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对工程难点的分析第三节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布置第四节承接本工程的优势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道路工程施工方法级技术措施第三章、确保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四章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五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体系与保证措施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及施工网络图第八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第九章资源配置计划第一节人员专业构成第二节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质(材料)情况描述及进场计划(附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第三节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附检测设备表)第四节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劳动力计划表第十章、有必要说明的其他内容附页: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临时用地表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工程概况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乐土-双龙,工程起点位于乐土大街,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双龙与陈井村交界,终点桩号为K3+500,4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结构:a、路床压实b、200mm石灰稳定土底基层(12%)c、180mm厚弯拉强度4.0Mpa混凝土第二节对工程难点的分析1、施工用电将是困挠本工程的难点。通过现场考察,小区为居住区,应注意施工安全,许多区域用电须另搭设线路或设置发电机。2、由于本工程场内道路路况较差,道路距施工作业点很远,故如何组织施工及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运输为本工程的关键问题。3、由于本工程的工期紧、工作量大、涉及专业多,如何组织一支技术全面、能打硬仗的高效队伍进场并全面展开工作,是保证工期目标顺利完成的重点。第三节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布置根据招标方提供的总体平面图,我公司按示范工地要求拟定平面布置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因此,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情况对搞好文明施工极为重要,为此,要对施工现场切实抓好管理工作,严格按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布置,并随着施工进度的开展对其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施工顺利开展的需要。具体的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详见所附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一.项目经理部布置为了充分发挥我公司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优势,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个生产过程均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项目经理部设在离施工区域较近的空旷地块,此处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生产及与外界、业主的联系,经理部驻地房屋为自建彩钢房屋。二.临时施工道路为了保证材料、设备的进出场,根据要求,施工临时道路尽量考虑与永久道路一致,整个施工现场临时施工道路做成混凝土路面,主干道混凝土路面厚度200,碎石垫层,其它部位做成80厚砼路面。离建筑物2米处四周设排水沟,沟宽300,按3%泛水经沉淀池通往下水道,现场道路泛水坡向排水沟。三.临时设施布置按照方便施工和便于管理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程任务分布情况,在施工区域内按“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标准合理布置本合同段临时生产用房、以及工棚、料库,建筑面积详见临时用地表。职工生活区,在中标后根据甲方要求,在指定的区域修建。四.临时供水、供电、通讯1.临时供水:生产用水采用自来水。我公司进场后从业主指定的水源接入施工现场,并设水表进行计量。2.临时供电:工地范围的施工用电,从甲方现场指定的电源搭接经过变压后引入施工现场。第四节承接本工程的优势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我公司将采取如下对策以解决难点,保证重点,满足特点为目的组织施工。1、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的预控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情况,在开工前制定详尽的施工组织方案和确保省市优质样板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监控,一切从“毫厘”抓起,要求主体结构工程的观感、垂直度及平面尺寸控制、沉降观测以及各项技术资料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施工质量的预控,有目的有预见地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产生,以“第一次就做到令人满意”的严谨、踏实工作态度高水平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2、组织精兵强将,组建高素质的项目管理班子公司选派组织的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是参加过获得优质样板工程的施工骨干,项目管理班子成员业务能力强,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工作责任心强,该项目班子能为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样板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3、公司高度重视,加强对工程的指导、检查、帮助。我公司把该工程列为重点工程项目,委派公司副总工程师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调动公司内的“人、材、物”,全力支持项目施工,以确保优质、安全、文明施工,并严格按合同履约实施,圆满完成施工任务。4、选用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保证作业质量建筑施工是一项手工作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工程质量达标与否和施工作业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和质量意识有密切关系。我公司将从内部劳务施工队精选施工人员,严格把关,以确保为该工程组织专业技能强的施工作业队伍。5、加强技术管理,实施样板开路,严谨科学施工我公司根据长期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整套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将加强作业指导性文件的编制及研究直至最终的落实,制定详细施工措施,解决施工技术难点,全面推行样板工程、规范化作业,开展全面的QC活动,成立攻关小组,确保工程有条不紊,科学组织施工。6、加强材料管理,确保使用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质量环保要求材料的品质将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材料管理上,将针对分供应商的选择到材料的进场验收、保管、发放和使用等各环节,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使投放到工程上的各种材料始终处于有效的管理之中。7、加强协调管理,确保各专业施工质量优良在加强协调管理,搞好各专业施工队的配合协调上,我公司将充分发挥协调管理体制的经验和能力,保证工程管理落实到每一专业的每个环节,一切从业主的利益出发,通过严密完善的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工期、质量的实现。8、加强资料管理,确保资料管理与施工同步进行为保证本工程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我公司将强化项目的资料管理,要求技术资料管理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设专人专职负责整个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9、实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现场配备足够的办公设备,包括施工管理需要的电脑及附属设施,充分利用公司电脑网络的优势,在现场设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对现场各关键施工点进行全天、全程的信息监控管理。10、合理划分施工区、施工段,确定正确的施工程序,确保施工有条不紊进行。11、首先清理原有农灌系统,并积极与当地农灌部门联系,争取尽早自农灌系统内给水以满足施工用水。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道路工程施工方法级技术措施1.1测量放线1.1.1测量概况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1.1.2测量工作程序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水准控制点→测定管线桩→局部放样1.1.3控制系统的建立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及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测量控制。1.1.4放线控制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道路中线、井中心的平面、高程控制;1.1.5施工方法1.1.5.1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与相邻工程的测量控制点、网进行联测,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1.1.5.2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1.1.5.3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志牌,以防止损坏。1.1.5.4根据施工控制点测放出中线控制桩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1.1.5.5施工采用线路中线桩控制。1.1.6保证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措施1.1.6.1施工中应尽量保护所有标志,对施工中不移动的中桩及距中级较近的中线水准固定点用浇注砼措施予以保护。1.1.6.2施工期间应定时对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保证其精度。1.1.6.3具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以简练、实用、保证精度为原则,建立复核制度,复核人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1.1.7距离测量:距离测量采用钢尺测距,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重点,管道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木桩标定。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定出以后,从线路赳点开始量距,沿管道中线每隔50m钉一木桩(里程桩)。根据管线的起点和各沟的挖土中心线,一般每20m测设一点,用灰线标明开挖边界。在测设中线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1.1.8高程测量:高差不大时采用S2级水准仪,测量时往返各一次,取闭合差≤10L,L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KM)。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1)、道路路基施工施工工序:土路床路基路面养护验收1.2.1路床:为了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应尽可能使用机械。用挖掘机挖路床时应留2CM予留量,然后用18-22T压路机碾压,人工挂米字线整形,洒水碾压、养护,直至验收合格。边线桩轴线桩挂线整平示意图路床施工注意事项:A、如发生弹软或垃圾地段需翻挖晾晒换土,要会同有关人员现场处理,办理有关手续。B、要在路床外侧留好边沟,以便排出雨水,防止路床受水浸泡。C、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现象。18-21T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D、填土压实时每层虚摊厚度数20-30CM,每层土应以推土机、人工仔细整平,先轻压后重压,碾压时应保持土壤湿润,不得干压。(2)5%水泥冷再生基层一、材料要求1、水泥⑴、采用C42.5普通硅酸盐水泥;⑵、在用于工程之前有监理见证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稳定土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于用石灰稳定。用石灰稳定不含粘性土或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石和未筛碎石,应掺加15%左右粘性土,土粒的最大尺寸应不大于15mm。3、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源不得使用。二、组成设计1、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主要包括:用于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应符合图纸要求,并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选取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须的最佳的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包括确定掺加料的比例;2、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以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用于指导施工。三、施工组织根据总体施工部署,本标段的路面底基层摊铺施工,主要由先前投入的道路工程队,按照划分的施工段分别组织施工。当各施工段路基填筑完成后、经中间验收合格,即可组织路面底基层施工。四、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⑴、按设计质量要求购进石灰,对其按规定频率进行质量检测,并出具书面试验结果,完成混合料配合比试验;⑵、施工放样。对已交验的路基段先恢复路基中线与面层边线,并在边线外侧0.3m处设指示桩,经水准测量在其上标出灰土的设计标高。2、底基层摊铺施工⑴、摊铺素土及水泥在准备好的下承层上均匀平整地摊铺一层素土(厚度由试验段确定),然后用6~8t光轮压路机稳压一遍,接着根据每车灰料的摊铺面积,用石灰打出方格网,根据方格网卸下石灰,并用平地机摊铺均匀。经确认石灰的掺入量与其在混合料中的比例相符后,即可进入下道工序。⑵、拌和整型在各层料摊铺好并经检查厚度合格后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二遍,拌和时应随时检查和调整拌和和深度,严禁在底部留有“素土”,夹层,也防止过多破坏下承层表面而影响混和料的剂量及底部的压实,同时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