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情感和意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小学儿童的情感和意志一.填空1.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以实现()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不可分,意志()行动,同时也在()中得以表现。人的意志有三种特征:()、()和()。2.意志行动可划分为()和()两个阶段,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有()、()和()。3.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目的是一个期望在其行动中()。4.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其最佳地实现,称之为()。在意志行动方案选择中,主体的()、()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5.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及()的过程中,克服(),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称之()。6.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和()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二.选择1.“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1意志对认识的影响○2情感对认识的依赖○3意志对情感的作用○4情感对意志的影响2.“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差的表现。○1自觉性○2果断性○3自制性○4坚持性3.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水平比较低。○1自觉性○2果断性○3自制性○4坚持性三、判断1、“知之深,则爱之切”,这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过程。()2、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3、人们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颂扬,是道德感情的体现。()4、“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道德感。()5、在行动过程中,没有困难,该行动不属于意志行动。()6、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讲述,激起儿童相应情感体验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称之为移情。()7、新教师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所产生的畏难情绪,这便形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内部困难。()8、受意识支配的那种学熟了的动作叫随意动作,这些随意动作是意志行为的基础。()9、困难越大,越有利于小学儿童的意志培养。()10、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表率,对小学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积极影响的。()四、分析1、一位高年级的教师在上课中,发现一位中队委员思想开了小差,老师为促使他“醒悟”,便要这位同学用“以身作则”这个成语造句,这位同学低头不语。于是,教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中队干部上课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谁知,过了片刻,该学生却站了起来回敬了一句:“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学生必须以身作则,怎么能挖苦学生呢?”话音刚落,全班轰动,气得这位教师脸色发白、、、、、请分析,这位教师为什么会碰壁?答题要点:这位教师的碰壁,原因在于这位教师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儿童形成与教师对立的情绪。2、有一个小学一年级男孩,平时非常好动,就是在上课时也不能好好安静下来,总显得手脚不停,影响别的同学听讲。为此老师一连给他换了三次坐位,但仍收效不大,这个毛病总也改不掉。这个小朋友自己也很苦恼,为了改掉这个老毛病,早日加入少先队,他自己动手画了一条红领巾,放在桌角上,以些来约束自己,努力改掉这个坏毛病。渐渐地,他果然不再那么好动了。请运用意志品质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答题要点:围绕自觉性和自制性来答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填空1.品德是个人依据()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包括、、和等心理成分。3.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总的趋势是。4.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从-到;从-到;从-到。5.惩罚应少用、慎用,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2;3。选择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总的来说属于()。A.初步的B.较高的C.相当高的3.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A.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4.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从总体上说()。A.知落后于行B.比较协调C.行落后于知三、判断1、品德也就是道德。()2、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或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三年级下学期。()3、品德一方面依存于道德,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另一方面品德对道德也有反作用,许多人的品德又构成或影响社会的道德面貌。()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四、简答1、品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92页)2、从总体上如何估价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从中应得到什么启示?答案要点: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发展比较协调的时期,道德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道德知识逐渐系统化,道德行为的发展与道德认知水平相适应,并且逐步养成了一些道德行为习惯。言行一致,而且年龄越小越是这样。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言与行之间逐渐出现了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系统的道德认知与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加强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越早越好,持之以恒。第七章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一、填空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中形成的心理关系。2.交往是由、和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3.班级中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和。4.小学儿童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普遍具有和-两大特点。5.小学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一般可分为、-----和三种类型。二、选择1.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是()。A.活动B.交往C.人际吸引2.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是()。A.电视B.动作C.语言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A.师生关系B.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C.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4.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A.友谊B.同伴C.同伴团体5.为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地位,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社会测量法B.观察法三、判断1、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同伴关系。()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四、讨论1、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108页)2、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教育实践中有什么积极意义?特点:(112页)意义: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利用这些特点,推动儿童的人际交往,并使他们在交往中得到有得的身心发展。3、你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是什么?答案要点:现有的教学模式虽然是在集体中进行,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比较少,因而本质上仍然是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个别交往,这种个别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不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建议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如教程中介绍的把班级建成若干个课堂学习小组,教师安排适当时间让各小组进行集体性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集体内部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往能力,发展儿童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一、填空1、心理学中的个性指的是个体在()活动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的()的。2、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性、性、性和()性的特征。3、心理的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从功能上讲,个性具有性,从发展的角度看,个性又是具有()性。4、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各种过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心理活动的整体。这一整体的,决定着个性发展的高度。5、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的,而不是()的。6、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结构、结构和()结构。7、个性的动力结构包括、、、世界观。(小学儿童表现为。)8、个性的特征结构包括()和等心理成分,它是个性的()的集中表现。9、个性的自动调解结构包括、和()三方面。10、一种较有影响的分法是将需要分为、、、和。11、儿童的兴趣只有在()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发挥动力作用。12、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和叫做价值观。它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判断1、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2、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3、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交往需要的强度日益强烈。()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6、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能促进个性和谐地发展。()7、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三、论述1、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122页)2、为什么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答案要点:(123页)社会性一点,要求答出:(1)人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是社会的;(2)个性所反映的各种关系是社会的。3、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请简述之。要求简述小学儿童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发展的特点,如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表现特点(如低年级儿童喜欢玩小动物、做游戏,高年级儿童喜欢课外读物和文体活动);小学儿童认识需要发展的两个特点(从外部需要向内部需要转化,从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转化);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个方向发展)及成就需要发展的四点表现。第九章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一、填空1、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2、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包括、(和。3、儿童的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二、选择1、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A、潜意识B、自我意识C、无意识2、自我意识的主要心理成分是()。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3、自我意识的形成要比个性的形成()。A、晚B、同步C、早4、自我意识的作用可归为一条,那就是()。A、认识功能B、调解功能C、动力功能三、判断1、自我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我认识()2、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3、学习上的“平等竞争”是指全班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竞争。()4、社会视角转换技能是指在社会认识过程中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评判自我的技能。()四、问答1、为什么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答案要点:整个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崇尚权威的特点,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水平低下,一般是以权威特别是教师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的。2、你认为是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答案要点:儿童长期地自我评价过低对其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更为不利。因为这会降低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阻碍其个性的形成。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一、填空1、和、品德及自我意识等交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人的完整个性。2、才能的高度发展即。3、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4、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能力被称之为能力,它又叫做。5、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和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6、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其分布多寡构成了人的气质差异,即质、质、质和质。7、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称之为。8、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分布。9、当个人把某个群体作为一种尺度,使自己行为有所参照,那么这个群体即被称之为群体。10、通常了解气质类型的方法包括和()法。二、选择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行为方式。A、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B、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C、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D、自然形成的2、智力的核心是()能力。A、想象B、记忆C、观察D、思维推理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能力()。A、记忆力B、想象力C、推理能力D、操作能力4、下列哪一项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A、性格B、气质C、情感D、品质5、诸如正直、慷慨或懒惰、吝啬这些个性品质都表示人物的()特点。A、气质B、性格C、能力D、情感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A、13%B、3%C、0.3%D、1%三、问答:1、性格与气质的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