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监理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15-07-31十八大以后,我们国家包括我们监理行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正处在由旧规制模式向新规制的转变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导致监理行业处在一个由原来的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以及到再平衡状态的转变过程当中。监理行业为什么暗潮涌动不止?因为监理行业正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在这个的转变过程中,监理行业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价格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强制监理问题等等。尽管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但是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监理企业,还是监理协会,都必须学会适应新的规制、新的体制和新的环境。那么什么是新规制、新模式、新环境呢?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区别于原来的政策,区别于原来的管理体制,区别于原来的市场大环境,它是一条线,一个过程,而且这个新常态不是一时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相对稳定的、长期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叫做新常态。监理行业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新常态,才不至于盲目。新常态不以监理意志为转移新常态实际上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存在。在国家层面和监理行业层面上看,监理已在新常态的漩涡当中。在国家层面上新常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政治上要严格的执行八项规定,反腐倡廉作为政治体制的一个核心内容,而且从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逐步的加强,那么面临这种以反腐倡廉作为主线的政治体制改革,监理行业、企业不会受到影响吗?传统的经营方式是否需要要改变?那种以请客、送礼、给回扣、拉人际关系等为重要经营手段的监理企业还能经营下去吗?二、在国家层面上,中央坚定不移地坚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年多来,中央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今年将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住建部把八项个人执业资格,全部列入取消行政审批的序列。改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是原来不敢想象的,原来的体制将全面打破。原来的企业资格、个人资格都是配套的,现在取消了,打破了,怎么办?要有新的体制,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要建立新的方式,才能建立新的监理平衡。在新的监理平衡下,我们必须重新改变企业发展思路。之前我们企业的发展,完全是围绕着政府开展工作。因为我们的管理体制是以政府行政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那么下面一步由于行政体制的简政放权,政府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监督指导,社会自律管理体制上,监理企业的发展思路是靠政府还是靠市场,还是靠社会。三、全面实现产业结构与升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家重点推的中国制造。李克强总理出国访问,推动技术进步,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把高科技、高水平的东西推出国门,最明显的政策就是“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中电力行业首当其冲,但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东西,电力监理能够走出去吗?再有一点,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克强总理一再强调“互联网+”。如果我们在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不实现质的突破,我们怎么实现“互联网+”的突破?这也迫切逼迫监理行业和企业要实现全面升级,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四、节能环保。创造一切的GDP都是必须在保证节能环保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工作不节能,不环保,肯定是没有出路的。那么对于我们企业如何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从节能环保这种国策上来规划,来提升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水平?因此从国家层面上,常态化的这些表现实际上对监理企业影响是非常大的。国家的大政方针就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这是在国家层面上,那新常态体现在行业层面上具体表现是哪些呢?一、全面推进工程咨询业的市场化,这是新常态对于监理行业与监理企业最核心的问题,一切以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新构建新的平衡。无论是政府、行业、企业,都要实现市场化。说白了,市场化产生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这是我们感觉最为深刻的市场化。二、市场化之后,政府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大,强化了。没有工程质量,就没有我们监理行业生存的根基了。这将是监理行业协会倍感压力的地方,监理企业面临市场化的核心问题,要围绕市场化重新规划企业发展方向,同时如何保证工程质量,也是一个核心问题。新常态为监理带来的思考对于监理行业来说,在新常态下我们可能要面临五个具体问题。第一是监理价格的全面开放。虽然监理行业最初有一个政府投资指导价,但最后也给冲开了,确切说从国家层面考虑,放开价格就是因为把工程咨询企业(包括监理企业)作为市场化的企业来进行设计。首先监理价格的全面放开就是使供需矛盾趋于合理。供需矛盾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与减少,提供者也在增加减少,使两者趋于平衡。当然,它产生的结果也是优胜劣汰。其次是服务与价值趋向统一。在新常态下,通过放开价格会使我们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价格价值趋于统一。但是在这个趋于统一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恶性竞争,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断崖式的价格变化。以压低价格的代价来赢取生存时间有意义吗?很明显,在价格竞争中,我们不可以一味地打低价竞争牌,而是必须以能真实反映市场需求和服务价值的价格为准。监理行业的存在就是国家和大众的利益保障,是为了杜绝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而存在的。因此,监理企业不能仅仅着眼于价格竞争上,更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另外对于监理企业来说,工程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收入的高低,反过来如果企业成本升高,怎么办?第二是落实五方主体责任。住建部己经明确地把监理列为独立的一方主体,监理工程师要对工程质量负责而且是终身负责。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企业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责权不统一带来的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责任下,我行使的权力往往无力落实到实处,无法控制工程真正的成本、质量和进度。其次是质量体制的改变。监理服务价格降低,企业成本却增加,员工工资提不上去。监理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行业高质量高水平人才流失。第三,强制性监理正淡化。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监理价格不得不放开,同时强制性监理的范围也正在逐步调整。尽管如今诚信体系建设不完整,社会法律意识不健全,政府部门可能还要调整强制性监理范围,但一旦强制性监理范围调整以后,部分靠政策吃饭的监理企业生存将受到遏制。第四,市场准入标准如何实现适应市场化的体制。如果是市场化体制的话,市场准入也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政府性的。大家都在讨论,关于甲级监理企业配置一级建造师和一级结构工程师、一级建造师自动取得监理资格这些都在变,市场准入它的变化会对我们企业有多大影响?这也是现实的问题,需要在现实情况下做充分的思考,一旦改革地方企业你做好准备了吗?怎么保障人才的质量?第五,政府的逐步退居后线。之前监理行业是以政府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是政府监督指导社会行业自律的管理体系。而在新常态下,监理行业协会组织也面临着改革问题。首先行业协会组织将如何跟政府之间建立新的工作关系?行业协会组织不能成为一个单纯追求行业利益的组织。它应该既保证充分反映企业的利益,同时不要忘了反映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应该是担负一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组织。其次行业协会架构也将发生变化。按照反腐倡廉的要求,公务员、退休的领导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国有企业的领导,原则上不允许到协会上担任领导,如果要担任,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在目前新常态的情况下的对于我们监理企业行业来说,可能已经面临的主要问题,价格、责任、强制性监理范围、市场准入标准、行业协会组织建设,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行业企业的发展。监理行业在新常态下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常态新环境下,要成为一个高端的监理企业,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我们的工程咨询业务和国际工程咨询业在对比当中,强项就是我们积累了大工程快速建设当中施工质量安全的经验。这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监理行业以此为基础,在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网络管理和保证工程安全质量上让技术全面进步,让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要实现多元化发展,不要全部的高端企业,也不要全部的劳务型企业。市场经济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我们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架,要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咨询业。在走出去的前提下,用30年实践换来的工程安全经验就是我们的特色,中国特色。同时,监理一定要转变发展思路和经营方式,按照市场化的规律来转变企业经营和发展思路:一、从围绕政府转向围绕市场。市场化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以市场为主要导向,我们将告别以政府政策为主要导向的发展思路。二、从追求最高最强的企业资质转向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在市场准入标准改革后,企业资质的影响度已经不再那么大了。企业必须转向市场化,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以满足市场需求。三、从政府政策保障化转向企业价值化。市场规律是客观的,谁能满足市场需求,谁就能在市场中生存。如果企业还能寻求政府的帮助,那么企业必须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从自己的出发,改变发展思路。企业应该转向市场价值,努力创造市场需求,培育市场需求,为市场需求创造更多、更好、更高的价值,这是唯一的出路。四、从吃市场业主饭转移到吃市场雇主饭。一个字之差意义不一样,业主就是为投资者提供的,而雇主就多了,包括政府、企业、甲方、施工方、设计方,甚至银行、保险、贷款机构。举个例子,政府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采购有条件有能力的监理企业做工作。在政府强化了业主的法律责任时,业主可以请监理,但是监理要承担法律责任。一旦责任落实,政府就考虑将风险转移给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因此政府强化业主设计施工各方面的责任,要转移风险,非专业人事不想承担风险的话,就必须履行责任。不履行责任的企业将被淘汰,所以说,我们要逐步的扩大我们的思路,从吃业主饭逐步的过渡到吃雇主饭。处于改革变动时期,国家新常态将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监理行业、企业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我国监理行业要尽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作出引领作用,做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