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写作参考书目APA格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認識APA格式1APA格式第五版林天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在撰寫學位論文或研究報告時﹐必須遵守一定的學術性的寫作格式。在教育方面﹐國內外學者在撰寫文章時﹐絕大多數以APA格式及Chicago格式為圭臬。本文僅介紹APA格式﹐對於Chicago格式有興趣的獨者﹐可自行參閱該手冊﹕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3).TheChicagomanualofstyle(14thed.).Chicago:Author.所謂APA格式是指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所出版的出版手冊(PublicationManual)中﹐有關投稿該協會旗下所屬二十九種期刊(目前為二十七種)時必須遵守的規定而言。該手冊詳細規定文稿的架構﹑文字﹑圖表﹑數字﹑符號…等的格式﹐通稱為APA格式(APAstyle),相關領域的期刊、大學報告、學位論文也常參考其格式,做為要求投稿者及研究生之依據。APA出版手冊自1944年出版以來﹐經過1974年的二版﹐1983年的三版,1994年的第四版,於2001年7月發行第五版。APA在2001年7月發行出版手冊第五版,新版手冊雖然在範例與格式方面有增修,但與使用者關係最密切的主要有:(1)在參考文獻格式上不再區分初稿與定稿,統一改為第一行靠左,第二行起縮排四個字母;(2)過去在範例中畫底線的方式,也因為引起使用者的困擾而改為一律採斜體方式處理:(3)對於網路等電子資料引註及參考文獻的寫法有較詳細的規定。想要進一步瞭解其他相關內容的讀者﹐可直接閱讀﹕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01).Publicationmanual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5thed.).Washington,DC:Author.本文依據第五版的修正重點﹐向讀者介紹撰寫研究報告及畢業論文最常用的規定﹐包括﹕(1)文章結構﹑(2)資料引用﹑(3)圖表製作﹑(4)數字與統計符號﹑及(5)其他常用格式等五大項﹐其中有關中文的寫作格式﹐是本文作者依據APA格式自行訂定的﹐僅供參考之用。一﹑文章結構依據APA的格式﹐文章的結構包括封面﹑摘要﹑本文﹑參考文獻﹑附錄﹑以及作者註記六部份(請參閱該手冊﹐第10至28頁)。封面部份依次包括報告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及頁首小標題(runninghead)四部份﹐首先呈現的是報告主題﹐題目要能確切反映研究的變項或主要問題﹐避免不必要的贅詞﹔其次是作者的姓名﹐在作者姓名之後不加任何名銜(如教授)及學位名稱(如博士),及作者的服務單位;最後是頁首小標題,目的在方便讀者查閱,其長短英文以50個字母為高限,中文長度則以足以辨識出文章題目為標準。認識APA格式2摘要部份依文章性質﹐分別規定不同的摘要內容﹐實證性文章摘要的內容包括﹕研究問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含顯著水準)﹑及結論與建議﹔評論性文章或理論性文章摘要的內容包括﹕分析的主題﹑目的或架構﹑資料的來源﹑及最後的結論。英文摘要(abstract)的字數﹐以120字為上限﹐重要內容先敘述,次重要者次之,不分段落,有數字時,除字首外全部採用阿拉伯數字。摘要的撰寫宜力求忠實反映本文內容﹐用詞精簡明確﹐且不添加作者本身的意見﹐敘述而非條列式。但如學位論文摘要(summary),因內容較多,筆者建議以一頁為原則,並可分段及條列述之。本文部份包括緒論﹑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結論與建議。緒論部份包括﹕研究問題與背景﹑研究變項的定義﹑研究目的與假設。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研究結果在忠實呈現資料分析的結果﹐結論與建議應先指出研究結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設﹐其次依據研究結果的一致性及差異性﹐以及相關文獻﹐引出結論﹐再依據結論做建議﹐其中也可略述研究的限制。參考文獻部份所列的每一筆文獻﹐必須均在本文中引用過。在本文中呈現容易使讀者分心離題﹐但確又有助於讀者瞭解本研究的資料﹐可蒐於附錄部份﹐例如自行設計的電腦軟體﹑未出版的測驗﹑複雜的數學證明﹑實驗用材料或器具。作者註記部份﹐包括介紹每一作者的服務單位﹐註明協助完成本研究的單位或人員﹐以及與作者聯絡的方式。二﹑資料引用資料引用的目的﹐一方面在幫助讀者進一步直接查閱有關文獻內容﹐另一方面在遵重與保障他人智慧財產權﹐包括文獻引用(referencecitations)與參考文獻(referencelist)兩部份。【文獻引用】文獻引用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於行文當中直接引用作者姓氏﹐如﹕Razik(1995)的研究…﹐另一種是直接引用研究的結果或論點﹐如﹕教學領導為校長的重要職責(Conway,1993)…。APA文獻引用的格式主要有十一種(請參閱該手冊﹐第207至214頁)﹐分述如下﹕(一)基本格式: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複被引用時,第一次須寫出日期,第二次以後則日期可省略。1.英文文獻:Inarecentstudyofreactiontimes,Walker(2000)describedthemethod…Walkeralsofound…。2.中文文獻:秦夢群(民90)強調掌握教育券之重要性,…;秦夢群同時建議…。(二)作者為一個人時﹐格式為﹕1.英文文獻﹕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例如:Porter(2001)…或…(Porter,2001)。認識APA格式32.中文文獻﹕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例如:吳清山(民90)…或…(吳清山,民90)。(三)作者為二人以上時﹐必須依據以下原則撰寫(括弧中註解為中文建議格式):1.原則一﹕作者為兩人時﹐兩人的姓氏(名)全列。例如:WasserteinandRosen(1994)…或…(Wassertein&Rosen(1994)例如:吳清山與林天祐(民90)…或…(吳清山、林天祐,民民90)2.原則二﹕作者為三至五人時﹐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後僅寫出第一位作者並加etal.(等人)。例如:[第一次出現]Wasserstein,Zappula,Rosen,Gerstman,andRock(1994)found…或(Wasserstein,Zappula,Rosen,Gerstman,&Rock,1994)…。[第二次以後]Wassersteinetal.(1994)…或(Wassersteinetal.,1994)…。例如:[第一次出現]吳清山、劉春榮與陳明終(民84)指出…或…(吳清山、劉春榮、陳明終,民84)。[第二次以後]吳清山等人(民84)指出…或…(吳清山等人,民84)。3.原則三﹕作者為六人以上時﹐每次僅列第一位作者並加etal.(等人)﹐但在參考文獻中要列出所有作者姓名。4.原則四﹕二位以上作者時﹐文中引用時作者之間用and(與)連接﹐在括弧內以及參考文獻中用&(﹑)連接。(四)作者為組織﹑團體﹑或單位時﹐依下列原則撰寫﹕1.易生混淆之單位﹐每次均用全名。2.簡單且廣為人知的單位﹐第一次加註其縮寫方式,第二次以後可用縮寫﹐但在參考文獻中一律要寫出全名。例如:[第一次出現]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NIMH](1999)或(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NIMH],1999)。[第二次以後]NIMH(1999)…或(NIMH,1999)…。例如:[第一次出現]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行政院教改會](民87)…或…(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行政院教改會],民87)。認識APA格式4[第二次以後]行政院教改會(民87)…或…行政院教改會(民87)。(五)未標明作者(如法令﹑報紙社論)或作者為「無名氏」(anonymous)時﹐依據下列原則撰寫﹕1.未標明作者的文章﹐把引用文章的篇名或章名當作作者,在文中用斜體(粗體)在括弧中用雙引號顯示。例如﹕EducationalLeadership(1994)…或…(“EducationalLeadership,”1994)。例如:領導效能(民84)…或…(“領導效能”﹐民84)。師資培育法(民83)…或…(“師資培育法”,民83)。2.作者署名為無名氏(anonymous)時﹐以「無名氏」當作作者。例如:…(Anonymous,1998)。例如:…(無名氏,民87)。(六)外文作者姓氏相同時﹐相同姓氏之作者於文中引用時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淆。例如﹕R.D.Luce(1995)andG.E.Luce(1988)…。(七)括弧內同時包括多筆文獻時﹐依姓氏字母(筆畫)﹑年代﹑印製中等優先順序排列﹐不同作者之間用分號“﹔”號分開﹐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文獻用逗號“﹐”分開。例如:…(Pautler,1992;Razik&Swanson,1993a,1993b,inpress-a,inpress-b)。例如:…(吳清山﹑林天祐,民83,民84a,民84b﹔劉春榮,民84,印製中-a,印製中-b)。(八)引用資料無年代記載或古典文獻時﹐(1)當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年代﹐以無日期(n.d.)代替年代﹐(2)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道翻譯版年代時﹐引用譯版年代並於其前加trans.﹐(3)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現用版本年代時﹐引用現用版本年代並於其後註明版本別﹐古典文件不必列入參考文獻中﹐文中僅說明引用章節。例如:Aristotle(n.d.)argued﹐或(Aristotle,trans.1945)或(Aristotle,1842/1945)。例如:論語子路篇。(九)引用特定文獻時﹐如資料來自特定章﹑節﹑圖﹑表﹑公式﹐要一一標明特定出處﹐如引用整段原文獻資料﹐要加註頁碼。例如:(Shujaa,1992,chap.8)或(Lomotey,1990,p.125)或(Lomotey,1990)…(p.125)。例如:(陳明終,民83,第八章)或(陳明終,民83,頁8)。(十)引用個人通訊紀錄如書信、日記、筆記、電子郵件等﹐不必列入參考文獻中﹐但引用時要註明﹕作者﹑個人紀錄類別﹑以及詳細日期。認識APA格式5例如:(T.A.Razik,Diary,May1,1993)。例如:(林天祐,上課講義,民83年5月1日)。(十一)引用翻譯著作時,要同時註明原出版年與翻譯本出版年。例如:…(Laplace,1814/1951)。(十二)網路等電子化資料:請參閱「APA格式—網路等電子化資料引用及參考文獻的寫法」一文。(十三)其他方面:例如:(seeTable2ofRazik&Swanson,1993,forcompletedata)。例如:(詳細資料請參閱﹕林天祐,民84,表1)。【參考文獻】APA參考文獻的格式與其他寫作格式比較,雖然比較單純但也相當複雜﹐以下先介紹文獻的排列順序﹐其次介紹幾種常用文獻的格式﹐其他格式請參閱該手冊﹐第215至281頁。必須注意的是﹐參考文獻部份與文獻引用部份息息相關﹐引用過的文獻必須出現在參考文獻中﹐而且參考文獻中的每一筆文獻都被引用過﹐兩者的作者姓氏(名)以及年代也必須完全一致。另外﹐在引用英文文獻時﹐僅寫出作者姓氏﹐但在參考文獻中則須同時寫出姓氏以及名字(字首)﹐中文文獻則都寫出全名。參考文獻的排列順序﹐如為中文文獻﹐以作者姓名筆畫為依據﹐大致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如為英文文獻﹐則較複雜。英文文獻的排列順序有十個標準:(一)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如以文章篇名或書名當作者﹐而該篇名或書名是以數字開頭時﹐以國字之字母順序比較﹐如21stcenturyeducation是以Twenty-firstcenturyeducation作為比較的基準。(二)第一位作者姓名相同時﹐如為同一作者﹐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例如:Hewlett,L.S.(1996)Hewlett,L.S.(1999)(三)一位作者永遠排在多位作者之前:例如:Razik,T.A.(1991)Razik,T.A.,&Lin,T.-Y.(199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