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4、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高考考点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背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二、主题民族独立国家近代化(民主、富强)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的民主、富强。三、历程层次时间阶级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实践影响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地主阶级19世纪60-90年代19世纪末资产阶级20世纪初1915-1917年1917-1919年无产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译书等思想启迪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戊戌变法思想启蒙革命派三民主义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孙中山推翻了…结束了…建立了…颁布了…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中共诞生指明革命方向建立中共早期组织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者器物制度思想《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学西方一、学造器物1、“开眼看世界”背景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发展要素③、鸦片战争——惊醒志士2、“开眼看世界”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代表作:《各国律例》《四洲志》核心思想:师夷长技(军事技术)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②编译外国书报,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书影放眼世界的先行者代表作:《海国图志》最详实的地理专著。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3、“开眼看世界”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前:闭目塞听、夜郎自大,视西方事物为奇技淫巧。鸦片战争之后: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蔚然成风。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二)“中体西用”—洋务派的学西方1、背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2、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前提:肯定封建制度4、论战:洋务派和顽固派.两派的异同相同:阶级属性:地主阶级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不同:手段不同,对待西方事物的态度不同5、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军事工业民用(辅助军事工业)曾国藩安庆军械所(最早)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天津开平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张之洞汉阳铁厂6、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7、失败的原因:(1)列强的破坏(2)顽固派的阻挠(3)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根本原因)-----阶级属性决定8、评价:积极:(科技、教育、军事及客观作用)消极:(目的、结果)(一)客观积极作用:(1)引进了一些西方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2)创办的民用企业,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用企业对外资势力扩张有一定的抵制作用;(3)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新式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政府的国防力量;(4)创办的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实习生出国深造,他们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留学生后来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栋梁人才,也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有利于教育近代化;(5)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早期维新派,为戊戌变法准备了思想基础;总之,洋务运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二)消极作用:目的——由清政府举办,用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统治;军事工业主要是用来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交通运输等问题,主要不是为了求富;军事民用工业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所操纵;军事民用工业经营管理腐败,洋务官僚中饱私囊;结果——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洋务派所标榜的“自强”“求富”是自强不强、求富不富。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异同点?相同: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同:①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一)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学西方主要代表:王韬、郑观应、薛福成思想主张:政治上-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结果: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实施二、仿行制度(根本原因:缺乏必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二)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学西方1、背景: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2、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思想观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康有为三世说进化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申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批判君权民主君仆、主权在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共同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⒈反对君主专制⒉主张君主立宪制⒊变法图存⒋发展资本主义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1、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2、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维新派与顽固派“中体西用”的论战论战的焦点封建顽固派维新派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祖宗之法不可变宁亡国不可变法变者天下之公理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权坚持科举取土,反对西学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顽固势力——力量强大结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3、实践:戊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4、作用: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2)都为了国家的强大;(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异(1)阶级立场不同(根本);(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3)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1、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实践状况: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经济状况: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阶级状况: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个人努力:(三)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学西方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6月1895年,孙中山毅然剪辫,以示与腐败卖国的清廷决裂,走上革命道路1905、8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纲领)时间:地点:纲领:2、提出: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具体主张革命理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国民共享独立民主富强核心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3、内容性质:进步性:局限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反映推动(前提)民族主义(核心)民权主义(补充和发展)民生主义——没明确反帝——没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4、评价失败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活动结果辛亥革命《临时约法》两次护法运动5、实践《临时约法》:时间:内容:性质:意义:1912年春主权在民、国民平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建立、反对实质: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由于西南军阀破坏,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认识到: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1917年7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背景:A、客观因素:十月革命鼓舞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B、主观因素: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失败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6、发展:新三民主义: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2)提出《一大宣言》:接受中共主张确立三大政策重解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联俄)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民权(联共)①节制资本②扶助农工(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适应其需要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心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什么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高纲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5)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共民革新三民主义交集:反帝反封建补集:革命思想、主力、前途等阶级差异(6)评价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是质的飞跃,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局限性:在内容在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进步性: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及高潮的到来。革命活动创建同盟会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促成国共合作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四次转变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1 / 9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