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政府和市场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利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2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1公共物品的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2公共需要的特征:(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三、财政的概念与职能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和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3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财政投资规模;调节财政投资方向;提高财政本身配置效率)(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一、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定价1公共物品的分类和生产:(1)纯公共物品由国有部门和单位提供,采取国有国营模式。(2)混合性公共物品采用国有国控模式。(3)竞争性产品采用市场化模式。2公共定价:平均成本定价法(最大福利),二部定价法(基本费+从量费),负荷定价法(按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1财政支出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2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一、财政支出分类1按财政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2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3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在财政支出的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职能较强。二、财政支出规模分析1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政治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经济因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工作。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快于GDP的增长。(2)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论述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导致财政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经济发展阶段论:早期阶段(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中期阶段(对私人投资的补充);成熟阶段(转向教育,保健,福利支出)2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1)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财政支出增长率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而且有些年份波折度较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明显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2)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前,占GDP比重较高是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占GDP比重逐年下滑是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经济改革逐步到位和GDP的增长后,财政支出趋于回升;2003年以后逐渐转向了稳健的经济政策,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增长势头趋缓。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第四章购买性支出之一:社会消费性支出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1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2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科卫支出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1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1)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不断下降的趋势。(2)影响行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经济整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2国防费:包括人员生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1)我国的国防政策: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2)谢林的军备观点:谈判本质上是非零和的。任何基于冲突的谈判,若谈判失败,则双方都会受损;任何通过谈判达到的协议对双方来说都会比未达成协议要好一些。三、文科卫支出第五章购买性支出之二: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1投资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缓慢时,往往依靠增大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过旺及造成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往往首先采取措施压缩投资,迫使经济过热的势头减缓。2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不盈利或微利,具有外部性;投资规模大;投资于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相关领域;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关。3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就业创造标准。二、基础设施投资1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三、财政对农业的投资1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农业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财政对农业投资政策的基本特征(1)以立法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第四节财政投融资制度1财政投融资体质的现实意义(1)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2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3政策性银行的特点:业务职能的政策性;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4我国政策性银行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思路: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促进投融资环节的严谨高效;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一、财政收入分类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和其他收入2政府收入=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1)总体上说,增长势头良好。(2)1978-1995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财政对企业的减税让利,企业本身并没有得到实惠,而企业的缺口则要由银行发放无约束的贷款来满足。(3)“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税收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经济目标,按预定的标准进行的非惩罚性的、强制的从私人部门向公有部门的资源转移。2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税收术语(1)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2)课税对象: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在现代社会,国家的课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类。(3)课税标准: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4)税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关系,是指课税的尺度。(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5)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税收能力是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税收努力是指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缴纳税额的程度。(6)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7)课税基础: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4税收分类: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直接税与间接税;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中央税与地方税第二节税收原则1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普遍征税,平等征税(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2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1)公平类:受益原则,能力原则(2)效率类: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定简化原则3税收中性: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政策运行。(1)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额外损失或负担。(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是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3)税收超额负担: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1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2税负转嫁分为前转方式,后转方式,其他转嫁方式3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容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第一节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1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2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到各类商品的购买量。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增加工作时间和减少工作时间)2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收益的减少和以消费替代储蓄)3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增加投资和以消费替代投资)4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第三节税收与经济发展1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朝同一方向变化。2拉弗曲线(1)高税率不一定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十章税收制度一、商品课税(1)商品课税的特征:课征普遍,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实行比例税率,计征简便。(2)我国现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二、所得课税(1)所得课税的特征:税负相对公平,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课税有弹性。(2)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