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心识论的主要课题1、认识论——关于认知的能力、成立的条件及认知的范围;2、情识论——关于情感、意志、思虑、抉择以及烦恼、无明等心理作用及现象;3、心体论——关于认知的统一性,存在主体的一致性与连续性,还有心体在万有中的地位和本质等问题,以及如唯识和如来藏所说的心体与万法之间生起或摄属的关系。(原始佛教的心体义是纯粹经验性的,未必有心识实体化的含义,与后期如来藏思想不同。)——林朝成、郭朝顺:《佛学概论》,三民书局,2000,P100。“心”的四个层面问题1234身-心。心-境。心王-心所。心的心理作用、认识能力和内在结构。心的染净、善恶关系。流转与还灭的原因。解脱实践的依据。心与众生、社会、国土的关系。正报与依报、共业与别业。菩萨精神与人间佛教。心-佛。心-法界。心与终极存在的关系。处理出世间关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心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杂阿含经》267经识所缘,唯识所现。《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一、佛教心识论的课题:境由心造心迷:苦际心悟:法界云何缘生法?为此有故彼有,为无明缘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杂阿含经》296经“此有彼有,此灭彼灭”,是缘起法的流转与还灭,说明世间轮回与出世解脱二种趋向,其前后法的相依性,就是缘起法整体的“界”性。换言之,“缘起”即亦指“法界”。↓个体生命顺观缘起,因起惑造业,而在时间中轮转生命轮回之流中。↑个体生命逆观缘起,知苦断集修道寂灭,截断轮回之流,进入不生不灭之“法界”。⊙悟者,或未悟者,都处于此“法界”中。凡愚众生的“苦际”=觉悟者的“法界”。还灭缘起流转缘起法界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二、原始佛教根境识和合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8,《大正藏》2卷54页下)“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自受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中阿含经》卷58,《大正藏》1卷791页中)根境识↓↓↓能知所知认知主体客体行为意根←→法境•外境——色声香味触•内境——心识所产生的印象、记忆、观念等三科用以阐述存在和一切法,又简称为蕴处界三科。1.五蕴是构成一切法的身与心(个人方面的一切法),或物质与精神(内外的一切法)的五种要素。2.十二处是从感觉与知觉的认识上考察一切法,分为六内处(六根)──认识作用的主观能力,与六外处(六境)──客观的对象。3.十八界是在前述的十二处之上,加上感觉与知觉认识本身(或认识主观)的六识,而形成十八种。原始佛教立这三科来概括一切法(存在的一切事物),即过着生灭变化、苦恼喜乐与迷悟的生活的现象界。现象在佛教中称为有为(被造作的事物)或行。部派佛教客观详细地考察一切法(不只是有为,也包括无为),与原始佛教的态度不同。到了中期以后的阿毗达磨,采用五位的分类来代替三科的分类。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蕴,积聚、类别之意。(一)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除物质性的“色”以外,其他四蕴都是精神性的因素,是心的不同作用。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五蕴说的目的,乃在破众生的我执,而令达无我之理。部派佛教的心所说随着佛教哲学的发展,对宇宙万有的分类,从着重于人格或认识程序,转入普遍的现象,从对蕴处界的注意转入到对百法的分类上。这种分类,以小乘说一切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与大乘唯识学派的五位百法最为有名。┌─色法十一───┐│心法一│小乘─┤心所有法四十六│七十五法│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心王八───┐│心所有法五十一│大乘─┤色法十一│百法│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从五蕴说中精神要素的分析,可知认识与情识是相互关联的。如“受”是一种情感,但“想”的想像、类比、推论作用,会影响情绪感受。反之,情绪感受也会影响认知判断。而在情感与认知交互作用下,有情造作的业力产生轮回流转的结果。到部派佛教,对心理行为的分析,发展出前所未有的“心所论”。心所,心所有法,“心王”之对称。旧译心数法、心数、数。即从属于心王,与之相应之精神作用。以《俱舍论》为例,有六类四十六种。(1)大地法:恒与一切善不善等心相应之法受——因外境而生起苦乐舍等感受。想——表象,与五蕴中“想”同,在想象的作用下,建构起名言的世界。思——造作之意志,与五蕴中“行”同,由此发动身口意三业。触——根境和合而后生触,是最初的认识作用,也是引发感受的原因。欲——欲望希求。慧——简择,择别是非善恶。念——记忆不忘。作意——接触某一境界,心生警觉、注意。胜解——确定的理解与认识。三摩地(定)——专一心志,不散乱。(2)大善地法:恒与一切善心相应之法信——无犹豫的信仰,由此产生行动与实践的力量。不放逸——专修善法而不懈怠。轻安——修禅定后而有的安乐。舍——安住寂静不为外境所动的平常心。惭——由自我反省而产生的羞耻心。愧——由外在批评而引发的愧疚。无贪——对于世法无论善恶好坏都没有贪著。无嗔——忍受一切恶劣环境而无怨尤。不害——不使他人在身心上受害。勤——精进向上进取善法。(3)大烦恼地法:恒与一切染污心相应之法痴——即无明,对于真理实相起颠倒妄想,是众生轮回的根源。放逸——放荡纵逸,不修善法。懈怠——懒散,不努力修行善法。不信——不信善恶因果。惛沈——萎靡不振。掉举——浮躁不定的妄想。(4)大不善地法:与一切不善心相应之法无惭——无自我反省。无愧——毫不在意别人的批评。(5)小烦恼地法:与少分染污心相应之法忿——对不如意事所起的愤怒。覆——遮掩自己的罪恶不使人知。悭——吝啬,不肯布施。嫉——嫉妒。恼——恼怒。害——伤害逼迫他人。恨——忿恨之后而发出的更深沉久远的怨。谄——谄媚,口是心非。诳——虚矫不实。憍——骄傲。(6)不定地法:其生起并不确定之法寻——寻求推度所对境界。伺——进一步对所观境界详细推察。睡眠——此指不明白事理。恶作——对所作所为起厌恶追悔之心。贪——对顺境的贪求。嗔——对逆境的愤恨不平。慢——自以为是的心理。疑——对事理犹豫不决的怀疑心理。心所理论的意义:对治烦恼心并不是孤立的单位,是和各种心理要素复合而活动的。分析心自身各部分为“识”,即“心王”,小乘为六识,大乘展开为、八识。分析心的活动的要素,即为“心所法”。而对心的认识首先是通过心理活动入手的。四十六种心所几乎罗致了各种心理作用与情绪现象,包括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的心理与情绪,也有随时皆起却非善非恶、方向不定的心理。藉对心理现象的分析,特别是对烦恼形态的归类,使人理解无明与痛苦的产生原因,从而寻求对治烦恼的方法。大乘唯识学提出的五十一心所,即立基于部派佛教的心所理论。三、唯识学派的五位百法唯识学的心识论,若依认识论、情识论及心体论三分来说,则重点在心体论的建构,即从心识的本质来说明生命与现象世界的开展,此将专章讲述。本节仍以心所法为重点,勾勒唯识学派对部派佛教心识论的发展。兼讨论有为法与无为法。大小乘心所论之异同《俱舍论》大地法(恒与一切善不善等心相应之法)十种: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定)。《百法明门论》遍行(遍一切性、地、时、俱)五种:触、作意、受、想、思。别境(遍一切性、地)五种:欲、胜解、念、定、慧。遍行与别境心所的区别:1、是否遍于善恶无记等一切性;2、是否随着心作用遍于三界一切处(地);3、是否是一切时刻都跟随心在作用。别境心所只遍于一切性与一切地,它是心在面对个别境界时所生。《俱舍论》大善地法(只相应于一切善心)十种: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善心所增加“行舍”:“行”,相当五蕴中的行蕴。“舍”,舍去刻意的、不公平、不正直的造作。“行舍”——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以一种不动心的、无所欲求的平等心态来用心。《百法明门论》善心所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不害、行舍。《俱舍论》大烦恼地法(遍于一切染污心)六种: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大不善地法(遍于一切不善心)二种:无惭、无愧。小烦恼地法(只与无明少相应的心所)十种: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随烦恼心所的调整:1、原属于根本烦恼的大烦恼地法;2、原大烦恼地法中的无明,升级为根本烦恼;3、另增加失念(不能清楚记忆所对境界)、散乱(无法专心于所对境界)、不正知(不能正确理解所观境相)。《百法明门论》随烦恼(跟随根本烦恼而作用)二十种: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俱舍论》不定法(不属于上述五类,善恶不定)八种: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百法明门论》不定(只遍一切性)四种:寻、伺、睡眠、恶作。烦恼(根本烦恼)十种:贪、嗔、痴、慢、疑、恶见(身见——我见,执着自我实存。边见——偏执一端,如断常。邪见——否定因果。见取见——执着错误见解以为真理。戒禁取见——视不正确的戒律、行仪为可以悟道的方法。)不定心所与根本烦恼:1、从原不定心所分出根本烦恼,不认同原来的分类;2、加入原大烦恼地法中的无明;3、增加恶见五种。见是见解,显示重视对错误认识所造成的影响,相对地表示对正知的要求。四、烦恼:见惑与修惑业力论多指直接招引苦果的缘起流转,起惑——造业——感果,构成佛教的业感(惑)缘起论。心识论即从心的根本探讨烦恼的源头,从而为解脱论提供了对治的目标。在五位百法中,有六个根本煩恼、二十个隨煩恼心所法。与此相类似,佛教又針对人的修行,提出对本惑和隨惑的对治。本惑本惑名为根本烦恼,共有六种: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又可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并称为十惑。身见──又名有身见或我见,是对五蕴和合的有情身心,误认为实有而起我、我所之见。边见──起于身见之后,执着我身死后断灭的是为断见,执着我身死后常住的是为常见,两种都失中正的边执之见,故名边见。邪见──是不信因果之理的邪妄之见。见取见──固守自己错误的见解,执劣为胜,不知迁善。戒禁取见──非因计因,非道计道,迷取非理戒禁的妄见,如外道执取牛戒、狗戒等非理的戒法,是非因计因;又如迷执人天因的有漏五戒为出离解脱之道者,名为道计道。五钝使与五利使以上的根本烦恼中——贪、瞋、痴、慢、疑五种,其性迟钝,难于断止,故曰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其性锐利,易于断止,故曰五利使。使,指其使役有情,彷徨于迷妄中的意思。见惑与修惑在此五钝使与五利使中,又有迷理与迷事的分别,而有见惑与修惑的区分:见惑──即迷理之惑,指迷惑于迷悟因果之理──四谛,受邪师、邪教和邪思惟等诱导而发起的烦恼,故又称分别起之惑;因要到见道时顿断,故称见惑。修惑──即迷事之惑,指由迷事而发起的烦恼,如对食色等欲望,是与生俱有的,故又称俱生起之惑;因以此惑不易断除,须藉渐次加行之力,于修道才能断尽,故又称修惑。十使之中,五利使及疑唯迷理,故属见惑;贪、瞋、痴、慢迷理迷事,故通见修二惑。随惑随逐根本烦恼的枝末惑──随烦恼,共有十九种: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无惭、无愧、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骄、睡眠、恶作。配以三界——欲界俱有十九惑;色界初禅有谄、诳、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睡眠八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