆佛性,自云流水是禅心”,把花与竹看作是佛性。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3植物配置上既要满足宗教的要求,又要满足游赏的需求寺庙园林寓宗教与游乐于一身,因此在植物配置上要满足两方面的功能要求在进行佛事的庭院内多植与佛都有关的树种,如菩提树、七叶树、银杏、松柏类等,与佛教神秘的氛围相吻合。在生活用房及附属园林中,主要以游赏为主,所以在植物应用上,种类多,观花树种也较多,如法源寺素有“花之寺”的美称,庭院内栽有海棠、牡丹、丁香、菊花,既给人以曲院幽深之感,又富于花团锦簇的生活气氛。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配置形式孤植几乎所有寺庙都有松树的栽植,而且多采用孤植的手法,以欣赏其苍劲古朴的画意,如戒台寺的九龙松,此树一千分九股,树干上鳞甲斑驳,宛如九龙腾舞,状欲飞天,其它还有卧龙松、活动松、自在松等,一树具一态。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潭柘寺的古银杏对植寺庙的建筑多有中轴线,故庭院中多见对植的配置方式,以体现其庄严肃穆,如潭拓寺斋院里左右各植一棵七叶树,树姿雄伟。既体现了宗教的寓意,又强化了建筑的中轴线。丛植寺庙园林多借助天然植被突出禅林景观,故必采取丛植的方式,并且常以乔木、灌木、竹子为主,如杭州灵隐寺的香椿林,云栖寺的竹林等,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寺庙意境。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灵隐寺的香椿植物选择植物是自然生命的体现,故山水花木等大自然景象经常被禅师用以暗示禅境,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苦”。由于植物具有丰富寺庙园林景观及利于悟道等功能,因此寺庙的在植物选择上有其特殊性。由于寺庙分布地域千差万别,其选用植物也必然受到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制约而有差异,在北京的寺庙园林中多见七叶树、银杏、油松、圆柏、槐、莲花、苹果、海棠花、丁香、柿树、竹子、侧柏、白皮松、迎春、锦带等。由于月季和桃花代表女人,故寺庙中没有栽植。另外佛法规定,多刺荆棘物,意涉世间是非,寺院禁忌。佛寺中还禁钟带刺激性的植物如葱蒜、姜等。造景植物的类型与配置人为赋予特定含义的植物佛门弟子对植物“以物托志”,赋予其各种特定的神秘含义,使人们产生意域之景、物外之情。这类植物主要有:1松柏类松柏类植物多常绿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