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西财经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财政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选错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论述中,不属于财政学的研究对象的是(D)A、财政分配活动B、财政分配关系C、财政管理及其方法D、企业财务分配关系2.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是(D)。A、亚当•斯密B、萨缪尔森C、布坎南D、凯恩斯3.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C)。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D、国际收支平衡4.政府扶持教育事业的首要内容应当是(D)A、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B、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C、全民义务教育D、全民义务教育与中等教育5.某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当期不含税销售收入为200万元,进项税额为1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纳税人该期应缴纳的增值税是(C)。A、24万元B、7万元C、19.05万元D、29.05万元6.2008年我国将进行的税制改革是(B)。A、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B、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课征制C、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D、开始征收燃油税7.国家取得的国有企业上缴的资产收益凭借的是()。A、政治权力B、公共权力C、资产所有权D、行政权力8.我国目前实施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属于()。A、扩张性型财政政策B、紧缩型的财政政策C、中性的财政政策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9.以政府部门为单位编制的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并经立法机构批准的,反映部门所有收支的预算,被称为()。A、复式预算B、增量预算C、部门预算D、零基预算10.为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对支出效益能以货币计量的项目应采用()进行评价。A、成本—效益分析法B、最低费用选择法C、公共产品收费法D、因素分析评分法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选错或不选均不得分,也不扣分,每小题2分,共16分)1.俱乐部式公共产品具有()特征。A、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C、边际生产成本为零D、垄断性2.公共经济决策的目标主要包括()。A物价稳定B、效率C、公平D、国际收支平衡E、经济增长与稳定3.下列支出中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有()A、行政管理费B、国防费C、卫生事业费D、社会保障费E、利息支出4.用于文教卫生事业的支出属于()A、生产性支出B、非生产性支出C、社会消费性支出D、投资性支出E、转移性支出5.下列税种中,容易转嫁的税种是()。A、关税B、所得税C、增值税D、消费税E、财产税6.预算调整包括以下内容()。A、对预算收支总盘子的调整B、动用预备费C、预算追加、追减D、经费流用E、预算划转7.政府采购应遵循的原则有()。A、公开透明原则B、公正原则C、公平竞争原则D、稳定经济的原则E、诚实信用原则8.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中,其支出科目是按()进行分类的。A、财政支出是否具有直接的补偿性为标准B、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C、按经济性质分类D、费用类别E、资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三、判断题(以下各题说法是否正确,请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判断错误或不填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奴隶社会的财政属于家计财政的范畴。()2.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MCi(x)大于零。()3.在间接民主制下,公共产品的需求量由所有投票人直接投票决定。()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公共支出的分类是从功能和经济性质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的。()5.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措施,是要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6.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7.我国的增值税是属于价外税。()8.商品需求弹性越小,则对应的商品税就越容易转嫁。()9.目前我国国债偿还主要采取预算盈余偿还的形式。()10.我国政府预算的审批权在于本级政府。()四、计算题(5分)根据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某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所得为25000元,请计算其应纳税税额。(5分)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52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要求:不准直接写答案,而且不允许用分步计算法,必须写出具体计算过程,否则得0分。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2003年,非典疫情在广东首先出现,不久就在全国各地曼延,发展成为影响全国的卫生防疫事件。其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政府采取了多种应急措施控制了疫情,最后取得了胜利。随后,中国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请你根据你所学的财政理论,分析一下非典疫情产生及其曼延的原因,这一事件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一事件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2.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个提法反映了哪些财政理论问题?如何理解?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上述目标?六、简答题(25分)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的个别需要而言的,它具有哪些的特征?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3.公共支出的原则包括哪些?4.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包括哪些内容?5.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七、论述题(14分)在财政政策手段中,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工具来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预算支出、政府投资、公债和“自动稳定器”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而“自动稳定器”可以自动调节社会供给与需求规模。请你运用所学的财政学知识,谈谈“自动稳定器”包括哪些内容,而“自动稳定器”又是怎样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的2007年度《财政学》期末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选错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D2.C3.B4.C5.A6.C7.C8.D9.C10.A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选错或不选均不得分,少选的选对1个选项可得0.5分,未选全的最高只能得1.5分。每小题2分,共16分)1.BC2.BCE3.ABC4.BC5.ACD6.ABCDE7.ABCE8.BC三、判断题(以下各题说法是否正确,请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判断错误或不填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计算题(5分)要求:不准直接写答案,而且不允许用分步计算法,必须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解答:(1)速算扣除数(3分)第一级,为0第二级,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10000×10%-(10000-5000)×10%-5000×5%=1000-500-250=250(元)第三级=30000×20%-(30000-10000)×20%-(10000-5000)×10%-5000×5%=6000-4000-500-250=1250(元)第四级和第五级计算可不算分。(2)该工商户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级别的税率-速算扣除数=25000×20%-1250=5000-1250=3750(元)(2分)五、案例分析题(作为案例分析题,各题所列答案可作参考,如果学生能从其他角度展开分析,只要能运用所学财政理论知识解释清楚,就可以酌情给分,每题10分,共20分)1.造成非典疫情蔓延的原因主要有:(1)卫生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应由政府来提供(2分);(2)我国政府近年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很多地方的医疗设备非常简陋,无法应对突发性卫生事故(2分);(3)由于在非典疫情发生时,各地政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防范措施不力,造成疫情蔓延(1分)。(4)在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增加非典防治的投入,积极研究抗非典的药物,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使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分);(5)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尤其在群体性卫生事故发生时,政府要密切监控,切实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2分)。2.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提法主要体现了几个方面的财政理论问题:(1)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中的协调地区间的资源配置(1分);(2)财政稳定经济发展与增长(1分);(3)财政体制中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合理划分(1分)。这是因为,我国自1994年1月1日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财政收入增长迅猛,但同时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出现了“财权不断上提,事权却在逐渐下放”的不对称现象(1分);地方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越来越严重(1分);地方为了解决财政收入问题,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日趋恶化,出现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或“先发展,后治理”的不正常现象(1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提出了这样的决策,要求在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础上,完善省以下的财政体制,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因此,如能真正按“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给基层政府留下相应的财力空间,将是解决基层财政困难的一条途径。同时,要树立合理的“政绩观”,建立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机制,加大对资源消耗的评价与考核力度,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目标(4分)。六、简答题(各题答案可作评卷参考,如学生在答题中作出合理分析,可适当酌情给分,每小题5分,共25分)1.相对于私人的个别需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2分);(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1分);(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1分);(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各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1分)。2.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1分);(2)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1分);(3)财政收支划分,政府间的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2分);(4)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1分)。3.公共支出的原则包括:(1)弥补市场失效(1分);(2)公平与效率相结合(1分);(3)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1分);(4)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1分)。另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安排给1分。4.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包括:(1)合理组织收入预算的执行(1分);(2)加强支出预算的执行与管理(1分);(3)积极组织预算平衡(1分);(4)加强预算管理(1分)。根据学生对各得分点的阐述,可安排给1分。5.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包括:(1)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1分);(2)调节资源在不同行业、产业之间的配置(1分);(3)调节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1分);(4)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之间的配置(1分)。根据学生对各得分点的阐述,可安排给1分。七、论述题(答案可作评卷参考,如学生在答题中作出合理分析,可适当酌情给分,共14分)答: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主要是指“累进所得税税率”、“失业救济”(3分)。在调节经济活动中,它们发挥了自动调控社会供给和需求的关系(1分)。主要表现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