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则秋晚的江上一朵野花错误教学目标1.能领悟现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3.能品味诗歌优美的语句并学会简单分析。课文导入大美无言,唯有诗人能巧妙地运用文字,以意象组合的方式向人们传递美,传递难以诉说的情感,在灵动跳跃的语句中,完成情感的传达。今天,我们将通过三首短诗的学习,来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诗人刘大白简介: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1924年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教授。同年出版新诗集《旧梦》。1926年出版第二部新诗集《邮吻》。1928年弃教从政,任浙江省教育厅秘书、浙江大学秘书长,次年去南京任教育部常任次长。出版的著作还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中国文学史》及旧体诗集《白屋遗诗》等。1929年还将《旧梦》重编为《再造》《丁宁》《卖布谣》《秋之泪》4集出版。秋晚的江上秋天的江面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归巢的鸟儿玩累了从江面飞回来,江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摆,这样的图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刘大白用小诗《秋晚的江上》娓娓道来。秋晚的江上拟人手法的使用,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秋晚的江上1.“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秋晚的江上》赏析:刘大白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细察,其形式排成三行,而语言结构实为三句,即“鸟儿驮着夕阳”“、双翅一翻”、“芦苇妆成红颜了”,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归鸟何以倦了?鸟倦实在也是人倦。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第二行,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第三行,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一朵野花诗人陈梦家18岁时在原野看到了一朵小花,他看到了这朵野花孤独而短暂的生命,同时也观察和体悟了生命的自然、自在、自信的纯美。陈梦家(1911~1966),1911年4月16日出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出版的诗集有《梦家诗集》、《铁马集》、《梦家存诗》等。曾使用笔名陈慢哉,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1957年,在考古研究所,陈梦家被划成右派份子。1966年9月3日陈梦家自缢而死,年仅五十五岁。一朵野花一朵开在原野上的小花经历过风的怒号,也享受过风的温柔,它就是这样在荒原上静静地开放,静静地凋落,花开一世,梦即一生。诗歌开篇就写到这朵野花的境遇,“荒原”一词显得野花的孤独,而它却不被这样的境遇所影响,依旧的“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这个句子有些俏皮,但是多么自信,内心的乐观由此可见。它在醉人的春风里“轻摇”着,向着太阳展示它的“欢喜”她的“诗”——那就是生命的美。这一节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感受野花。在第二节里,诗人转移了描写的视线,进入野花的生命深处,把自己当作一朵野花,看见了阔大的“青天”,却并不意识到自己的的“渺小”,我们再次感到它的自信。自然,任何生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曾被粗野的风抽打,在搏斗中它渐渐的没有美丽的梦想。“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实际意思是它要做的就是牢牢的把握住现在,用自己的能力证实“小生命”的生存,让更多的人感觉到它的存在的价值一朵野花“野花”的形象:明确:这是一朵孤独的野花,但却“向着太阳发笑”,在醉人的春风里“轻摇”,这朵野花开在荒原里,他自信,乐观。面对风雨,他坦然接受,懂得接受风的怒号和抚摸,享受阳光,在大自然中尽情地舒展自己,享受生命的乐趣。一朵花开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花开花落象征生命的诞生和消逝,小花的态度象征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也许陈梦家真的见到过那一朵野花,在风中孤独的绽放与坠落,于是野花旺盛的生命力引发了诗人的想象,他是借物抒情;也许他当时并没有看到那一朵野花,但是诗人感到自己年轻的生命需要一种方向,于是就托物言志——谁知道诗人当时的写作动机呢?但我们读到《一朵野花》,就能够体会到诗人通过对一朵野花的孤独而短暂的生命的观察,领悟到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真谛。一、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花开花落象征了生命的诞生与消逝,小花的态度象征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二、第二节中第一个句子同一节中的首句形成诗的复沓,在技巧上有着独有的特色,成为两节诗咏唱的基础。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山水风光。抗战胜利后到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58年大学毕业,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思妇词与游子谣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皇帝有三宫六院,妻妾成群,造成了诸多女子独守空房。国家有民族边疆之争,战争让人“情分两地”,女子独守闺房,因此,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留下了一个个哀怨而又凄美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的意识中,代代流传下来。比较有名的是宋代的李清照的《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绪。《错误》便是一首思妇词,同时它也是游子谣。我们学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一首游子谣,《错误》中既有独守空房等待丈夫的女子,又有苦旅的游子。错误《错误》是一首可爱的小诗,流传甚广,被誉为“中国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评论家说它“轻巧清隽”“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整个诗读来凄美幽怨,哀婉动人。鉴赏分析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我骑马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他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予它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他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对她的想像: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这几行诗不禁让人想起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由此也可见郑诗的古典韵味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从想像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欣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绵绵,格调凄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讨论与分析一1、《错误》情节简析。段落情节意象第一节:1~2句第二节:3~7句第三节:8~9句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江南走过)暗示思妇漫长等待(莲花开落)虚构思妇长期寂寞(寂寞如城)揭示思妇志节坚贞(恰若青石)揭示主旨——美丽的错误(过客远去)莲花开落:既指分别之久,又言容颜在等待中憔悴。柳絮不飞、寂寞如城、向晚青石窗扉紧掩、春帷不揭马蹄达达内容结构:错误第一节:诗序第一句揭示错误的起因第二节:描绘女子等待的情思第三节:对第一节的补充,指出造成错误的原因。描写女子漫长的等待讨论与分析二1、《错误》的结构简析。纵横双线——纵线——从大景(广阔的江南)到小景(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和马蹄声);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结局,中间五句是想象对方,最后两句是眼前写实。全诗按照“实——虚——实”的思路倒装。讨论与分析三2、《错误》诗中“你”(思妇)的心理和性格简析。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纯洁又柔美季节容颜——莲花开落马蹄达达——美丽错误清丽而婉约寂寞期待惊喜失望讨论与分析四4、《错误》语言美简析。倒装之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对立之美——马蹄敲响思妇希望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马蹄也不因思妇期而盼停留所以错误。纯净之美——不游戏、不伪装、不堆砌、不雕饰;纯净利落、清新轻灵,抒发真情实感。古典之美——“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豪放酷似李(太)白”,“新装宜面下来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课后练习1.这首诗隐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生气,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你”是指那个等待归人的女子。2.“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式对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气什么作用?四个否定句在彼此相互独的位置上互相呼应,委婉的摹写了等待中女子的哀怨心情,有助于全诗音韵的和谐。3.诗中有几个比喻用得很好,找出来说说你的理解。诗中多处用到比喻,如把女子凄清自闭的心比作“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紧掩”。因为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读不尽相同,所以对这些比喻的理解也可以各抒己见。4.“错误”一词用“美丽”来修饰,好不好?为什么?错误而谓之美丽,本不合常理。但达达的马蹄声在女子听来却以为是归人,这种感觉关乎一段美丽的感情故事、一些可想像的美丽的细节。可惜的是,偏偏“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就是错误之所在了。这个错误引来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正是因为它触动了女子的心而显得尤为美丽。课堂小结本课选取的这三首短诗,共同点都是通过意象营造出典雅的意境,将作者的情感融入情境的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效果。这三首现代诗的作者都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蕴,因此这三首短诗的语言清新隽永又意蕴深厚,我们在鉴赏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2.试着写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